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下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   

    A.整齐;井井有条。

    B.端正;漂亮。

    C.齐全;完备。

    【2】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A.反正(表示肯定)。

    B.纵横交错。

    C.跟地面平行、垂直。

  •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反问

    E.设问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吗?( )

    (3)非洲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

    (4)非洲不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吗?确实是。( )

    (5)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熟炼 审视 麻醉剂

    B.忍爱 颤抖 肃然起敬

    C.吩咐 勉强 神机秒算

    D.慈祥 端坐 从容镇定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lí ba    pān pá   shuài lǐng

    _____)  (_____)  (_____

    suì dào  jiàn kāng  méng lóng

    _____)     _____    _____

    tí jiào  mǐn jié   pì rú

    _____     (_____     _____

  • 5、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01561日晚,一艘载着400多人的客轮突遇shì bù kě dāng_____________的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事件发生后,各部门qí xīn  xié lì_____________展开全方位的搜救。太原市民惊闻è hào___________后,纷纷自发组织在五一广场”jì diàn___________长江沉船事故的遇难者。

  • 6、读情节,识人物。根据下列原著内容片段,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

    ②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③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句子

    出处

    情节

    人物

    性格

    句①

    ________

    猴王偷蟠桃

    ___

    ___

    句②

    ________

    ___

    林黛玉

    多愁善感

    句③

    ________

    空城计

    诸葛亮

    ___

  • 7、默写该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大雾___________,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___________。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___________。鲁肃吃惊地说:“___________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___________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2.“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说明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我得吩咐军匠,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更昭示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___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___________”,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我想把小手

    ( )在桃树枝上。

    ( )着一串花苞,

    ( )着万(lǒu lǚ)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yà yā)

    ( )在柳树根上。

    ( )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上“√”。

    (2)把下列五个字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3)把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 )的歌声 ( )的营养

    ( )的土地 ( )的篷帐

    (4)诗中“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用“ ”画出来。

    2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________________

    3师傅刷人们都是怎样议论刷子李刷墙的?实际上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爱是最高的学位

    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淘汰到剩下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大笑起来。

    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演出继续进行。

    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予傻子同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做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最棒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1】原教授介绍本科学历的选手在小镇演出上主持节目时化解了几次尴尬场面(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不属于学历低的那位选手被成功招聘的原因的是哪一项(  )

    A.他表现得更自信

    B.原教授对他的了解和力荐

    C.一开始就有多数评委同意选他

    D.他有爱心,对傻子也能信守承诺

    【3】下列信息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

    B.研究生学历选手的实力比本科生强了一些

    C.傻子上台献花,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应付

    D.竞聘的本科生选手刚从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4】“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从句中的“拥抱”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主持人除了要拥有爱心,还需要拥有哪些实力?请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练习。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我心中有些骄傲。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写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游戏,郑老师突然把我叫到她跟前,带着我到操场边坐下。“你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烧得滚烫,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你可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郑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从此,“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有删改)

    【1】“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假设

    B.比喻

    C.拟人

    【2】用“____”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并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招损,谦受益”是什么意思?请写出一句和它意思相近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第一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é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e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犹)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等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儿,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点儿老鼠的响动时,它又是那么尽职,闭息(疑  凝)视,一等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奇怪(   无论(   确实(   决心(

    (3) 短文围绕哪句展开来描述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描写猫古怪的?(2分)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同一问题,父子观点截然不同。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定会有很多感受,请简单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窗外

    雨点很很地砸着窗玻璃。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窗户玻璃上流下一道道水痕。我因病没去上学,战在窗前呆呆地看下雨。窗外一片白茫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一个个雨点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小雨花。一瞬间,雨花消失了,水滴汇入了水流之中。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

    学回来了。婷婷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那乖巧的模样,谁见了都回喜欢。我望着她,只见她走到家门口,停下了,看着小水潭,愣了一会儿,回头看看七八步之外的废砖堆,走了过去,捡回两块断砖,垫在小水潭中,踩着砖块走入家门。婷婷真聪明!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走出来了。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我挺奇怪,就注视着她。只见她撑着花伞,又朝那堆断砖走去。她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用手翻出两块平整的断砖,那起来放到方伯伯家门口,把砖放在水潭中,再踩上去试了试。然后又回头拿了几次,分别垫在张家、郭家、赵家……的门前。这时,雨越下越大,风猛烈地晃动着婷婷的小伞。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哎呀,不好!婷婷身子一摇晃,滑了一跤。她吃力地站起来,掏出小手帕,擦去花裙子上的泥,又接着干起来。直到小巷里每家门前都垫了砖,婷婷才穿着又脏又湿的花裙子悄悄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仍在敲打着窗玻璃,只是那声音仿佛变得动听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赞美的歌曲……

    (1)圈出第一节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下来。2%

    (2)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2%

    白茫茫  (   )  (   )

    淅淅沥沥 (   )  (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灵巧  (   )   凝视  (   )

    (4)判断,在正确的括号内打上 。4%

    ①“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学回家了。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②“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5)用“——”划出第二节中描写婷婷动作的语句。2%

    (6)写出省略号的作用。4%

    (1)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   )

    (2)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   ( )

    (7)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看到婷婷(   ),反映了婷婷是个(   )的孩子。

     

  • 18、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画上“   ”。为了说明大拇指最肯吃苦,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请在相关的句子下画“﹏﹏”。

    2请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①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②小孩子比大人怕烫得多,我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西,妈妈总是很轻易地拿起来。

    ③我从来不吃哥哥吃剩的东西,因为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我就认为卫生了,可以吃。

    ④据说屋子里面打伞不长个儿,我就从来不敢在屋里把伞打开。

    ⑤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一张嘴就会有病菌飞到肚子里的,所以每回进了医院,我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生怕病菌会飞进肚子里。

    ⑥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三岁,我家人老是想教我学灵敏,我非常不合作,他们就经常恐吓。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有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⑦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⑧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⑨小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床底地下藏着台湾特务。

    ⑩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11我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我表姐住院开刀,我看了打麻醉的她耷拉了脑袋,羡慕地说:“生病真幸福啊,我连医院都没住过……连表姐都住了!”我妈妈就给我一个耳刮子……

    12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

    鉴赏感悟:

      本文用列举条文的形式写了自己小时候总是弄不懂的几件事情,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描写的很成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易(   ) 老实(   )糊涂(   )经常(   )强壮(   )幸福(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气急败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旁敲侧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有几件?哪件你觉得最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儿时有没有想不明白的事?请列举几个,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谁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的精神之树。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黄道婆创造出了更先进的纺织工具。(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老人喂海鸥。(扩句)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珍珠鸟在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冬不拉牺牲了。冬不拉活在哈萨克人心中。(加上关联词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是一个反应敏捷、回答巧妙又不失礼貌的孩子,他的故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试着扩写课文,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情节更具体、生动。字数控制在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