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B.都有种皮和胚
C.都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D.都有种皮和果皮
3、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4、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5、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7、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10、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1、在一个鱼塘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鱼
B.浮游动物
C.螺蛳
D.水草
12、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13、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①温暖 ②湿润 ③清洁 ④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15、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16、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17、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8、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9、蕨类植物的植株一般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B.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C.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D.对有害气体反应不敏感
20、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21、卵细胞在______内若遇到精子则形成______,它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再缓慢地移动到______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22、三种血管的比较
种类 | 概念 | 管壁特点 | 血流速度 |
动脉 | 将血液从 输送到 去的血管 | 管壁较 ,弹性 |
|
静脉 | 将血液从 送回 的血管 | 管壁 ,弹性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
毛细 血管 | 连通于最小的 与 之间的血管 | 管壁非常 ,只由一层 构成。 |
|
23、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是________,被誉为“生命中枢”的结构是________;初中生是近视高发的人群,近视可以通过佩戴________进行矫正.
24、下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包括图示结构中的[ 3 ] [ 4 ] [ 5 ] 。
(2)①和②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和 .
(3)血液从[ 3 ] 过滤到[ 4 ] 成为原尿。
(4)原尿经过[ 5 ] 的 作用,形成尿液。
(5)与[ 3 ] 内液体相比,[ 6 ] 内液体不含 等。
(6)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 ,因为 。
(7)尿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过程。
(8)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是图中的[ ] 内流 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 ,内流 血。
25、如图为显微镜下的人血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中(1)______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这种病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和______丰富的食物。
(2)当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量会增加的是______。
(3)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______。
(4)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______。
26、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_________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临床上将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的人称做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__.
27、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28、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和__组成,_ 、_ 、__ 等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其他的大分子物质则必须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29、消化系统由______ 和______ 组成。前者包括口腔、______ 、______ 、______ 、小肠、大肠和肛门。
30、人类血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血型。输血一般应以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31、请将营养物质和对应的作用配对起来。
(1)无机盐 A. 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摄取的有机物
(2)水 B.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3)糖类 C.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4)脂肪 D.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5)蛋白质 E. 人体如果缺少这类物质,可能患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
(6)维生素 F. 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
32、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移风易俗。(____)
33、图1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2图3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图4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2的a气体进入血管与____结合,随着血液流动回到图1心脏的(____)腔。再经由____(选填:体循环/肺循环)运到图3的组织细胞中。
(2)小兵的弟弟扁桃体发炎,护士在他头上打了头皮针。药物从____血管注入,到达患处,至少要经过心脏____次。
(3)图4结构位于图1的(____)中,B中的液体称为____,与A内液体相比,无机盐的浓度是____。(选填:更高/相等/更低)
34、某中学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里变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块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B |
水的温度 | C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作对照实验,②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_____。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作对照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温度_____。
(4)①号试管中滴加碘液溶液_____,说明唾液对淀粉_____(填“有”或“没有”)消化作用。②号试管中滴加碘液溶液_____,说明清水对淀粉_____(填“有”或“没有”)消化作用。③试管中溶液变浅蓝色,说明馒头表面淀粉被唾液消化而內部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知馒头变甜与_____的分泌以及_____的咀嚼和_____的搅拌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