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湛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句子填空。(4分)

    (1)、   是道德之本。

    (2)、人是为了 才活着的。

    (3)、 是一项财宝,  

     

  •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人物的主要品质。

    (1)《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____

    (2)《表里的生物》中的“我”:____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波义耳:____

  •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伙伴 (   )的幻想   (   )的郊外  

    (   )的感觉 (   )的小城

     

  • 4、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 )内。

    1___你说得对,我们___改正。

    2___从小学好本领,___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小王的学习___有进步,___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妈妈___工作,___参加进修学习。

  • 5、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主人___下达统一入内的指令之后,大门___会打开

    2.___有了先进的生活技术,___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不论平地与山尖,

    采得百花成蜜后,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

    (1)尽_______A.完  B.都   C.全部用出

    (2)占______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

    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 7、对比阅读:古诗词中的“大江大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运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彻山。

    羌笛何须怒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旧红。白发渔江清上,慣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ト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对比阅读上面三首古诗词,照样子简洁填写下面的表格。

    题目

    文体

    江河名

    作者想借助江河表达什么?

    相关关键词2个

    凉州词

    黄河

    边塞的荒凉、戍边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情

    孤城、 何须怨

    临江仙

    ___

    __

    ______

    ___

    卜算子

    __

    ___

    ______

    ___

     

     

     

    2古诗通过加标点还能变成词(即长短句)。请为下面的诗句加上两个标点,变成词。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3“江河湖海”是古诗词经常歌咏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清美的意境让我们联想到学过的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是______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鹊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

    C.“人尽望”说明中秋月夜景色奇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D.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的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三自然段写道“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请你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胡萝卜。

    “你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馆女主人下地窖的时候,合上地窖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的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你干吗要这样做?”“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沙,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 大人都学坏了,上苍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到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苍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 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苍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

    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苍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苍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

    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人们啊!嗅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1】以上文段是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_________》。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乐观纯朴的________,正直的老工人________,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通过阅读第( )自然段,知道了“我”想到的报复酒馆女主人的办法是:________

    【4】如何理解“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一读,回答问题。

    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1)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请你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 12、读短文,完成练习。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填一填。

    ________翅膀       ________小毛虫

    2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选一选,填一填。

       蝴蝶    小毛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蝴蝶的样子。 B.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 13、阅读理解。

    你知道吗

    你知道PM2.5吗?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 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 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 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高于该数值的则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是某日江苏 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

    监测点

    监测点一

    监测点二

    监测点三

    PM2.5日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106

    133

    117

     

     

     

    1第②自然段依次介绍了 PM2. 5的哪些知识?照样子,概括地写下来。

    什么是 PM2.5(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品一品:画线句子使用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3)___________

    3议一议:根据某日江苏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你觉得当天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完成练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这个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

    2这个片段主要讲述了三件事:______________

    3从这三件事可以看出(  )

    A.父亲工作的确很忙。

    B.当时的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4依据第2题用“‖”把这个片段分成三部分。

    5这个片段主要刻画了________这个人物形象。在描写人物时,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来描写。

    6读父亲的语言,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 16、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改成被字句)

     

    (2)他有梦想。(扩写句子)

     

    (3)那样的梦想难道会实现吗?(改成陈述句)

     

    (4)你被我泼过冷水。(改成把字句)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欣赏,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请打开记忆的闸门,写一写你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不一样的美吧!

    题目:最美丽的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风景”“瞬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字迹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