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指出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____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__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_______

    4)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_______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_____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正常——________ 非凡——________ 特别——________ 

    扫兴——________ 轻蔑——________ 开心——________

  • 3、查字典。

    “鼎”字共_____画,第6画是___,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鼎”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2)比喻王位、帝业;(3)大;(4)正当;正在。 “三足鼎立”中的“鼎”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鼎力相助”中的“鼎”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 4、课文在线。

    1. 《北京的春节》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    的习俗,文章按    顺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从    开始到     结束,习俗有                  、逛庙会等。

    2. 《凡卡》一文是按照    ——    ——    为线索写的。

    3.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的千年之梦指的是                    

    4.著名科学家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     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5.波义耳通过      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     

  • 5、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 "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 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 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 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 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 7、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___________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____________,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

    体裁是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_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__,又送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的深情。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________, 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解释词语。

    万象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插说

    3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招聘考试

    雅利安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更确切地说,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因为业务需要,雅利安公司正准备招聘四名中国高级职员,担任业务部、发展部主任助理,待遇自不必言。竞争是激烈的,凭着良好的资历和优秀的考试成绩,我荣幸地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

    雅利安公司的人事部主任戴维先生告诉我,复试主要是由贝克先生主持。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年龄并不很大,据说只有40岁上下。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紧张,一连几天,在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沙发中间的一个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来了,正是贝克先生。

    “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

    “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另外几个面试官说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个年轻人。”

    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我说话,贝克先生就把我一把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我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嘴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救过您女儿。”

    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4月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我站起来:“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

    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利安公司的职员。有一次,我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

    了吗?”

    “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1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_____

    (2)光荣而幸运。_____

    2找一个词代替加点的词,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_____

    (2)我很欣赏你的诚实_____

    3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贝克先生见到“我”表现出______,“我”的反应是______。最后,贝克先生赞誉道:“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免试的原因是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第一次作文

    小学三年级,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他很严厉,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站在讲台桌前,挺直的腰板,梳着一头黑黑的头发——他那头发虽然乌亮,却是蓬松着,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我想起他给我们讲解的“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我们学生都有些怕他。

    第一次上作文课,他没有让我们写作文,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是到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的。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看的是《上甘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泂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张老师让我们第一次写的作文就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把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写了下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我的这篇作文。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我听起来觉得那么亲切。那作文所写的一切,我自己听起来也觉得那么亲切。童年的一颗幼稚而骄傲的心,使我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啊,原来自己写的文章还有着这样的魅力!

    张老师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也提出意见。这些,我统统忘记了。但我记得从这以后,我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我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我的作文。张老师对我格外器重起来,他常在课下对我说:“多读些课外书!” 我觉得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在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这个成一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我”的新班主任张老师。

    (2)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作文课,并没有______,而是_________,地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想一想“我”会对张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无限风光,只有站在顶峰上的人才领略的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身居高处的感觉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袤(mào)深邃(suì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的,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很难理解,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登上山顶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场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吸引力。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对登山者来说在山顶,对作家、画家来说是好的作品;对李大钊、郝副营长等革命者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航天人来说是一次次发射成功;对居里夫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凡卡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崇高到平凡,梦想无处不在。

    2.第五自然段哪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用 ____________画出来。

    3.第三自然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浪漫具体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指的是(   )

    A. 梦想。 B. 睡眠时做的梦。 C. 不切实际的想法。

    5.给第五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  还是  都

    B. 无论  还是  都

    C. 即使  只要  就

    6.第四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在这里释怀的意思是(   )。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   )。

    A. 抒发感慨

    B. 放心,不用总牵挂着要征服那座高山了

    C. 山顶风景不好看

    D. 他实现了梦想

    7.仔细读文思考梦结束的地方其实就是梦想(   )

    A. 实现的时刻。

    B. 破灭的时刻。

    C. 刚产生梦想的时候。

     

  • 13、课外类文阅读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

    ../../../../../工作/网站文档/第一批次网站资源/语文%20人教%20小灵通%2011下/小灵通%20人教版%206下/5爱因斯坦小时候.TIF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 摆在桌子上 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老师看他这样认真 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渺小——(   )

    (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

    (6)读了短文再结合本篇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交通方面,北京新机场以及连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的高速铁路,都预计在奥运测试赛前具备通行条件。

    【材料二】在云贵川三省交界,有一个被称为“鸡鸣三省”的地方,建桥一直是当地群众的期盼。2020年1月21日,50多层楼高的鸡鸣三省大桥完成通车,从四川岸到云南岸车程从两个半小时缩短为1分钟!远远望去,一座拱桥跨于“U”形河谷山区天堑之上,犹如一道彩虹飞跨两岸,气势雄伟。随着山区道路瓶颈的打通,交通更加便利,各种特产也能更为方便、快捷地运输到山外,助推山区群众脱贫奔康。

    【1】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_________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下列关于材料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张家口冬奧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冬季奥运会。

    B.加快赛区的交通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河北省张家口举行。

    【3】材料二中的“鸡鸣三省”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鸡鸣三省大桥完成通车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 ”画出材料二中的比喻句,并以“桥”为对象仿写一句。

    【5】请你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天地。

    的尝试”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