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2、有关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生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结出果实
B.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场所是在花柱内
C.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D.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3、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肾上腺、胃腺
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5、某人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请分析他日常食物中最可能缺乏的是( )
A.含钾的无机盐
B.含钙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碘的无机盐
6、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7、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8、植物根尖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伸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伸长区、成熟区
B.分生区、根冠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成熟区
9、在晴天环境下,研究人员对栽种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算。如图所示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测定统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6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6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累积得最多
D.植物一天24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10、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B.都有种皮和胚
C.都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D.都有种皮和果皮
11、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12、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13、如图所示,护士在帮小李抽血前,先用橡皮软带绑住他的手臂上端,此时,橡皮软带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会因此浮现而利于抽血,使得血液回心脏的( )而受阻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室
D.右心房
1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留着动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
A.主动脉和肺静脉
B.肺静脉和肺动脉
C.肺动脉和肺静脉
D.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15、以下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1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17、小王同学长时间不吃蔬菜和水果,得了坏血病,则他身体内缺乏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8、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19、蕨类植物的植株一般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B.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C.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D.对有害气体反应不敏感
20、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21、从平原地区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____________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需要。
22、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 ,约有 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
2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序号)。
(2)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填序号),它能分泌胆汁,促进______消化。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填序号)。
(4)某人因患急性阑尾炎需开刀切除的器官是______(填序号)。
24、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这是为了维持大气压的平衡,保护 。
25、人的眼球中 调节负担过重, 过度变 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
26、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___________血为原则。
27、缺乏________引起坏血病,缺乏________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缺乏________易患佝偻病.
2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________的树状分支和_______ 组成。
29、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________ 等气体含量增加所引起的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现象。
30、人体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系统的运输,再通过________ 系统排出体外.
31、下列左右两侧对应正确的用线连接起来。
3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激素调节无关。( )
33、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有四个腔,其中D为_____(填名称),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一种结构叫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_____(填血管名称),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_____。另一条循环路线是_____。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时,血液中氧气含量_____。
34、某校生物社团的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1取1支试管,注人2mL浆糊;
2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3向试管内加人2mL唾液;
4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5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
(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你认为该社团同学的实验步骤中有______处不合理,请指出______。
(2)该社团同学所得结论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