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清洁 保持安静 B.遵循规律 遵循诺言
C.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着 D.清闲的生活 源源不断的水
2、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 )
A. 水獭 B. 鲸鱼 C. 海豚 D. 鲨鱼
3、宋元时期有许多科技发明和技术革新。北宋时期毕异发明了(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依次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同学们都_______着早日与这位著名的作家见面。
②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_______着每一条缝隙。
③爸爸已经_______工作了12个小时,真辛苦。
A. 盼望 搜寻 连续 B. 希望 搜寻 陆续 C. 盼望 搜索 连续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_________,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________,以及慢性子的_________和急性子的_________等人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________、动物朋友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_很_________地蹲着。可是_________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6、根据要求写词语。
周波和王涛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举行掰(bāi)手腕比赛,王涛胜了。比赛结束后,两人的神态、心情会是怎样的?还可能会做出什么动作?请你各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两个同学的不同表现。
周波:____________ 王涛:____________
7、综合素养题。
1.山对______,______对河。
2.山不断,水____________,煮酒对烹茶。
3.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____________。
4.一堤____________绿,三径菊花黄。
5.一年____________,难忘橘绿橙黄。
6.《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______写的。
7.《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主人公是______。
8.《神秘岛》的作者是______国的凡尔纳。
9.______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0.《捣蛋鬼日记》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岁的小男孩。
8、我能写好字。
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赶海
杨 谦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 愤)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 串)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底 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在 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短文中的“武将”指_______;“俘虏”指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过这样快乐的玩耍吧,想一想当时玩耍的情景,然后简单地写一写。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亚斯明卡
我到欧洲参加诗歌节时,出席了各国诗人举行的一次郊游活动。
活动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走到我面前。她清秀的轮廓,亚麻色的头发,鼻子高高的,有点翘,样子很可爱。
“你叫什么名字?”我弯下腰问她。“亚斯明卡。”她回答。清晰的字音从一张鲜红的小嘴里送出来。“亚斯明卡”在塞尔维亚语里是茉莉花的意思。
茉莉花 好一个漂亮的名字 你知道我从哪里来吗
“中国,北京。”她回答。
“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呢?”我好奇地问。
“长城——长城!”她指着我胸口别的一枚纪念章说。原来她早认识中国的标记了,我很感动,立即把“长城”摘下来别在她的衣服上,她欢喜地吻了一下它。
我们交谈起来。她一点儿也不认生,像成年人一样大大方方、对于我的问话对答如流。于是我知道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妈妈是该国作家协会的行政秘书。她就是在暑假里跟着母亲一起来参加诗歌节的。
诗歌节的日程很紧张,就要乘飞机回国了。当我匆匆赶回下榻的旅馆时,迎面扑过来一个孩子,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脖子。
“亚斯明卡!”我惊喜地叫道:“你怎么来了?”
她摇摇头,不说话,把一个小纸包轻轻塞到我的手里。
她母亲走过来,说:“这是孩子准备的一点儿小礼物,送给你带回中国去。”
我抱住了亚斯明卡,亲着她的小脸蛋。“谢谢。”我说。
“我将来长大了要去中国,写中国诗。”
【1】请把下面这些标点符号送入短文的第4自然段合适的位置中。
“ ” ? ? !
【2】用“ ”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
再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男孩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的美好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象一下,小女孩送给“我”的小纸包里会是什么礼物?大胆猜,并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回国时,在飞机上不小心把这个小礼物弄丢了,心里特别着急。请你替“我”写一则“寻物启事”吧!
|
1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节选)
①汤姆把鱼饵( )上鱼钩,然后( )起鱼竿,把钓线( )向远处。鱼饵( )水面,( )水中,湖面( )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②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
③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1】请将下列动词准确地填写在文中括号里。
抛 套 甩 泛起 划破 沉入
【2】联系选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下列句子,把你体会到的人物心情写在括号里。
(1)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_______)
(2)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_______)
【5】文中的“大家伙”指的是______,后来爸爸让汤姆把它放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sēn shēn)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long nóng)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剑)一样的金光,(射、穿)过树(梢、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èng shè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_ ____。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3】在( )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_______”。
【5】这段话主要讲得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3、课外阅读。
轰隆隆的雷声从天空滚过,震撼着山川大地,一条条耀眼的银蛇在天空飞舞,随之而来的是狂风暴雨。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可我们的祖先却对此难以理解,他们想象天上一定有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这一切。在希腊神话中,雷电就在万神之王宙斯的手中,他有无比大的威力,当他发怒时,就把雷电放出来震慑群神和人类。中国人传说这是雷公电母在惩治邪恶。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人都想用科学的方法揭开雷电的秘密。第一个做这种试验并取得成功的人是美国人富兰克林。
1752年7月,富兰克林做了一次震惊世界的试验。他在大雷雨即将到来之前,把一只大风筝放到天空中,风筝越飞越高,肉眼几乎看不见了。这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握风筝线的手突然感到一阵麻木。紧接着,挂在风筝线下端的铜铃晃动起来,伴随着阵阵声响冒出点点火花。“成功了!成功了!”富兰克林扔下风筝兴奋地大叫起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揭开了雷电之谜。
后来,富兰克林建议把铁杆装在屋顶,再用铁丝把铁杆同地面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天上的电引到地下,防止房屋遭到雷击。这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兰克林用______揭开了雷电之谜,又发明了______。正确的选项是( )
A.铁丝 避雷针
B.风筝 铁丝
C.风筝 避雷针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5】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①蚂蚁王国的壮壮,是个有名的大力上。一次,他居然从树从里抱着一只比自己重儿百信的死蜻蜓,走了八百里,连蚂蚁国王都被他的力气惊呆了!
②还有一次,那可真是惊除。蚂蚁王国里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的食品码(mǎ) 放得比蚂蚁们高出十几倍。那天,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码上去。不知哪只蚂蚁不小心把草堆碰倒了,上面的一个大米包落下来。真不得了,这么大的米包落下来,如果砸(zá)在蚂蚁身上,还不砸个折胳膊断腿的。在这千钧(jūn)一发的时刻,蚂蚁壮壮一步上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米包,高喊着:“快闪开! ”直到蚂蚁们逃离险区,他才放下包来。蚂蚁们纷纷围上来,赞扬他的献身精神。壮壮不住地说:“为了大家,没什么!”
③不知哪只蚂蚁别出心裁,向蚂蚁国王建议,举行全国举重比赛。蚂蚁国王欣然同意。壮壮不负众望,荣获了全国的举重冠军,并获得“大力士”称号。当他拿到金光闪闪的奖牌时,心里异常激动。他想:以前我拖过蜻蜓,顶过下落的米包,卖了那么大力气,谁给过我奖励?用嘴夸两句而已。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若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就吃大亏了。
④从此,壮壮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气地干活了。他时时处处找轻松活儿干,轮到他使力气时,不是装病,就是装装样子,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
⑤当第二次全国举重比赛开始时,壮壮信心十足,抱着再拿一次冠军的愿望走上赛场。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纪录的一半也没达到,却让平时不起眼、默默劳动的同伴黑黑得了冠军。壮壮偷偷溜到一个角落,哇哇大哭起来。
⑥直到很久以后,壮壮才明白:自己总在该出力气时偷懒,身上的力气是会消失的。
【1】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的是( )
A.壮壮 B.黑黑 C.国王 D.裁判(pàn)
【2】第②自然段,“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蚂蚁们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码上去时。
B.一只蚂蚁碰倒草堆, 上面的一个大米包落下来时。
C.蚂蚁壮壮一步上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米包时。
D.蚂蚁壮壮参加举重比赛获得金光冈闪的奖牌时。
【3】你认为对第②自然段主要内容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只蚂蚁碰倒了草堆,上面的一个大米包落了下来。
B.当米包落下来时,蚂蚁壮壮上前一步,顶住了米包。
C.往壮项住下落的米包,使大家脱离危险,得到赞扬。
D.壮壮因为顶米包出了很大力,决定以后要省些力气。
【4】壮壮第二次参加全国举重比赛,没有得到冠军,原内是( ) (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
A.壮壮曾荣获全国的举重冠军,并获得“大力士”称号。
B.壮壮认为,若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就吃大亏了。
C.壮壮为了节省力气,不像以前那样卖力气地干活了。
D.壮壮平时想节省力气,总在该出力气时偷懒,到比赛时身上的力气消失了。
【5】第③自然段,壮壮获得冠军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用“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6】如果你是壮壮,今后你会怎样做呢?把你此时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大象的确是名不虚传的表演家。它们结队而出,甩起长鼻子,扇动大耳朵,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满堂喝彩。
【1】用横线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2】“它们……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这句话说明大象多才多艺,请你也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描写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1)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散发出香气。(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1.不是…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式练习。
(1)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体会带点的部分,也仿照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许多同学们都想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梅花山游玩的人很多,真是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作文中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上就要下大雨了,大家连忙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在风雪交加,寒风刺骨的情况下赶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作文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请以“可爱的 ”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把描写的对象的特点写具体。
③思路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