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章的作者不是老舍的是( )
A.《白鹅》 B.《猫》 C.《母鸡》 D.《骆驼祥子》
2、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画“——”线。
异乡(yì yí) 选择(xuān xuǎn)
兄弟(xōng xiōng) 独自(zì zǐ)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4、下面同音字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yuán] ①( )头 ②水( ) ③方( ) ④( )来 ⑤团( )
A.原 源 园 原 圆
B.源 源 圆 原 圆
C.源 原 圆 原 员
D.源 源 元 原 园
5、下列故事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
A. 走麦城 B. 闹天宫
C. 苦肉计 D. 借东风
6、解释字义: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
A.不安静
B.发生火灾
C.弄,搞。
7、《宝葫芦的秘密》中奶奶给王葆洗脚、剪脚趾甲的时候,王葆总要提出的要求是( )。
A.让奶奶唱歌给他听 B.让奶奶讲故事给他听
C.让奶奶念儿歌给他听 D.让奶奶拿零食给他吃
8、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攀登(______) 芍药(______) 和谐(______) 鸡冠花(______)
附近(______) 描绘(______) 捣衣(______) 率领(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在诗歌中,“我”觉得奇怪的是乌云落下的雨闪着银光、吃绿色桑叶的蚕宝宝(____)、(____),还有(____)。读了以后,一个(____)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1】文段中画线句子是对青铜____________的对比描写,从中表现出芦花鞋_______的特点。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芦花鞋的句子。
【3】“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写一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海军将领邓世昌
①邓世昌是清末的一位海军将领,他为保卫祖国的海防献出了生命。
②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向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8月1日甲午海战爆发了。
③9月17日中午,我方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军舰队相遇,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以先锋舰“吉野”为首的四艘日本军舰,进逼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致远”在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顽强作战,不断炮击敌舰。不久,“致远”舰上的炮弹打光了,邓世昌命令用步枪射击。
④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孔累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伤,船身倾斜,眼看就要沉没。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表示拥护。
⑤邓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敌人发现“致远”向“吉野”冲来,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致远”的甲板起火了,但是它在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敌舰上的士兵见了,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吉野”的舰长也吓得手足无措。可是,一颗日本鱼雷击中了“致远”,顿时全舰爆炸起火,不久它就沉没了。
⑥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他拒绝了。他饲养的“太阳犬”游到他身边,衔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己的主人。邓世昌亲手淹死爱犬,自己也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全舰200多名将士,除27人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⑦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他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同归于尽:________
【2】阅读③——⑥段,为每段列出小标题。
展开激战——_________——_________——壮烈牺牲
【3】文中的“手足无措”指敌舰长吓得________,“惊恐万状”形容敌人士兵________。从侧面反映我方海军的__________。
【4】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5】阅读第⑤段,用“ ”画出邓世昌动作描写的句子,这两处描写中你体会出邓世昌( )的英雄气概。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这种精神,用波浪线画出来吧。
12、课外类文阅读。
黄河羊皮筏子
自古,黄河上漂着两种皮筏子:一种是牛皮筏,它编圆木为排,下拴数十个牛皮囊,载重可达数十吨。牛皮筏多用于货运,从兰州直达包头,到达目的地后,“筏工”将船上的货物卖出,将架船的圆木也卖掉,然后雇骆驼队驮牛皮袋返回,以备下次再用。另一种是羊皮筏,它“体形”较小,负重亦较轻,以客运为主。用羊皮筏送人渡河,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尤以兰州一带为多。
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浮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为黄河上的一大景观。黄河上也曾出现过巨大的筏子满载货物缓缓顺流而下的热闹场面,羊皮筏子对于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建设起过作用,修包兰线铁路时,有些铁轨就是用羊皮筏子运过黄河的。但随着黄河上的桥梁越修越多,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羊皮筏子这盛极一时的交通工具,在今天已经变成胆子大的游客的游玩项目。
现在黄河的水情不像从前那样险恶了,为了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较浅的水域行驶,因此坐筏子的感觉也少了些惊心动魄。坐在筏子上,低头看着黄河水从羊皮囊的空当中悠悠穿过,向下伸手穿过木架子就能撩到凉凉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随着水波荡漾晃晃悠悠,乘客却不会被水打湿。看“筏客子”使出压、抓、提等招式划桨,任凭他高亢地扯着嗓子唱几句颤悠悠的“花儿”,这就是黄河独有的意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致——(______) 险峻——(______)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例子,写词语。
颤悠悠
晃晃悠悠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黄河上的皮筏子有( )种,分别是( )和( )。
【5】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新中国初创时期所起的作用的句子。
【6】你怎样理解结尾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纳米技术与永磁体
提到永磁体,你大概会觉得mò shēng,其 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辆普通的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雨刮、空调器等几十个部位,都要使用到各种永磁电机、永磁电动器件和永磁声响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永磁体。
永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吸引铁质物体的磁性材料。它们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最大磁能积,如果磁能积越大,那么实际应用需要的永磁体的体积将越小,用量和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当前永磁体中磁性能最强、应用最广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主要为Nd——F——eB系永磁体。
Nd——F——eB系永磁体,是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学者发明的具有最高磁能积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能积非常高。Nd——F——eB系永磁体的吸力可以达到自身的600倍,也就是说,一块60千克的永磁体可以吸起重达36吨的集装箱。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对磁性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纳米技术来提高永磁体磁性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在纳米尺度上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复合在一起,就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制作出新型永磁体。这类磁体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 yōu shì,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
【1】看拼音,写词语。
mò shēng__________ yōu shì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生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这句话中“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内容看,为何新型永磁体会有超强的“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文段中加点的字“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文段和下面哪句话相对应?在正确的句子后而画“√”。
A.是什么声音,像一事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
B.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
【3】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镜子里我们看到了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请你展开想象,也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咖啡屋。
1.风一吹,苇絮就飞起来。(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比喻句补充完整。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___________。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__________,怎么也抓不住。
(3)雨来像_________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6、修改病句。
(1)他飞似的慢慢走回实验室。
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道静悄悄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在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为抵御侵略而不懈奋斗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看过哪些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就某一战争故事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