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
A.受到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B.能减轻国家的负担,有利经济发展
C.是欧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D.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温室种植优点的是( )
蔬菜温室大棚
A.冬季透光保温,夏季遮阳降温
B.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上缺乏优势
C.种植的蔬果种类相对单一
D.投入成本几乎为零
3、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
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况,这些史实能从侧面说明
时间 | 事件 | 文献 |
1759年 | 乾隆皇帝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用中文向清政府申诉而被流放,其中文老师直接被处死。原因是外国人没有资格说中文,更没有权力向清政府申诉 | 《旧中国杂记》 |
1858年 |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被判了死刑! | 《天津条约》第51条 |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B.西方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C.中国华夷观念的改变
D.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5、如图是1952年发表的年画《努力增产,保卫和平》。该年画反映了(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困难
B.当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C.全国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D.国内掀起爱国主义热潮
6、《唐六典》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 )
A.有利于稳定均田制
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主要基于边防军需
D.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7、1500—1600年,传统社会经济关系确立的日常生活的确定性被打碎,欧洲社会每个人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政府普遍感到习惯性的财源已入不敷出了;大多数人断定,比以前更大的贪婪和更多的邪恶将会在世界上肆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宗教改革的进行
C.贫富差距的扩大
D.技术革命的发展
8、某次会战之后,日军的兵力出现明显不足,因为有生力量被消灭很多,战线拉得太长,抗日战争也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次会战进行前夕( )
A.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B.日本的“囚笼政策”宣告破产
C.德军在苏德战场接连败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曾是藏区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县,如今的白朗县已成为著名的高原青稞之乡和西藏果蔬摇篮。2021年白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512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44万元,增长15.5%。这一材料说明我国( )
A.各民族地区实现了共同发展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C.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现代农业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殖民者将非洲奴隶贩卖到美洲,并且对非洲的内陆地区进行了殖民探险,发现了很多金矿和银矿;而殖民者在亚洲殖民扩张的手段则以瓜分为主,他们或者建立一个殖民政府,或是控制殖民地的政府为其卖命。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方式具有多样性
B.过程具有曲折性
C.以瓜分土地为主
D.具有暴力血腥性
11、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 )
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
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
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12、《新青年》杂志的文章涉及到了众多的社会话题,包括“孔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由此可知( )
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
C.传统文化地位被彻底动摇
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路
13、1999年9月,我国全面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2年,一些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北京290元, 太原156元, 沈阳205元,上海280元, 广州300元,成都178元,银川160元。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 )
A.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
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D.使各地生活水平出现差异
14、下表列举的是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部分)。
时间 | 内容 |
1832-1885年 | 英国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
1865年 | 美国内战结束,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
1870年以后 | 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
这表明,此时的西方( )
A.社会变革呈现出激进性
B.政治制度逐步稳定成熟
C.代议制民主存在局限性
D.国民实现了平等选举权
15、唐朝时,西州(今吐鲁番)是诸国入唐的桥头堡,兴胡麋集之所。古城遗址出土了当时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藏文、回鹘文、梵文、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等非汉字文献。这反映了唐代( )
A.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中原文化受到了推崇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外重内轻的局面形成
16、有学者评价某条运河开通的意义时说:“运河的开凿是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各国将重心放在开辟产品加工和销售市场上。广袤的非洲大陆由此成为各国争相掠夺控制的地点。”这条运河缩短了( )
A.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航程
B.北非与南美之间的航程
C.北美跨太平洋到亚洲的航程
D.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17、18-19世纪,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打破了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1720-1820年的100年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1.74倍;1820-1870年世界贸易又增长了6.7倍,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9倍。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是( )
A.新航路打破了世界隔绝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贸易中心完成转移
D.世界市场发挥重大作用
18、据考古发现,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件铁器中,177件为生产工具,仅锄就多达89件。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农具使用较广泛
B.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C.铁矿得到普遍开发
D.冶炼技术显著提高
19、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20、如图为创作于南宋时期的《卖眼药图》。该作品( )
A.描绘了商品交易的场景
B.凸显了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C.记录了宋代中医的发展历程
D.体现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21、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南京条约》以及法国和美国与中国签署的条约届满,需要重新谈判。以上三个条约国坚持要求允许其外交官常驻中国首都,中国人百般拖延,没有哪个清朝官员愿意在常驻外交使团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清朝官员如此态度主要因为上述三国所提要求
A.严重侵犯了中国政治主权
B.冲击了传统夷夏秩序观念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决策层
D.暴露出条约的不平等性
22、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23、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造物主被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造物主被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7、19世纪造物主两次被驱逐是因为出现了
A.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24、如表中各学者对“冷战”的看法( )
学者 | 观点 |
乔治.凯南 | 冷战是苏联“非理性”挑战与美国“理性”应对的结果。 |
柯尔科 | 冷战就是美国的大规模扩张和使用暴力 |
文安立 | 冷战是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冷战是一种“国际体系”。 |
A.体现了欧洲中心论
B.因视角不同而结论各异
C.全面地评价了冷战
D.客观解释了冷战的影响
25、伊本·西那的《_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被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26、1960年提出_________的方针,1962年_______ 总结了经验,1964年 _____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27、内容
(1)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____________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是推翻____________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问题,平均地权。
28、地位:__________艺术流派的开山之作。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__________文学奖。
2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________国家。
31、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
(1)1937年9月,为阻止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_______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大捷。
(2)随后,_______会战历时一个月,是抗战初期_______战场_______最大、_______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3)11月初,_______失守。
32、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________》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33、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秦国,受到秦孝公重用。
34、原因
①政治腐败:________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________,朝政趋于腐败;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________。
35、影响
(1)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死亡和________的解体。
(2)②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36、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7、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的主体是什么?
38、查阅有关资料,理解为何同为君主制,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而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革命的成果。
39、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