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杭州市“寻找贴心物业人”大型专题活动目前圆满结束,20名物业人及团队锋芒毕露,获得最具人气奖。
B.《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其主人公精卫因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C.同学们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D.王小姐为人一向诚实、正直,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所以她绝不可能做这种违法的事。
2、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①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②因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③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④可以说,圆明园不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而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A.①句根据关联词“不仅……还……”判断出是转折复句。
B.②句中“宏伟”和“玲珑”的词性相同,“热闹街市”“农村景色”的短语类型相同。
C.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古代诗人”“如蓬莱瑶台”后的逗号都改为顿号。
D.④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将“不是……而是……”改为“是……也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方部分国际服装品牌无端地抵制新疆棉花产品的动机是什么?面对中国民众的质疑,他们无法自圆其说了。
B.《你好,李焕英》虽然很像一场拉长的小品,但瑕不掩瑜,依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三部票房破50亿的电影。
C.位于赣榆城区正东的天籁琴岛,是一座人工岛,现在声名鹊起,成为新城区的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D.清明节的抗日山上,前来祭奠的人们前仆后继,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
4、下列对《雁门太守行》理解有错误的是( )
A.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作者愿为朝廷效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
B.作者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字长吉,其诗体被后人称为“长吉体”。
C.诗中描绘了三幅画面,用来表现战争的艰苦和悲壮。
D.诗的最后两句,作者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的坚定政治立场。其中“玉龙”指的是战袍。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相互听到。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例如:陈元方之父陈寔曾任太丘(县名)长,所以被称为“陈太丘”。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我们学过的《杞人忧天》就是他的作品。
C.《朝花夕拾》里记录了鲁迅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善于讲故事的长妈妈、坦率正直的进步知识分子范爱农等。
D.《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尤为精彩。
7、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湖边的那棵柳树,舒展着美丽的枝桠,轻轻地随风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B.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8、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日侍坐备顾问 奋不顾身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身许国
C.庶竭驽钝 再而衰,三而竭 竭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选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
【4】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可谓尽职尽责,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作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苏轼)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①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儃③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路:行政区划名。②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③儃(zhān):稠粥。
9、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2】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抒情方面的精妙之处。
10、材料一:
(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3月31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月30日,我市树人实验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学生代表铿锵有力的祭奠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传承烈士们的革命意志的决心。最后学校团委书记简短、清晰、有教育意义、激励作用的讲话后,结束了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
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历史证明,长征精神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80载岁月中,长征精神淬炼升华,历久弥新,时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新时代,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让长征精神成为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在其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网易评论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长征精神是纪念碑,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精神是火种,永远燃烧在全国人民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2)《陋室铭》中,运用类比和用典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向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学习的语句 , 。
(3) “雁”是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一个意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写出了飞向衡阳的大雁丝毫不留恋塞下,烘托出作者一种悲凉的心情。请写出古诗文中带“雁”的一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读《骆驼祥子》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①选文从三方面写祥子的无赖,依据提示,补充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谎话骗钱花
②祥子已经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趴下
①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他决定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房间里,然后再下来和丈夫一起吃晚餐。
②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她正要跨进电梯,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人——两个黑人!
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黑人要打劫我。但转而又想:不要心存偏见,这两个黑人看起来都颇有绅士风度。可她思想中的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她不知道是否该走进电梯。
④太太呆呆地站在那里,犹豫不定地望着那两个黑人,既紧张又害怕,内心还有一种羞耻感。她想:但愿他们不要看懂我的心思。可她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她犹豫迟疑的样子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看穿她的想法。
⑤老太太的脸开始变红。她知道自己不能老是站在那儿不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终于迈腿踏进了电梯。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1秒钟,2秒钟,3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她内心的恐惧也在一点一点地堆积。
⑥电梯依然原地不动。“上帝呀!”老太太心想,“我已被他们困在了电梯里,他们是不是就要动手了?”她心跳加速,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黑人说:“Hitthefloor!”(趴到地上)。本能告诉她:千万不要反抗,照他们说的去做。老太太慌慌张张地放开小桶,双手按地趴下。那桶硬币“哗啦啦”地掉在地上,到处乱滚。
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电梯里一片静寂。几秒钟后,老太太听到一个黑人非常礼貌地说:“夫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住哪一层,我们很高兴帮你按一下按钮。”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那两个高大的黑人。他们伸出手,将她搀扶起来。老太太有些不解,惊魂未定,两条腿也不听使唤。这时,那位黑人解释说:“当我和朋友说‘Hitthefloor’时,我是要朋友按我们要去的楼层按钮,而不是让您趴到地上,夫人!”(英语中“Hitthefloor”有两个含义:趴到地上;按电梯的楼层按钮。)
⑧两位黑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出来。老太太感到无地自容。她想:我的老天,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⑨三个人一起动手,将滚落一地的硬币一一捡起,放回老太太的小桶里。电梯到了老太太所在的楼层后,两个黑人坚持要把她送到房间门口,礼貌地道晚安,转身离去。就在老太太走进房间的时候,她听到两个人在楼道里大声笑了起来。
⑩第二天一早,一束鲜花送到了老太太的房间——12朵娇艳的玫瑰,每一朵玫瑰花上都挂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随鲜花送来的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两位黑人的名字。”
(选自《读书文摘》2011年2月总第210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⑧段“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中的“错误”指什么?她为何会犯错?
【3】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各题。
那一对父女的风景
肖进
①候车室一角的长椅上,坐着三个人,我、一个女孩、一个男人。
②“爸,回去吧,农忙时节里分秒珍贵,昨天因为排队买票,您都耽误一天了。”女孩成熟的语气与她娇滴滴的学生打扮极不相称。
③“不碍事,爸爸就想学学电视里,当列车开始启动的时候,我朝你拼命挥手。以后你妈妈想你了,我就描述给她听,她就不会那么难过了。”男人的回答让我心头闪过一丝酸楚,他可能不会想到,回味里多了些情节,更会加重思恋的煎熬。
④女孩从身旁的包里拿出面包,递给父亲。男人说:“爸爸不饿。”
⑤女孩撅起小嘴,说:“在我上车之前,您不吃完,我就不走了。”
⑥男人忙说:“爸爸不喜欢吃面包,我去外面买馒头。”
⑦“我去买。”女孩说完,起身小跑着而去。
⑧女孩并没有买馒头回来,带回一只香气四溢的鸡腿。男人怔怔地看着女儿,喃喃自语道:“我还是吃面包吧。”
⑨女孩微微笑着,说:“爸,我吃油腻的东西容易晕车,我想您一定不希望我那样吧。”
⑩男人略略迟疑一下说:“那爸爸去给你买晕车药。”女孩无奈地说:“爸,我们一人吃一半,可以了吧。”
⑪ “好。”男人软软的口气表明,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女儿吃鸡腿,他吃面包。“爸,暑假我就不回来了,我去做家教,我的好多同学都出去做家教,做得好的话,足够在学校里的一切开销呢。”女孩脸上的笑容明朗澄澈。
⑫男人说:“够不够用不要紧,千万别累着,对脾气不好的主人,千万不要去他家做。”女孩轻轻“嗯”一声,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父亲。男人接过矿泉水,没有喝,说:“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外面,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在农村,父母是农民……”“这有……”女孩急着打断父亲的话,却只说了两个字,便哽咽难语。
⑬男人也急忙跳转话头,说:“爸爸给你买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不小心遇着坏人被抢了,你千万别反抗,更不要去追,爸爸再汇钱给你买一个新的。”女孩一头扑进父亲怀里,任由泪水汹涌而出,泣不成声。男人紧紧抱住女儿,黑瘦的脸上,写满疑惑与惊慌,他很难理解,女儿怎会如此伤心。
⑭我即将要去游玩的地方,是一个我早就梦寐以求的风景名胜区,不管是从游玩回来的人口中描述,还是从网上看资料,那地方都是山清水秀,美不胜收。而此刻我的心里明白,不管那里是世外桃源,还是人间天堂,我旁边的这对父女,将是我这次旅行中看到的最美风景。
【1】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何好处?
【2】父亲说他不喜欢吃面包,要去外面买馒头,而女儿却帮他买回一个鸡腿,这是为什么呢?从中你看出女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说说你对文章第⑭段划线句的理解?
【4】第⑬段中,父亲不理解女儿的感情。你和文中的女儿一样,都是父母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理解吧。请你代替女儿,结合选文展开想像,补充一段与父亲的对话。
女儿说:
父亲说:
女儿说:
15、请以“这,冰雪天里”为题,写一篇散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