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宝葫芦的秘密》——中国——张天翼
B.《巨人的花园)》——中国——巴金
C.《海的女儿》——丹麦——安徒生
2、“厌恶”“倔强”“重荷”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wù qiáng hè
B.wù jiàng hè
C.è jiàng hé
D.è qiáng hé
3、(易错字)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练 花穗 涌猛 生气郭郭 B.讨厌 毒手 既将 焦噪不安
C.昂首 附近 范围 惊慌失错 D.登陆 局促 挣扎 天高地阔
4、下列对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蝉是怎么破土而出的呢?它并无别的工具,只是把体中的水洒在土中,再用力挤压四周的湿泥,使湿泥成为墙,最终一条隧道便渐渐形成,身体中的水用完时,就回到树根处汲取汁液,直至顺利到达地面。所以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
A.蝉破土而出的过程
B.蝉挖掘隧道的艰辛
C.蝉坚持不懈的品质
D.蝉的洞口整齐光滑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C.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
D.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而且…… 只有……才……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不把泥沙管住,黄河( )不能治理好。
2.( )黄河地区乱砍滥伐,( )黄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3.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 )自然条件好,( )土地肥沃。
4.( )合理利用土地,( )能防止水土流失。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chán) 山脉(mò)
B.包蕴(yùn) 屡次(lǔ)
C.晕倒(yūn) 悲戚(qī)
D.贤惠(xián) 冰雹(páo)
8、填空,并回答问题。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_______)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______)”中看出“(______)”,从“(______)”中看出“(______)”,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______),更(______),更(______),更(______)!
写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从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_____”字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类文阅读
鸟儿会“说话”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有人也真懂鸟语。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唧唧——唧唧——”的叫声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kào)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爷爷见我呆愣愣地跟树上的鸟儿说傻话,便在一旁提醒我:“听,布谷鸟叫你勤劳刻苦呢!还不赶快上学去,愣着干啥?”我听了立即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望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还有画眉,黄莺,百灵……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啁啾啁啾”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1】【整体感知】默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乡里人都很喜欢喜鹊的原因是( )
A.总是预报喜讯,给人们希望和安慰。
B.听到喜鹊的叫声,人们倍感亲切。
C.喜鹊的“话”常常不能应验。
D.能让人们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3】【提取信息】“一听到它们‘啁啾啁啾’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知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判断】文中没有作为重点描写的“鸟语”是( )
A.燕子
B.布谷鸟
C.喜鹊
D.画眉
【5】【感悟写法】本文在描写方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在行文结构上,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6】【体会情感】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之曲
春姑娘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裙,踏一辆绿色的车,摇一路绿色的铃来了……
春姑娘抱起绿琵琶,弹出一支和谐的绿之曲。百鸟听了争着亮开圆润的歌喉,她又挥起绿色的令旗,指向小溪,小溪的冰衣立刻咔咔崩裂。没等冰衣完全融化,小溪就高兴地唱起绿色的歌,跳下山涧,越过山涧,越过山岗;汇入河流,奔向大海。春姑娘又指向树林,杨树急忙拨掉头上的残雪,顽皮地吐出了嫩绿的小舌头;柳树则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蛋壳儿的毛茸茸的小雏鸡。
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爱雪花的凋谢。你看它们有的刚刚破土,一撮撮,一簇簇,深吸着散发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虽然身小力薄,但生命力才是那样顽强,这不禁使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看,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青年人捧着书读着,绿色的风为他们轻轻地翻着书页。
春姑娘摇一路绿色的铃,蹬一辆绿色的梦来了。春姑娘的琵琶弹绿了草地,绿了杨柳,绿了万物,绿了希望……
【1】请根据选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衣裙 ( )的喉咙 ( )的小雏鸡
( )的空气 ( )的令箭 ( )的嫩芽
【2】下面哪一句话没有修辞方法,请你选出来。( )
A. 百鸟听了争着亮开圆润的歌喉,她又挥起绿色的令旗。
B. 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爱雪花的凋谢。
C. 你看,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
D. 柳树则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蛋壳儿的毛茸茸的小雏鸡。
【3】作者抓住 、 、 、 等事物来描绘春天的。
【4】请用“——”划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5】你是如何理解题目“春之曲”的?文中哪些语句与题目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zhú zhuó)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dōu dū)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介绍内洞景物时作者是按一定顺序介绍的,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3】“双龙洞”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洞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低 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
【2】在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到近义词。
观赏—__________ 争辩—________
漂亮—__________ 愤怒—_________
【3】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填。
一________木船 一________军舰
一________洋伞 一________床单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的思想品质。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园风光
春季的乡村,潮湿的空气里荡漾着诱人的小草清香;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而霞光将它的眷念留给苍穹的同时,也留给了大地。
乡村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长轴画卷徐徐地(展览 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把美丽的画卷点缀(zhuì)得绚丽多彩、光彩耀人的却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和大自然。黄昏,耕耘(yún)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收工回来,他们扛着锄头,在乡村的田埂上走来,霞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大家有说有笑,似乎忘记了一天的劳累,落日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当落日把最后的霞光带回家时,天地间变成了银灰色。那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ǎi)交融在一起,宛如给屋脊、墙头、树木和田野(朦胧 笼罩)了一层轻纱,此刻的乡村也变得若隐若现,神奇异常。村外的小河仍清亮亮的,河水打着旋儿静静地流过,水中还映有树的倒影!偶尔,有些鱼儿浮出水面,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后,又一头扎进水中,鱼儿的嬉闹使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圈圈的涟(lián)漪(yī),那些树的影子,就像大蛇一般在水中弯曲着蠕(rú)动。
夜幕降临,乡村、田野、树木、小河也渐渐地模糊不清。偶尔从乡村中传来一阵阵小孩的喧闹声,但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渐渐地,所有的一切都被弥漫的夜色笼罩。
啊,好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图!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这篇短文按照___顺序,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图。
【3】你觉得下面这两句话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①那些树的影子,在水中弯曲着蠕动。
②那些树的影子,就像大蛇一般在水中弯曲着蠕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乡村的美景是一幅画,画中有落日的余晖,有广阔的田野……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乡村美景这幅画中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真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照样子写一写你眼中的爸爸)
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鹅有些调皮。主人还是很喜欢它。(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丽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品质也逐渐提升了。微信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别样的体验……你感受到身边科技的魅力了吗?今天,就请你以“科技魅力”为话题,围绕某项科技,自拟题目,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