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爱你啊,中国》赞美了祖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悠久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课文中三幅风景插图的景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四字词语来表现它们的特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8分)
【近义词】:勉励—( ) 竣工—( ) 真挚—( )
铭记—( )
【反义词】:马虎—( ) 朦胧—( ) 闭紧—( )
复苏—(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采用的结构是_________ ,先概括地写____________,再具体地写了植物、_________、山水、_______、_______、人在夏天里尽力成长的情景,告诉了我们万物都快速地成长 ,人也要______________。
(2)《盼》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当代著名作家,曾获“_____文学奖。”,本文以“盼”为题,写了一系列事情和“我”的心情变化,请根据提示写表示心情的词语:惊喜(得到雨衣) _______ (盼望下雨) ________(真的下雨了) ______(没有机会) ____________(今天雨下完了) _________(第二天早晨)。
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叫“____________”。 在居庸关开凿隧道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在八达岭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在青龙桥“爬陡坡”又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_
(2)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
6、阅读课文片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四个诗(词)句子的作者排序正确的是( )
①孟浩然 ②辛弃疾 ③杜牧 ④王安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联系诗句,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排闼_________ 山郭_________ 渚_________ 別枝_________
【3】第三和第四个诗(词)句子,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写出其中两行诗句来。_________
【5】第二个诗句,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_________
【6】第一个诗句,“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一个诗句。_________
【7】再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画面,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写出来。_________
7、读下面的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
【2】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品读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写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乡村月夜的宁静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8、读下面小诗,完成练习。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首诗的诗题是:____________。
【2】认真读诗,并借助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霜草苍苍”点出了________________;“切切虫吟”渲染了村夜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行人绝迹,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种情景: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由 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一般获取方式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材料二:
读书分为精读和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拓展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一千多本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材料三: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二十年来,在全国各地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材料四:
北宋大学士苏轼,少时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父亲的诗朋词友的称赞。因此他有些飘飘然。
一日,年少气盛的苏轼,骄傲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己的书房门口。
联云: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老父亲一日得闲,来到大儿子的书房检查他的学业,抬头看见对联,连连摇头暗叹。儿子如此不谦虚,他很生气。于是,他找来几本文辞深奥的古书喊道:“轼儿,你细细读之吧!”说罢叹息而去。
苏轼看了一本又一本,书上的字、词、句他有很多不认得、不理解,心中十分惭愧。于是,他赶紧提笔将门上联语各加了两个字。
从此以后,苏轼立志虚心学习,终于以他的勤奋努力,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造诣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1】根据对以上材料的阅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盲人经过学习,也能响应“全民读书月”活动号召,参与到读书中。 ______
(2)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的目的是倡导全民通过泛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 ______
【2】认真阅读“材料四”,你觉得苏轼在上下联的开头会各加哪两个字?试着加一加。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3】阅读完以上四则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妈妈的眼睛
十多个春秋了,岁岁都有妈妈的眼睛,岁岁都离不开妈妈的眼睛。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总是微笑的,那微笑后面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谜语、糖果和新衣服。我稍稍长大以后,妈妈的眼睛变得严厉了。那严厉后面是“a、o、e”,是“1+1=2”,是“乘法九九表”的时候……当我认认真真地跟着她念“a、o、e”的时候,当我一笔一画地写“1+1=2”的时候,当我正确地背诵“乘法九九表”的时候……妈妈那眼中藏着的笑便会悄悄地( )出来,荡漾在脸上。
七岁的那一年,妈妈送我到20里外的阿姨家去上学,没走一半路,我就走不动了,我要妈妈拦乘一辆便车。她用那双黑眼睛( )着我的脸,喝斥道:“没出息,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那时候我想:“妈妈根本就不爱我嘛!”我哭着到了阿姨家,稚嫩的双脚红肿了,还起了不少血泡,我很伤心。当夜,妈妈( )地给我洗脚,她( )地揉着,眼里闪着泪花,我也悄悄地哭了——妈妈是爱我的呀!这些年,每当我遇到困难想依赖别人时,妈妈的眼睛便不由自主地浮上我的脑海,还有那句话。是呀!“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呢?
三年级结束,我考试得了第五名(以前从未下过第三名的)。回家后,我把成绩通知单给了妈妈,还有一张奖状。妈妈的眼睛里立即升起一片薄雾。她撕了我的奖状,将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且要我在假期把三年级课本认真地温习一遍。吃饭时,妈妈端出了我最爱吃的肉烧茄子,还特意煎了两个荷包蛋。她慈爱地看着我吃下两个蛋,还( )地给我夹菜、我吃着,心想:那咽下肚的可不是蛋,不是菜呀!
如今我长大了,每次总有妈妈那眼睛送我上学,( )我回家。
妈妈的眼睛是一口井,一口很深的井,井里不是水,是爱。那爱哺育了我,将伴我走过人生曲折的历程。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所填的词不能重复)。
【2】用“~~~~”画出首尾照应的句子。(记住至少两句才叫照应)
【3】“没出息,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的语气。
【4】当妈妈给“我”洗脚时,她的“眼里闪着泪花”,从中使我体会到_______。
【5】“我吃着,心想:那咽下肚的可不是蛋,不是菜呀!”
你认为那咽下肚的是:______。
【6】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1、信息袋袋裤。课外查阅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回答问题。
作者怀念母亲,曾写过很多文章。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因为未能对母亲尽孝而后悔的文章。请大家课外把《赋得永久的悔》找出来读,思考:
(1)我这永久的悔就是: 。
(2)作者在母亲身边只呆到 岁,后来回家都是因为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
(3)作者曾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
”,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4)作者说他真后悔,千不该万不该 。
12、课外阅读。
中国的高铁
①现在提起火车,在人们的印象里已经不是那响着嘹亮的汽笛声,喘着粗气,冒着黑烟的庞然大物了,人们更多地想到了高铁。
②这个一般以字母G打头编号的交通工具——高铁,通常每小时的速度在250公里以上。有的高铁可以达到每小时350公里,这个速度是普通汽车的4或5倍。
③中国的高铁虽然建成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速。我国第一条高铁是2008年建成的北京到天津的城际高速铁路。据统计,到2019年年末,我国高铁总里程为3.5万千米,占据了世界高铁总里程数的三分之二还多,全世界排名第一。
④现在人们走亲访友,或是出门旅行,更愿意选择高铁作为交通工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刊登过一篇美国记者所写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距离高铁发车只剩不到半小时了,我依然淡定地走进北京西站,从售票机中取出车票后,轻松通过安检,然后检票,上车。5分钟后,列车准时驶出站台。这段描写就是乘坐高铁的真实写照,它的方便快捷,显示了巨大的吸引力。高铁的服务也很周到。工作人员会经常打扫车厢,让环境保持整洁,还会为你送来可口的饮食,广播喇叭里不时会传来播音员亲切的话语,让人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另外,和飞机相比,高铁的正点率很高。高铁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一般不受风、雨、雪、雾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铁票价便宜。比如从西安到北京,乘坐高铁二等座,票价是515.5元。而飞机经济舱票价总计要680元,高出高铁票价格的32%。
⑤如今,我国的高铁已经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成功的运营经验驶出了国门,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并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中国高铁真正走向了世界。
⑥朋友,如果你需要出门远行,不妨踏上这现代化高速列车,真正体验一下地球村的感觉吧。
【1】短文第②—⑤自然段,围绕中国高铁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更愿意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_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2】阅读第④自然段,概括出人们更愿意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有的高铁可以达到每小时350公里,这个速度是普通汽车的4或5倍”,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写你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材料一:
WiFi是英文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是一种把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结合起来的技术,能够让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不用线路连接就可以在局域网中发送和接收高速数据。这种网络的唯一缺点是通信距离很短,只有几百米。但是如果使用定向天线来加强无线信号的话,通信距离就可以达到1公里以上。定向天线的构造十分简单,只要在一个金属圆筒中放入合适的能传递信号的介质就可以了。
材料二:
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一个电磁场,如果磁场足够大,就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所以,电线或者电灯都会干扰WiFi。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 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而电子设备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节庆时彩灯的影响就是罪魁祸首。
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如果你将WiFi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材料三:
在不同材质造的房子里,WiFi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许多房子都是框架结构。墙体沉降后会跟梁柱之间有裂缝,人们会在墙体之间钉上铁丝网,然后再抹水泥砂浆,这样就不会有裂缝了。钢筋混凝土墙面,拆开模板后表面太光滑,挂不住水泥砂浆,粘上铁丝网后再抹水泥砂浆,也能起到牢固、不开裂的作用。但就是这样的铁丝网,也在无形中阻挡了无线信号的传播。在一些现代家庭的房子里,许多人用很薄的石膏板做墙面,这时,网络信号就会比较好。
【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定向天线来加强无线信号,通信距离就可以达到很远很远。
B.王阿姨将WiFi装在微波炉旁边,信号会受到影响。
C.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电磁场,都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
D.只有电器电灯能影响WiFi,跟造房子的材质没关系。
【2】说明文都会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三则材料,和卫轩同学一起制作WiFi说明书。
【4】卫轩同学制作的说明书中,关于产品性能的描述准确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de děi)严肃、忧虑。“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shuó 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de 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dāi dà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对渔夫__________的描写。由此我们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内心世界: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把你对它们的理解一一写下来。
①嗯:________________
②嗯:________________
③哦: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字,最能够突出表现渔夫的精神,请将其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个字能够让人从中感受到渔夫的哪些品质。
“______”字。可以让人感受到渔夫____________的品质。
15、按要求写句子。
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
16、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是借对家乡小菜的( ),对炒小螺蛳情有独钟,表达深深的( )之情。(填空)
(2)课文运用的怎么不是插叙的方法呢?(改成陈述句)
(3)春天(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以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填关联词)
(4)( )是家里做的,还是到餐馆吃的,( )未能吃出当年的味道。(填关联词)
(5)我对小螺蛳情有独钟。(改感叹句)
(6)小小的螺蛳令人魂牵梦萦。(仿写句子)
真是令 啊!
(7)烈火烧着邱少云的棉衣。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8)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和羽毛球。(改病句)
(9)广场上人很多。(改成夸张句)
(10)老师对班长说:“请你把本子发下去。”(改成转述句)
(11)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成反问句)
(1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瞧您,衣服还不会穿吧,怎么谈得上伟大呢?(改为陈述句)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词造句)
(3)做客 打算 我 到 你 我那里 请( 连词成句)
(4)小女孩儿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19、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20、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是美食,旅游、读书,还是善良、诚信、爱……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有哪些典型事例?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