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两字合为一个字,再组词。
西+昔=________ ________ 木+秦=________ ________
革+便=________ ________ 非+羽=________ ________
西+木=________ ________ 土+寸=________ ________
2、查字典。
1.“开拓”的“拓”的读音是 ,共有 画,“拓”的意思是“开辟,扩充”
2.“矗”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十画是 ,我也能写出四个这种字形的字: 。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中的“辉煌”还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互相搭配。
4、看拼音写词语。
wú dú yǒu ǒu sī kōng jiàn guàn zhuī gēn qiú yuán( ) ( ) ( )
jiàn wēi zhī zhù qiè ér bù shě mǐn ruì
( ) ( ) ( )
5、ABCC式词语 如:白雪皑皑
得意(________) 风尘(________) 人才(________) 果实(________) 千里(________)
气喘(________) 小心(________) 生机(________) 文质(________) 含情(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____”。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8、课外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解释词语。
(1)直待:_________(2)凌云:_________
【2】说说诗句的意思。
(1)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
(2)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去死,就比 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将上面的短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________ 或:_______
【3】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泰山”比喻:______________ ;“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
【5】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__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6】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
10、阅读
航空母舰
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二战中后期,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②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它在许多方面有着严格、精深的技术要求。其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④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激昂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
⑤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
⑥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⑦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这不仅需要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而且对甲板设施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归航的飞机要围绕母舰飞行,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程度。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并将捕捉钩伸出,同时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甲板上的指挥员不断地告诉飞行员,飞机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舰上的灯光提示飞行员,下降时的角度是否正确。
⑧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飞机没有挂上拦截索,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成功降落后,飞行员会依照甲板上地勤人员的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挡并且离开降落区。
⑨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解决,把舰艇与战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航空母舰在现代军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舰载机采用“斜板滑跳起飞”方式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几乎”为什么不能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
B.使用拖索式弹射方式起飞舰载机的航空母舰较少。
C.在舰载机降落的过程中,舰上指挥员的作用不容忽视。
D.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比降落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7】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飞行员的操作非常重要。请根据选文内容按顺序补全飞行员的操作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放下降落装置,伸出捕捉钩,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③接受甲板指挥员信息,不断调整偏差,确认角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按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挡,并离开降落区。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有趣的互助行为
我国古人对乌鸦十分崇敬,汉代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乌,孝鸟也。”因为乌鸦具有“反哺”习性。乌鸦初生,母哺六十日,待母鸦衰老无法觅食时,便由小乌鸦喂哺。喜鹊和乌鸦发现食物时,总是先大声叫唤,让长辈先来吃食。老鸟吃过以后,便飞到高处放哨,让其他饿鸟安心啄食。还有黄鹂、紫燕、鸿雁等鸟类,也都是在“尊老爱幼”中生活。大海中的沙丁鱼在遨游时,行至礁石狭窄处总是自觉排队,依次前进,即使遇上了危险,仍按照“规矩”行动。小鱼从上层列队通过,老鱼从下层接踵而游,从来不会乱套。美洲有一种蜜蚁,遇到蜜源植物时,就把肚皮吃得胀胀的。但并非自己一饱了事,而是在饱餐之后立即赶回去,见到没有进食的伙伴便主动吐出蜜来,让它充饥,有时自己吐得腹中空空,也在所不惜。
热带雨林中的鹦鹉,不仅同类相亲,而且非常好客。当它们千辛万苦找到可口食物正在聚餐时,发现友邻鸟类从上空飞过,总要停下来唱“迎宾曲”,热情邀请其降临,共享美食。动物的互助本领也是十分高超的。曾有一只食蚁兽,面部不慎划伤,不住地流着血,另一只食蚁兽看到后,马上用嘴去舔,并很快找回一种止血物涂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有些动物还向异类求助。有人在西伯利亚偶然发现,两只鹿带着一只无精打采的小狗獾,到一片洼地吞食泥土,然后又把它送回原处。经证实原来是鹿帮助有病的幼獾去吃沸石,终于帮助它清除了腹内的有害物质。在非洲,一只狒狒身中毒箭,危在旦夕。它毫不犹豫地请山羊带路觅药,后来狒狒已是筋疲力尽,几只山羊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种称作白药的草药,让狒狒将这“灵丹妙药”吃下去后,利箭便从肌肉中弹跳出来,箭毒也消失了。
【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反哺( ) 崇敬( ) 狭窄( ) 觅药( )
筋疲力尽( ) 即使( ) 邀请( ) 狗獾( )
狒狒( ) 啄食( )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能按“规矩”行动的动物是( )。
(2)热情好客的动物是( )。
(3)为狒狒找药草,解毒的动物是( )。
(4)具有“反哺”习性的动物是( )。
(5)帮助同伴止血的动物是( )。
(6)为了伙伴,不惜把腹中食物吐得空空的动物是( )。
【3】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打比方 B 列数字 C 举例子 D 分类别
【4】本文列举了几种动物之间的互助行为( )
A 8种 B 7种 C 5种 D 9种
【5】从文中这些动物的互助行为中,你有什么感想呢?(联系身边的人或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轻松一刻。游动物园,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好多的动物。可这些动物要考考你,要你说一个和它有关的成语,你不会被难倒吧?
进入大门→羊( )→蛇( )→虎( )
→鱼( )→鸟( )→兔( )
→狼( )→鹤( )→马( )
→鹿( )→挥手拜拜
12、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幸运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的人类,当他们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前途和希望的物种。
1.用“幸”字组成词语填空。 .
( )的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 )地生活。
2.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
3.这是课文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 关系,起 作用。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 。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此时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请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声誉日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拾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这段话中连用几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这是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中的哪个方面进行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句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此时母亲“笑纹如花”,这是为什么?请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公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理解。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是有人偷了 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逸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看到课文题目“匆匆”,你想到的描写时间流逝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时间流逝的代表物象,表明时间流逝的物象还有___________等。
【2】第1自然段借描绘___________,表明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替张扬写一则请假条,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只写正文,不超过50字)
张扬:哎,真是祸不单行呀!
李明:又怎么了?
张扬:我奶奶昨天爬楼梯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挺严重的,在医院抢救了一天,总算醒过来了。
李明:现在情况还好吧?
张扬:不好呀!刚才我老爸还来电话呢。说是奶奶醒来后,挺想见我,让我明天上午非得去医院看望一下奶奶。
李明:明天可是周一哎,上午的课都挺重要的。
张扬:是啊,我奶奶对我最好啦,我说什么也得去一趟的。你能帮我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吗?我回校后,落下的课你也帮我补习一下。
李明:好的,没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