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 )
A.临潼姜寨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襄汾陶寺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2、如表反映的是上海与福州茶叶出口总量及其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上海 | 福州 | ||
时间 | 数量(百万磅) | 占全国比重 | 数量(百万磅) | 占全国比重 |
1853年 | 69.4 | 66.1% | 6.0 | 5.7% |
1855年 | 80.2 | 71.2% | 15.7 | 14.0% |
1857年 | 40.9 | 44.3% | 31.9 | 34.5% |
1859年 | 39.1 | 35.3% | 46.6 | 42% |
A.两地民族工业水平差异
B.农民起义对两地影响不同
C.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D.福建的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3、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4、“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外交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出普惠均衡、合作共赢的口号。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 )
A.全面践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的地位
D.消除霸权主义影响
5、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英国王室便热衷于使用法语。但1337——1453年爆发的英法百年战争,让英国人对法语产生了厌恶心理,整个社会开始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这一现象( )
A.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础
B.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改变了民众对上帝看法
D.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6、1986年10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会晤。这次会晤因为双方尖锐对立,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1987年两人在华盛顿会晤中签订了数项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都是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基础上双方退让的结果。这说明( )
A.美国对苏联做出退让
B.区域对抗推动美苏关系缓和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苏在冷战博弈中存在妥协
7、先秦儒学就政治方面而言,它倡导以“德政”巩固政权,以德化民。从伦理方面而言,它强调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反映出先秦儒学
A.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
B.政治伦理化韵味浓厚
C.融合吸收了各学派观点
D.礼乐制度的发展完善
8、有人说,1978年邓小平把中国领上改革航道,20世纪90年代初他再一次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整顿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南方谈话”的发表
9、宋代按有无田产的原则,将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拥有田产( )
| 史实 | 结论 |
A | 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户令充役 | 宋代九等户制下所有人均需承担徭役 |
B | 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 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
C | 佃农要“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依契约分。” | 租佃关系发展,货币信贷出现 |
D | 望吴侬之野,茅屋炊烟,无穷之极 | 客户侵占主户田宅为己有 |
A.A
B.B
C.C
D.D
10、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
A.修改宪法无法阻挡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
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11、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资本主义世界技术的90%与技术贸易的70%,国际技术贸易的大部分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这主要反映出( )
A.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B.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C.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D.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本的集中
12、《凤冈陈氏族谱》中记载道,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而《金薯传习录》中记载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由此可知( )
①越南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作物传入中国
③西方殖民者成为明代海防的新问题 ④海外贸易助力番薯种植区域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3、马克思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指时出: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选项中,对马克思观点理解恰当的是( )
①承认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②可以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
③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可以不择手段④起义民族斗争过程中能体现相应的文明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民主制是城邦政治的基本特征
B.城邦即“城市国家”
C.城邦一般由一个城市及周边村落构成
D.城邦的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
15、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B.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6、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17、张家口市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出土的筒形罐,与四台遗址出土的素面平底筒形罐具有相似性;邓槽沟梁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与河套地区海生不浪文化相似,应是受河套地区同类遗存东进影响;第四期文化遗存面貌,与龙山时期河套地区永兴店文化也十分接近。由此说明( )
A.该区域农耕文化发达
B.该区域草原文明发达
C.制陶工艺先进
D.该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8、“西历本年八月十九日,即中历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主要在华北),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上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学校教育、书籍出版、图书馆及博物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下表中①②③④依次对应的载体为
A.博物馆、图书馆、印刷书、学校教育
B.图书馆、博物馆、学校教育、印刷书
C.图书馆、学校教育、印刷书、博物馆
D.学校教育、图书馆、博物馆、印刷书
20、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一行文字:“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其实唐胥铁路申建过程中,顽固派借口机车驶动“震动陵寝”,引发了“阻路”风波,铁路修建一度搁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B.推翻专制是当务之急
C.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源
D.早期现代化步履维艰
21、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
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22、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3、下表反映的是1870年和1913年,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表中①应为( )
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 |||
年代 | 1870 | 1913 | 1870 | 1913 |
① | 32 | 14 | 25 | 16 |
② | 23 | 36 | 8 | 11 |
③ | 13 | 16 | 10 | 12 |
④ | 10 | 6 | 10 | 7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4、1982年首都钢铁厂厂长周冠五率先提出“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欠收自负”的口号,试行承包制方案,即在完成上缴利润的前提下,超额利润由首钢自主支配。改革后三年内,首钢利润净额年均增长45%,上缴国家利润年均增长34%。这一改革措施( )
A.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
B.充分体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C.推动了农村体制改革深化
D.建立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25、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__________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还能控制坯件的薄厚。
(2)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进__________中。
(3)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__________。
26、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______画成就最为突出。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_____,追求神韵意趣。
27、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28、意义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__、民主权利和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9、梳理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成就 理解文化多样性
| 古代西亚文化 【两河流域 ____高原及周边区域】 | 古代埃及文化 【北非尼罗河流域】 | 阿拉伯文化 【____半岛到印度北部】 |
文字 文学 | 楔形文字____人创造 世界最早 《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国王 世界最早史诗 腓尼基字母世界____文字起源 | 象形文字表音 表意和限定符号组成 【制作使用____纸】 神话 诗歌 哲理故事 散文故事 | 诗歌比赛 “悬诗”神庙 故事集《____》 【又名《一千零一夜》】 |
艺术 | 苏美尔人 泥偶雕像 壁画 亚述王宫 人首飞牛石雕 波斯王宫 进贡雕刻体现帝国威严 | 陵墓:金字塔 神庙:卡尔纳克神庙 |
|
科技 |
| 太阳历世界最早 数学 医学 | 数学 伊本·穆萨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____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天文:白塔尼 论证日环食 《萨比天文历表》影响欧洲天文学 医学:《医典》伊本·西那著 【____洲长期用作医学标准教科书】 |
哲学宗教法律 | 西亚历来重视编撰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前言:宣扬君权____授 炫耀国王功德 内容:规定臣民义务及惩罚措施 【个人道德 兵役 劳役 租赁借贷债务 奴隶地位】 地位:反映王国政治经济社会情况 | 宗教较大影响 祭司宣扬法老是神 | ____ 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610年 默罕默德麦加创立 622年 麦地那建立政权 |
备注 | 腓尼基字母 发明条件 地处埃及西亚文明交汇点 借鉴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形成;____发达便于记事 传播影响 英法德等←罗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腓尼基字母→____字母→西亚 埃及 印度等字母 非洲的文化 撒哈拉南北非洲地域性特征明显 北非 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也较大 西非 掌握青铜铁器 富有黄金【班图人先后建立加纳 马里和桑海政权____最强大 廷巴克图文化中心】 东非 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 中国贸易【阿克苏姆(今埃塞俄比亚)桑给巴尔 蒙巴萨摩加迪沙等】 中南 班图人建立大津巴布韦为代表的黑人传统文化 西亚北非古代政权演变 区域内的政权 巴比伦王国首次统一两河流域∥古埃及北非尼罗河流域 跨亚非两大洲 埃及新王国→____帝国 跨亚非欧三洲 ____帝国公元前6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前27—395年→阿拉伯帝国8世纪 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食” 7世纪建立 默罕默德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10年→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622年→统一阿拉伯半岛 8世纪征服 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 北非 埃及 两河流域 波斯 阿拉伯 印度北】 创造阿拉伯文化 继承融合埃及 西亚 希腊 罗马 印度文化遗产 结合阿拉伯传统形成 东西文化交流____ |
30、抗日战争胜利后, _____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31、客观条件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________。
②各地域________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2、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城市____
(1)背景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0—11世纪兴起许多____。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
(2)方式: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
(3)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兴办____,培养人才;支持王权,促进____事业。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制度、民族_________制度、基层_________制度。
34、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1)江青等人极力反对周恩来、邓小平领导的整顿,使________再度恶化,人民群众对“________”的抵制、抗争进一步发展。
(2)1976年,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________的阴谋活动。
(3)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5、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1)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7、对海洋的探索
(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古代世界其他地区人们对海洋的探索表现有哪些?
38、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目标?
39、畜牧业现代化的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