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蜻蜓 稀疏 描绘 慰藉 蝙蝠 笔墨纸砚
B.测试 健康 朦胧 遭殃 敏捷 供不应求
C.灿烂 镶嵌 杜鹃 胳膊 丝稠 锦绣河山
D.芙蓉 博学 乾坤 增添 窟窿 忠心耿耿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诗歌,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
B.《白桦》是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繁星(七一)》出自冰心之手,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D.戴望舒的《绿》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3、下面语句和原文内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B.问之,曰:“将作针。”太白领其意,还卒业。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青铜一家人冬天编芦花鞋的真正原因是( )
A.芦花鞋那柔软的芦花,外观漂亮,大家都喜欢。
B.芦花鞋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冬天穿着暖和舒适。
C.青铜一家生活艰辛,编鞋可以换来一笔很重要的收人。
5、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例如(lì) 蝙蝠(biān) 慰藉 藤萝
B.重惩(chéng) 侍候(shì) 窟窿 隧道
C.供养(gōng) 剖开(pōu) 朦胧 派遣
D.松脂(zhǐ) 刹那(chà) 装饰 芙蓉
6、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作家柏吉尔在《琥珀》一文中,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推测出几万年前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B.《海上日出》为我们讲述了日出至日落的全过程,从中表达了作者巴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绿》这首散文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诗中描写了绿的丰富颜色,绿色不仅代表着生机盎然,还充满了朝气与活力,青春的萌动,生命力的顽强。
D.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生动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时的猫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7、下面句子中所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多锻炼身体,增强( )力。
这只母鸡永远不( )公鸡。
地震属于不可( )的自然灾害。
A.抵抗 反抗 抗拒
B.抵抗 反抗 抗衡
C.反抗 抵抗 抗拒
D.抗衡 抗拒 反抗
8、默写短诗《繁星(一五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出塞词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táo)。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zhuó)胡兵缺宝刀。
【1】选择正确的解释连线。
束 砍。
斫 捆。
缺 破损。
【2】“马头冲雪过临洮”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_的气势。“乱斫胡兵缺宝刀”意思是_________。
【3】“卷旗”是什么意思?“卷旗夜劫单于帐”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
【4】在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行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白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蟒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薪新的生活天地。
【1】选文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
【2】第一种恐龙出现在_________年前,__________恐龙学会飞翔,变成了鸟类。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有关恐龙的什么知识?将你知道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日出的过程,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不转眼”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词表现出太阳势不可挡的威力。
【4】请写出三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2、短文
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日月山,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关于倒淌河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有人说它是文成公主的思乡泪汇成的……地质学家揭示了它倒流的奥秘。
当青海湖刚形成时,位于湖西北的布哈河滔滔不绝地穿过青海湖,向东经现在的倒淌河注入古黄河。大约在13万年以前,湖水的出口处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致使东部山脉突出,原来的河湖通道被堵死,布哈河下游的河道逐渐干涸成为谷地。而在东部新隆起的日月山上,无数条涓涓细流慢慢汇集起来,沿着干涸了的古河道,向低洼下去的青海湖流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由东向西流的著名的倒淌河。
【1】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_________,由____向____流入________,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2】这是一篇________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的形成过程。
【3】这条河为什么叫做“倒淌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伞 的 故 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wēn nuǎn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得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bàn xìn bàn yí。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fǎng fú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看文中拼音写出词语。
( ) ( ) (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隔多年,“我”为何还保存着这把旧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娘那油布似的脸”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理解。
我的童年(节选)
季羡林
我虽然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也有我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看小说。我叔父是古板人,把小说叫作“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口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梁 梁)编成的“盖垫”。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等等旧小说。《红楼梦》大概太深,我看不懂其中的奥妙,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为我所不喜,因此看不下去,其余的书都是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连忙撤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诗云”来。
到了学校,用不着(妨 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躲到假山背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的大看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候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我对小说中的绿(lù)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手指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儿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我破了,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不练。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相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___________
(2)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___________
【3】“我”和叔父对待“闲书”的态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家里为了能看“闲书”,“我”想了什么办法应对叔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2自然段讲了三件事情突出我”迷恋“闲书”,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做题。
1.去春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增长。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继科的眼睛紧紧地盯住来回穿梭的乒乓球。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叶飘落下来。
改为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18、修改病句。
①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励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知道了活动的下一次内容和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老师的辛勤养育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烤着火,大家的手渐渐温和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在哪里呢?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你最喜欢做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吧。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