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无锡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全成语。

    ________西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给形近字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所以人类必须精心地______地球。

    2.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千万不能______自然资源。

    3.你别对这种人抱有指望,否则你就一定会______

    4.可能在我们的眼中土地是平凡,但是在印第安人的眼中却是______的。

    5.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所以无论多么______,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地去保护它。

  • 4、辨字填空。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姿_______

  • 5、根据课文填空。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句子含义:  

    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子含义:  

    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午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

    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_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节选自《桥》

    【1】抄写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

    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表现老汉前后矛盾的动词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老汉的___________的形象。

    【3】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对文中这一情节,理解正确的是(       )(单选)

    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先走。

    B.这部分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两位相互谦让的党员形象。

    C.为后文揭示两人是父子关系作铺垫。

    【4】选文中的句段大多非常简短,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       )(多选)

    A.使语句更加精练

    B.渲染紧张气氛

    C.加强故事悲壮色彩

  • 10、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迷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1)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短文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色。

    (2)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开设戏曲课外兴趣小组,但报名的人很少,学校想请你帮忙设计一则宣传语,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对比阅读:

    选文一: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法国]雨果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戚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思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尺, 宽25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造的。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15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是凌晨4点钟。

    周国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辩。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在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只的大轮船,它从教德萨起航,船上载着500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重又特别大。它笔古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

    选文二: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由选文-中“照例”一词可知,哈尔威船长往常走的航线是_______________

    ②选文二中“咆哮”一词原指___________,在本文中形容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手法。

    【2】“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00尺,宽25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选文一中具体介绍这般大轮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突然”“惊醒”等词说明事发突然,出乎人们的意料,为后文人们的惊慌失措埋下伏笔。

    B.从“像泼”“像倒”“咆哮”“势不可当”等词,可以读出洪水的凶猛。

    C.将洪水的凶猛与人们的表现穿插着写,更能突出洪水的凶猛和人们的惊慌失措。

    D.选文多用短句,是因为短句在表达时更能突出当时雨很大。

    【4】比较两篇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选文在表达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进行了环境描写。

    B.两篇选文虽然都有环境描写,表达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但都烘托了人物形象。

    C.两篇选文都有环境描写,它们都是为推动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内心服务的。

    D.除了环境描写,两篇选文没有其他相似之处了。

    【5】关于环境描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中的环境描写只有一段,只出现一次。

    B.《桥(节选)》中的环境描写是和人们的表现穿插进行的,环境描写散落在全文中。

    C.《桥(节选)》中的环境描写多用短句子,甚至是一个词就成句。

    D.《“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中的环境描写是描述性的句子居多。

    【6】两篇选文中都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请记录在答题卡上。说说这对刻画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着用上环境描写,表达当时的场景或人物的心情。

    ①萌萌兴高采烈地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带着40度的高烧,拖着两条沉重的腿,来到了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等。我国最大的汉代青铜镜据说是目前沈家山墓葬群发现的,直径长达19厘米,实属罕见。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此外,欧洲人曾造过银镜。俄国人制造过钢镜。然而青铜镜毕竟太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现在人们使用的镜子,都是又亮又大的玻璃镜。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青铜镜

    B.银镜

    C.镜子

    D.玻璃镜

    【2】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分类别

    B.举例子 列数字

    C.列数字 作比较

    D.举例子 作比较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银镜的缺点是太晦暗。

    B.欧洲人曾造过钢镜。

    C.青铜镜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D.在俄国很早就有青铜镜了。

    【4】“我国最大的汉代青铜镜据说是目前沈家山墓葬群发现的,直径长达19厘米,实属罕见。”这句话中的“据说”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冲浪。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也许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由得觉得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雅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传授(  )  提高(  )  (  )的大海  (  )的涛声

    2.伯牙是如何谱写《高山流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明白,最好的老师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这段话描写了激烈的______________场面。在描写时,作者既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情形进行了概括描写,又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详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场面中的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______”是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2】请把具体描写马宝玉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改为双重否定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同学们,学完《鸟的天堂》,大家一定知道了不少关于景物描写的手法,那就赶快来练习一下,写一篇文章吧

    要求:任选一处景物,运用动态和静态描写结合的手法,适当的运用修辞,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