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梧州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技高____ 威风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列词语中,“_____”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

    (2)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___,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___。(选上面的词语填空)

    (3)仿照画横线词语的格式,再写一个词语:___

  • 2、照样子,写词语。

    1.怒气冲冲(ABC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ABA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反义词。

    完整——______   丰满——______   舒展——________

  • 4、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我告别山里的朋友,________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________带回一路月色。  

    2________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________我们也渐渐变得了起来。  

    3________条件非常恶劣,________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4)有益的事总要尝试实践一下,________不成功,________可获得经验。  

    5)计算机的功能________神乎其神,________终究替代不了人脑。

  • 5、按要求填空。

    (1)《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红军战士翻越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你还读过毛泽东的《___________》,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有情有趣。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识字与写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注意行款整齐、书写正确。

    【2】读句子,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字词。

    读这首诗,我心潮pénɡ pài。面对xiōnɡ yǒnɡ的河水、yǎnɡ qìxī bó的雪山、páo xiào的子弹,红军没有zhòu méi,没有qū fú。lónɡ lónɡ炮火中,他们挥舞着革命的旗帜。党领导下的队伍就是yì立不倒的diāo xiànɡ,就是永不xī灭的明灯。

    【3】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请你再写出一句他创作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山村优美的风光。

    【3】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__________的生活情景,也写出老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之情。

    【4】补全文章中的诗句。

  • 8、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乞讨

    ①初秋时节,老孙在小镇办完事后,就来到候车室,准备返程。刚坐下,就见一个四十几岁满脸污垢的汉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候车室。汉子左臂架着拐杖,右手拿着一个铁皮盒子。

    ②那小女孩看上去十多岁的模样,有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她蹙着眉,默默地跟在汉子的身后。汉子端着铁皮盒子向候车室里的人挨个要钱。有的人扔给他一块两块,大部分人都对他视而不见,还有的则一脸厌烦,赶苍蝇一般向他挥手。他身后的小女孩满脸通红,咬着嘴唇,始终躲避着别人的目光。

    ③汉子走到一个中年妇女身边时,那妇女瞅了他一眼,摆了摆手,恶声说道:“没有没有,赶紧滚开!”

    ④汉子面有不悦,兀自站在那里,一动没动。妇女恼羞成怒,冲汉子大声吼道:“臭叫花子!叫你滚开没听见啊!”

    ⑤汉子瞪了那妇女一眼,也不言语,转身走时故意踩了一下她的脚。那妇女“哎哟”一声,站起身来,大声责骂汉子。汉子也不吭声,照着她的脚又踩了一下。妇女大为恼怒,劈手夺下汉子手里的铁皮盒子就朝外走。汉子一瘸一拐,哪里追得上那个腿脚灵便的妇女。

    ⑥汉子呆愣片刻,一屁股坐到地上,哭诉起来:“我的钱都被那个臭婆娘抢去了,我们可咋办呀!孩子打早上起来就没吃一口饭,那些钱可都是我们父女俩好不容易讨来的。”

    ⑦小女孩低垂着脑袋,站在那儿,不停地揉搓着自己枯黄的头发。

    ⑧眼前发生的事,老孙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叹了口气,对众人说:“刚才的事儿虽说也怪他自己,可他这个样子还带一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大伙儿就给他们父女两个凑点钱吧。”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想找些零钱给那父女俩。

    ⑨就在这时,那小女孩倏地来到老孙面前,大睁着双眼瞅着他:“这位伯伯,你别给我们钱!”

    ⑩老孙与周围的人都愣住了,那汉子也是一脸懵懂。老孙问小女孩为啥不让自己给钱。小女孩迟疑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我爸爸与刚才那女的认识,他们经常这样做……要是每次都能弄到钱,他们会总做这样的事儿……”

    听了小女孩的话,大伙都是一脸惊异。那汉子又羞又恼,大声骂道:“你个臭丫头,咋胡说八道哩!”说着,他抡起拐杖要打小女孩。

    老孙与几个人连忙制止了他。这时候,小女孩仰脸望着汉子,黑亮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声音颤抖着说:“爸呀,我们不能老在外面要钱啊,你看人家都咋看我们!我们回家吧,我还想上学呢……”

    见此情景,老孙和周围的人都唏嘘不已,两个女子上去把小女孩拉了起来。那汉子定定地看着小女孩,目光也软了下来。

    老孙跟几个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那汉子低着头,怯生生地瞅了瞅大伙儿,迟疑一下,便收了那些钱,拉着一脸泪水的小女孩,默默地向候车室外走去。

    【1】梳理小说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读第⑩、⑩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补充小女孩和汉子的心理活动。

    小女孩迟疑一下,此时在想:(1)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子迟疑一下,此时在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完成“人物画像”。

    年龄

    ___

    外貌特征______

     

    人物品质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4】小说结尾写到“老孙跟几个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请结合小说内容解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至少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与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我想大家如果知道我是怎么制作陶器的,肯定会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自己都记不清曾用了多少拙劣的方法去调和黏土,也记不清曾做出多少怪模怪样的家伙;有的是因为陶土太软,承受不住泥胎自重,陶罐不是凸出来,就是凹进去,根本不能用;有的是晾晒得太早,阳光太强烈导致陶器破裂;还有些是陶土黏度不够,晒好后,一经挪动就碎了。

    ②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寻找黏土,然后把黏土挖出来,调好沙土比例,运回家,制成罐、瓮之类的陶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工作成果只有两只大坛子,而且做工拙劣。

    ③后来阳光彻底把这两只大坛子烘干了,而且看起来很坚固。为了防止出现磕碰碎裂的情况,我小心翼翼地搬起来,分别把它们放在提前特制的两个大筐里面。又在坛子的外壁和筐沿之间塞满稻草和麦秆。我打算用这两个大坛子来装我的粮食,以及由粮食加工出来的面粉,有了这个容器,我的粮食就不会受潮了。

    ④说实话,我这大坛子做得只能说是勉勉强强,但我做的一些小陶器还是可圈可点的。诸如小瓦罐、陶盘、小砂锅等不一而足。反正只要是我能把握好的东西,做得还都像模像样。而且,岛上灼热的阳光,也使得这些小器皿都晒得极为坚固耐用。

    ⑤但这些距离我的终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最渴求的是能煮东西的工具,现在这些作为容器装东西倒还可以,但不能用来装液体煮东西,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

    ⑥一段时间后,我有了偶然发现。那次我在地上升起一堆篝火烤东西,烤好后我过去打算把火熄灭,猛然间发现火烬里有一块陶器碎片,经过大火烧制,变得坚如磐石,红如方砖。这个偶得让我茅塞顿开,我对自己说:既然陶器片能烧,整个陶器必然也能烧制。

    ⑦在这个陶器碎片的启发下,我开始研究如何掌握火候,给自己烧制几个陶罐出来。

    【1】画“ ”的句子中,“怪模怪样的家伙”指的是______。从两个“记不清”中可以看出______

    【2】默读短文,梳理故事情节,用小标题的方法列出来。反复试验,制成坛子→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三位同学针对选文内容发表的观点,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李硕:鲁滨逊做的大坛子勉勉强强,小陶器一类的还不错,这已经让他感到了满足。

           

    (2)王琳:从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中我可以感受到陶器制作的过程很繁琐,鲁滨逊很不耐烦。

           

    (3)张欣:在第⑥段中,鲁滨逊的偶然发现是陶器碎片经过大火烧制变得很坚硬。

           

    【4】读完选文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什么困难?你认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爷爷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 )煮书( )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 )书只能读( )哪能煮呢( )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得心应(yīng yìng)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chǔ chù)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一节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从爷爷的话中,我们知道了“煮书”的含义: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读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里的倾角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徒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开挖的远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1】画“____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读选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因为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所以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____)

    意大利的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其实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____)

    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在于公转时间和公转倾角相近。(_____)

    【3】选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

  • 13、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是写______(江)大潮的,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2】文中的浪淘沙这首诗是______(时代)______(作者)写的。这首诗和这篇课文都描写了_________

    【3】这段文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描写内容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与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景象相似的一句用“____”画出来,并结合画出的语句翻译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 14、我来试试

    忘却与记忆。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巴掌,被打的觉得手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个笑笑的回答说: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列下句子。

    海瑞不畏权势,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无私和无畏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赞叹呢?

    (改为陈述句)

     

    (2)文章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吗?(改为陈述句)

       

    (3)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敲诈勒索手段十分狠毒。(感叹句)

     

    (4)严嵩任吏部尚书以后,把持朝政,气焰熏天。(感叹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让你发出“有你,真好”的感叹?你为什么觉得他(她)好?请你拿起笔,把那人、那事、记叙清楚,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真挚的感情。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