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缩句正确的一项,填字母。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飞行。( )
A.小燕子在湖面上飞行。 B.小燕子飞行。
C.在湖面上飞行。
【2】尾巴上的跳蚤听到那些话很不高兴。( )
A.尾巴不高兴。 B.跳蚤不高兴。
C.话不高兴。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日》一诗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
B.《清明》的作者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悲伤情绪。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D.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旦、清明、重阳三个传统节日。
3、根据课文《昆虫备忘录》内容判断对错。 ( )
独角仙是昆虫里的霸王。
A.正确
B.错误
4、下面各组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
A.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凤放纸鸢。
5、比一比,组词。
锋( ) 购( ) 传( ) 逃( )
蜂( ) 沟( ) 转( ) 桃( )
淡( ) 组( ) 岭( ) 陈( )
谈( ) 祖( ) 铃( ) 阵( )
6、读拼音写汉字。
xī______望 后tuì______ yīng______儿 mó______型 mó______菇
普tōng______ 思xù______ 继xù______ ruò______是 hú______狸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浮光 ________的小球 ________地散裂 ________地飘过
8、看拼音写词语。
bié zhì jī linɡ huí tóu āi ya
shī zi jī huì tàn qì chuán shuō
9、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为什么哭?”“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 ,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huán hái )……”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 liàng liang )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hǎo hào )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 bēi bèi )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 qǐ )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 chǔn )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用“√”选出文中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2】“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冷笑_________________
【3】时光老人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件蠢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 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 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 蜈蚣、 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 《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_____) 隐藏(_____)
【2】下面对“端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月的开端。
B. “午”通“五”,“端”是“一头”的意思。
C. “端”是开始、起初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称五月五日为端午。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粽子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已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提高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努力,这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写作。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还有一个圆木做的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于是,他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十九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
【1】司马光用圆木做枕头的原因是( )
A. 古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B. 圆木有助于睡眠。
C. 有利于自己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2】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
__________年时间,编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历史巨著。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老师教过的东西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 (_______)
②司马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_______)
【4】司马光堪称惜时的典范,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丙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肘,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毀,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在介绍桥长和桥宽时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种设计”是指_________。文章从两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13、阅读《肥皂泡》片段,完成练习。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按要求从文中找词语填空。
近义词:散裂——______ 突然——_____
反义词:干燥——______ 凝结——_____
【2】什么时候玩肥皂泡比较好,为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_____________,第二层是_________。
【4】“我”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是因为( )(填序号)
A.吹肥皂泡时,让我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B.吹肥皂泡能使我们在下雨天消遣时光。
C.肥皂泡能变成大的、小的、长的各种各样的圆。
【5】作者通过回忆吹肥皂泡的过程,表达了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4、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样式,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 ),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关,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它和松__梅被人类誉为__岁寒三友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官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_______困难,不_______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___它和松_____梅被人类誉为___岁寒三友_____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对近义词。
【4】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竹子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5】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_______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6、听读音,写词语。(每个读两遍,注意把字写在格中间)
① ②
③
④
17、句子练习。
1.老虎怎么会是猫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路穿过树林。(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发现,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用加点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5.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仿句)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木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在本届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②读着《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课文,禁不住笑了。
21、用所给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整齐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吞吞吐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