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男女出现各自的外形特征
B.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身高迅速增长
D.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2、下面有关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120
B.发现有人因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应每分钟吹气 16—18 次
C.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指压法压迫伤口的近心端
D.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
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4、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5、如图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6、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7、在晴天环境下,研究人员对栽种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算。如图所示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测定统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6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6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累积得最多
D.植物一天24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8、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10、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下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
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
D.种子在 25℃时比 18℃更容易萌发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12、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的壁最厚,与之相连的①是主动脉
B.①②③④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C.③和④之间的瓣膜始终向④开
D.⑥收缩时,血液流向②肺动脉
13、蘑菇、油菜、草履虫、大山雀四种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4、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15、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16、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17、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D.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
18、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19、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较b 处的二氧化碳气体明显多
B.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毛细血管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0、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2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与_____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
22、一个正常成年人体内的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________。在ABO血型系统中,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___________为原则。
23、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结构基础是什么?
24、如果我们的皮肤不慎被划破,我们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除了具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 组织和________ 组织.
25、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分泌的________汇集于________中储存,其中不含消化酶,只能促进________的消化(乳化作用:大颗粒变成小颗粒).
26、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 , 另一类是________ ,此外,_________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其中________ 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
27、人体消化系统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能暂时贮存胆汁的器官是______。
28、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淀粉可被分解成_____,蛋白质可被分解成_____,最终被人体吸收。
29、你手臂上看得到的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是_____ ,属于_____ 脉。
30、人体通过________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的反应,称为反射。根据人体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_________。
31、把下列人体的有关结构与其对应的主要功能合理连线:
32、动物细胞一定不含叶绿体,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_____)
33、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_____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呼吸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的气体交换。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小肠中除_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和合理运动。
(4)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是原尿中的60倍,这是由于_____所导致。
34、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⑨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它是肺循环的开始。
(2)图中④的血液只能流向⑤,不能倒流,是因为④与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____。
(3)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4)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5)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出现在心脏的[ ]________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