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由________ 各式________ 翩翩________ 扶摇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们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 “______________”(填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还想祝愿我的同学_______!祝愿我的老师________!祝愿我的母校_______!(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祝福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3、你能填出多少主人公?
入木三分(________) 七擒七纵(________) 三顾茅庐(________)
才高八斗(________) 乐不思蜀(________) 四面楚歌(________)
多多益善(________) 纸上谈兵(________) 高山流水(________)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________)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______)
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______)
3.那么这个礼物是从哪儿来的呢?谁也不知道。(______)
4.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能不照你说的办吗?(______)
5.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______)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耻笑——(________) 炽热——(________) 憧憬——(________)
酬谢——(________) 啜泣——(________) 创造——(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通过____和________的对比,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7、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
玉盘:___________
【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因此要在学习上不遗余力。
B.池塘春草和阶前梧桐,通过意象的变化突出时不我待,进而来劝学。
C.击打石头才有火花,是用来类比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的。
D.三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劝人学习的思想却充满着现实的功利性。
【2】三首劝学诗在劝学方面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①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②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③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④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⑤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⑥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俗语写下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是如何讲述怎么泡腊八蒜的?“色味双美”具体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的“零七八碎儿”在文段中具体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孩子们过年时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我在家里呆了一星期,以便好好休息,恢复长途旅行的疲劳。在这期间,我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给抓到的那只小鹦鹉做了个笼子。这时,这只小鹦鹉已完全驯顺了,并且与我亲热起来。这件大事完成后,我想起了那只可怜的小山羊,它一直被关在我做的羊圈里。我决定去把它带回老家来。到了乡间住宅那边,见那小羊还在原来的圈里——事实上,它也不可能逃出来。因为没有东西吃,它差不多快饿死了。我出去到外面弄了点嫩枝嫩叶喂它。等它吃饱之后,我仍像原来那样用绳子牵着它走。然而,小羊因饥饿而变得十分驯服。我根本不必用绳牵它走,它就会像狗一样乖乖地跟在我后面。后来,我一直饲养它,它变得又温和又可爱,成了我家庭成员中的一员,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我。
②我来到这岛上已两年了,但与两年前刚上岛时一样,毫无获救的希望。
③直到现在,我才充分意识到,我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幸福得多。尽管我目前处境不幸,但我过去过的却是一种罪恶的、可憎的、令人诅咒的生活。我现在完全改变了对忧愁和欢乐的看法,我的愿望也大不相同,我的爱好和兴趣也变了。与初来岛上相比,甚至与过去两年相比,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
④过去,当我到各处打猎,或勘查岛上环境时,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我的灵魂就会痛苦不堪。想到自己被困在这些树林、山谷和沙滩中间,被困在没有人烟的荒野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囚犯,那茫茫的大海就是我牢狱的铁栅栏,并且永无出狱之日。一想到这些,我总是忧心如焚。即使在我心境最宁静的时候,这种念头也会像暴风雨一样突然向我袭来,使我扭扯双手,像小孩一样号啕痛哭。有时在劳动中,这种念头也会突然袭来。我就会立刻坐下来,长吁短叹,两眼死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更令人痛苦了。因为,假如我能哭出来,或用语言发泄出来,苦恼就会过去;悲哀发泄出来后,心情也会好一些。
⑤就在这种心情下,我开始了荒岛上的第三年生活。可以这么说,我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对每天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我都定时进行,生活很有规律。比如,第一,带枪外出觅食,一般在上午,时间约三小时;第二,把打死或捕获的猎物加以处理,或晒、或烤、或腌、或煮,以便收藏作为我的粮食。这些事差不多用去了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此外还必须考虑到,每天中午,太阳在头顶时,酷热难当,根本无法出门。因此,每天真正能够用来工作的时间,只有晚上四小时。
⑥一天中能工作的时间太短。此外,我还得提一下我工作的艰苦性。因为缺乏工具,缺乏助手,缺乏经验,做每件工作都要浪费许多时间。例如,为了在我的洞室里做一个长架子,我花了整整四十二天的功夫才做成一块木板;而实际上,如果有两个锯木工在锯坑里用锯子锯,只要半天就能从同一棵树上锯出六块木板来。
⑦我做木板的方法是这样的:因为我需要一块较宽的木板,就选定一棵大树把它砍倒。砍树花了三天的时间,再花了两天把树枝削掉,这样树干就成了一根大木头,或者说是成了木材。然后用大量的时间慢慢劈削,把树干两边一点点地削平。削到后来,木头就轻了,这样就可以搬动了。然后把削轻的木头放在地上,先把朝上的一面从头至尾削光削平,像块木板的板面一样;再把削平的这一面翻下去,削另一面,最后削成三寸多厚两面光滑的木板。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做这样的工作,我得用双手付出多少劳力啊!但劳力和耐心终于使我完成了这件工作以及许多其他工作。我把做木板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只能完成很少的工作;同时也可以说明,做任何工作,如果有助手和工具,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若单凭一个人空手去做,便要花费大量的劳力和时间。
【1】选文①段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用“____”在原文标出)
【3】从第④段中找出两个能体现鲁滨逊两年前在岛上心情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描写方法。
我就会立刻坐下来,长吁短叹,两眼死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一动也不动。
【5】把做木板作为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用“___”在原文中的画出)
【6】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考题精选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争吵了起来,妻子嚷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寝食难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泪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1)第④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第⑨段中“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中“最坏的打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请说说父亲的“选择”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词析句:用波浪线在第⑧段中勾画出表现“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后的行为的句子。
【5】整体感知:结合短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他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形象问题”是说他形象不佳,长得不好看。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是赞扬父爱的伟大。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 出发/到达时间 | 出发/到达车站 | 历时 | 参考票价 | |
G1611 | 13:46/14:40 | (过)莆田/ 厦门北(终) | 54分钟 | 一等座 | 二等座 |
78.00元 | 49.00元 |
【1】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2】根据材料一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夏夜萤火虫
郭树清
夏日夜幕降临时,在乡间的田埂上、小路旁、沟河边、瓜栅下、草丛里,不时传来虫鸣蛙鼓的清音,如一支甜美的小夜曲。此时,那些举着绿灯笼的萤火虫也开始忙碌,时而飞来飞去,忽明忽暗,若隐若现;时而从草丛中飞出,在夜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点点萤光缓缓流动。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给静寂朗润的乡村夜晚平添了几许浪漫,也使我青涩的年少时光充满了乐趣。
夏夜的月光温润如玉。年少的我,每到此时,常常约几个伙伴,借着月光,奔跑着、追逐着,快乐地来到瓜棚、田间去捕捉萤火虫,大家找来竹竿或芦苇秆和网兜,不一会工夫,就会“战果”累累。此时,大家全然不顾手上腿上被树枝、藤蔓划出的一道道伤痕经汗水浸过的疼痛,便轻手轻脚地把这些“战利品”拿回家,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玻璃瓶子里,然后将瓶子挂在蚊帐里,看瓶子里蓝绿色的光一闪一闪。它们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发出幽幽的亮光,仿佛满天亮闪闪的小星星汇聚一处,照亮了童年的我梦中的憧憬和向往。
其实,在我更年幼时,一看到萤火虫的亮光,就毛骨悚然,心里怦怦直跳。那时候,大人们怕发生意外,不让孩子们在晚间独自出门玩,便把这萤火虫发出的光说成是鬼火,用它吓唬小孩。这一招真灵,一到天黑,小孩子们一个个被吓得都不敢出门。直到上学后,读了车胤的《囊萤夜读》故事后,才真正明白萤火虫原是一种能发光的小昆虫,于是才敢大胆地去接近它,捕捉它。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乡村,居住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参差林立的高楼、平坦坚硬的马路、五光十色的夜灯,糅进了我们的生活。萤火虫悄然离开了我们,关于小小萤火虫的可爱,只能留在我那童年梦幻般的记忆里。
夏日的一天,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站在田野里,呼吸着晚风中飘来的甘甜、清新空气,重温着童年的往事,聆听着各种各样虫儿的浅吟低唱,又见那萤火虫闪烁着蓝绿色的幽幽亮光……
【1】从首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 )——( ) ( )——( )
( )——( ) ( )——( )
【2】从文章中找出表达“我”对家乡感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体现“我”对萤火虫喜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你喜欢的一段,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事物或景色让你念念不忘?说说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爱丽丝漫游奇境
梗概: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左边就会长高,狗发脾气时便咆哮和摇尾巴,而猫咆哮和摇尾巴却是因为高兴。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古怪。
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有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帮三个园丁躲避红桃王后的迫害,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在探险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
…… …… ……
突然,砰!砰!她撞到一大堆树枝和枯叶上,终于停止了坠落。
爱丽丝一点儿也没受伤,所以一骨碌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她抬头看看,上面一片漆黑;前面又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那只白兔还依稀可见,正在通道里匆匆走远。没时间磨蹭了,爱丽丝一阵风似的追了过去,可是一眨眼间,兔子就没影儿了。爱丽丝发现自己在一个低矮的长长大厅里,天花板上挂着一排灯。
大厅周围都是门,全都锁着。爱丽丝走过去,试了试每扇门,然后郁闷地回到中间,不知道怎么才能从这里出去。
忽然,她发现一张三腿小桌。“那上面摆着一把金色的小钥匙,肯定能打开大厅里的哪道门!”可她一试,哎呀!哪一把锁都显得太大,或者说,这把钥匙过于小了,试了半天,一道门也打不开。不过,试第二遍时,发现了一道小布帘;帘子后有道小门,只有十五英寸高。试试小钥匙,正合适!爱丽丝高兴极了。
打开门,发现它通向一条小走道,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她跪下来往里一瞧,哇!里面有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她多想离开这个阴森森的大厅到花园去走走呀,可惜她太大了,连脑袋都伸不进那个小道口。“唉,要是能缩小成望远镜里的小人有多好!(爱丽丝常把望远镜倒着看,一切东西都可以变大或变小,所以她认为望远镜可以把人放大或缩小。)也许能成,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头。”你瞧,一会儿工夫发生了这么多怪事,爱丽丝都以为没有不可能的事了。
在小门旁边干等不行。她走回小桌旁,希望还能找到另一把钥匙,或至少一本教人怎样缩小成望远镜里的小人的书也好。这回她发现了一只小瓶子(“先头肯定不在这儿。”爱丽丝想),瓶颈上贴着纸标签,“喝吧”两个字又大又好看。
“喝吧!”怪好听的。可是,聪明的爱丽丝没有性急。“不行!得先瞧瞧是不是写着‘有毒’二字。”已经看过好几篇有关可爱的小孩子被烫伤、被野兽吃掉之类令人不愉快的故事了,她才不会没记性呢。要是喝下“有毒”瓶子里的东西,那迟早会坏事的啦!
因为这瓶子上没写“有毒”二字,所以她冒险尝了一口;发现很好喝,便一口气把它喝光啦!
“好奇怪哟!”爱丽丝叫道,“我一定在变小,像望远镜里的小人了!”
一点不假,她现在小得只有十英寸高了。想到可以钻进那道小门,进入那个可爱的花园,她真开心。不过,她先等了几分钟,看自己是否还继续变小,有点儿心虚:“要是再小下去,出去后就会像根蜡烛啦,那成何体统!”
过了一小会,好像不会再发生什么事情了,她决定立刻到花园去。可是,她走到门口,发现忘拿了那把小钥匙。在回到桌子前准备再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够不着钥匙了,她只能通过玻璃桌面清楚地看到它。她尽力攀着桌腿向上爬,可是桌腿太滑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溜了下来,弄得自己筋疲力尽。于是,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起来,哭是没用的!”爱丽丝严厉地对自己说,“限你一分钟内就停止哭!”她经常爱给自己下个命令,有时甚至把自己骂哭了。
不一会儿,她的眼光落在桌子下面的一个小玻璃盒上。打开一看,里面有块很小的点心,点心上用葡萄干精致地嵌着“吃我”两个字。“好,我就吃它,”爱丽丝说,“假如吃了它我会变大,我就能够得着那把钥匙;假如我会变得更小,我就能从门底下的缝儿里钻进去。所以不管怎么着,我总归可以进到花园去,变大变小我都不在乎。”(选文有删改)
【1】(整体感知)《爱丽丝漫游奇境》全书共十二章,根据梗概可以推测,节选部分内容应该在这本书的( )
A.第一章节 B.第二章节 C.第七章节 D.第十二章节
【2】(梳理情节)默读节选的片段,将下面的情节按顺序填到图中(填序号)。
①进入奇怪大厅,发现金色小钥匙。 ②追赶白兔,误坠兔子洞。
③吃下“吃我”点心,没有丝毫变化。 ④饮下“喝吧”饮料,变身十英寸小人。
⑤打开布帘后的小门,找到美丽花园。
【3】(理解句段)读句子,体会爱丽丝遇到的困难,并运用《鲁滨逊漂流记》中学到的思考方法,替爱丽丝进行乐观的思考,照样子写一写。
坏处 | 好处 |
突然,砰!砰!她撞到一大堆树枝和枯叶上,终于停止了坠落。 | 但是爱丽丝还活着,没有摔死,还能追寻到兔子的踪迹。 |
哪一把锁都显得太大,或者说,这把钥匙过于小了,试了半天,一道门也打不开。 | (____) |
要是喝下“有毒”瓶子里的东西,那迟早会坏事的啦! | 勇敢地去冒险,去尝试,才有了后面精彩的故事。 |
“起来,哭是没用的!”爱丽丝严厉地对自己说,“限你一分钟内就停止哭!” | (____) |
所以不管怎么着,我总归可以进到花园去,变大变小我都不在乎。 | 不会有更坏的情况,爱丽丝的乐观帮助她更勇敢地面对困难。 |
【4】(评价人物)故事中的爱丽丝给一代代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一说这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话题交流)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这本书或这个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6、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鲁智深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将带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傅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一定拔不起这杨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1.你难忘的往事有很多,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并用大约80字描述出来。
2.井底有两只青蛙,它们渴望见到井外的世界,一次暴雨过后,井水涨满井口,两只青蛙跃出井口。半年后,一只青蛙在外面安了家,另一只青蛙又回到了井底。它们离开后都经历了什么?请展开想象,用大约80字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