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1.看着jī fū(______)被太阳晒得黝黑还在辛苦gēng zhòng(______)的爸爸,我的心里chén diàn diàn(______)的。
2.妈妈系着wéi qún(______)在厨房里给我们做美味的kǎo é(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张冠李(_____) (_____)味深长 (_____)经风霜
余音绕(_____) 笔走龙(_____) 轻歌(_____)舞
(1)上课时,张华走神,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可他_____________乱说一通。
(2)今大我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_____________,听后有三日不绝之感。
3、词语综合训练。
(1)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①可以用“ 、 ”等词形容“消息”,句中“轰动”的近义词是 。
②由画“ ”部分我想到成语 。
(2)“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中的“否则”可以替换为 ,朗读这句话时要突出“ ”和“ ”。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詹天佑 。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匆匆》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____________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劝告人们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话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学期,我认识了镭的发现者____________,中国航天第一人________,石蕊试纸的发明者__________,发现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了解了威武不屈献身革命的共产党员__________,悼念了死得其所的好同志____________,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的民居,感动于中国千年飞天梦圆所展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同时我们从朱自清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知道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随着老舍的文字过了一回________________……
5、积累运用。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
2.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
3.《七律·长征》的颔联是:__________。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
5.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6.写出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______):“多好啊!”
(2)“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______)了伙伴的邀请。
7.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很快的成语)。我们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______(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______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6、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________”是词牌名。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____。我还积累《_____》《____》等词。
【2】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请用“______”在词中画出相关语句。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8、读《江南春》,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默写《江南春》
【2】这首诗第__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
【3】第一句从__________觉、___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酒旗招展的景色。
【4】“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的有声有色。
【5】第一句描写角度是____________,第二句描写的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6】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图写词语。
(1)松鼠长着一条( )的尾巴,一双( )的眼睛,( )的毛色。
(2)看到松鼠我就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等词语。
10、阅读《朋友》,完成问题。
朋友
马登龙
①据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天到公园,公园里恰巧有动物园,顺路就去拜访了一班朋友。逛了一圈,我发现动物朋友们虽然个个安居无忧,但骨子里却并不快乐。
②鸵鸟眼窝深黑,像纹过眼线涂过眼影的时髦女人,只是少了在沙漠、乡下时的那份灵气,心事重重,是乡愁吧?
③蓝孔雀昂首踱步,依然美丽依然骄傲也依然虚荣,囚禁中也不忘争艳之能事,笼外有亮丽的衣物闪动,它立即打开金碧辉煌的屏。可惜缺少了奇花异草的衬托,雀屏很黯淡,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
④说黯淡,梅花鹿最黯淡。鹿之美,是动态的美:大大的温柔的双眸,警觉的耳,细瘦有力的腿,一盘丫丫杈杈的角像一丛漂亮的灌木,稍有风吹草动便四蹄生风绝尘而去,真乃神仙之物,我们的寿星和国外的圣诞老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而如今,梅花鹿有些恹恹的,望望天嗅嗅地,有什么值得再奔跑一回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鹿的神采飞扬之美是死于安乐了。
⑤狮笼前人声鼎沸,一对慵懒的狮子对人们的热情呼唤置若罔闻,谁也别想听到它们振聋发聩的吼声。到了受制于人的田地,英雄懒寻旧梦。狮子的近邻是东北虎,山大王失去了山林,也就失去了王位失去了尊严。铁栅栏外的人们敲击叫喊扔果皮扔瓶盖扔随手捡起的东西。笼中有一方小水池,杂物漂在水中,人们在自身绝对安全的条件下想欣赏大王之怒。大王终于被惹怒了,它奋身而起迈着虎步围着小池不停地兜圈子,同时甩出有力的虎尾横扫水面,水花泼溅开来,溅湿了人们的头脸衣衫,人们更加兴奋地扔更多的杂物。山大王想跳涧,想过岸,想纵身一跃,想一扑一剪,但是,这小小的铁笼不是苍莽的大山,它只好潜伏爪牙忍受,只有更激烈地甩尾巴兜圈子。“虎落平阳”“困兽犹斗”这两条人类辞典中的成语,此时令我感同身受。
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居高临下把朋友弄来园中关着供养,磨灭它们的个性,供我们收藏观赏甚至戏耍,朋友们的骨子里真的很不快乐。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中“我”看到的鸵鸟是___________,“我”觉得它心事重重,“我”猜想它的心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把孔雀的“雀屏”比作“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对“梅花鹿的神采飞扬之美是死于安乐了”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鹿因为神采飞扬而死了 B.梅花鹿因生活安逸而失去了神采飞扬之美
C.梅花鹿因为美而死了 D.梅花鹿因生活安逸而死了
【5】文章第⑤自然段重点描写的是一只东北虎。请仔细阅读,边读边想象,你脑海里浮现的这只东北虎“虎落平阳”的画面是怎样的,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组成,以黄河为背景,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歌。
【材料二】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材料三】黄河大合唱》用诗篇与乐曲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黄河的波涛汹涌、战争的残忍迫害和人民的英勇奋战生动地浮现在听众眼前,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源于创作者的精心编排。冼星海在《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中详细描绘了每一个乐章的画面和情绪:“第一首《黄河船夫曲》,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黄河颂》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1】《黄河大合唱》是在( )的背景下诞生的。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中法战争
【2】阅读完材料一,我猜想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出自《黄河大合唱》中的( )
A.《黄河船夫曲》
B.《黄河颂》
C.《保卫黄河》
D.《怒吼吧!黄河》
【3】阅读材料,试着说说《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新年音乐会如期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沉浸(qìn jìn)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精湛(zhàn shèn)的演奏中。
最后一曲是保留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响起,一些观众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的节奏鼓起掌来。这样一来,另外一些观众难免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把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惹恼了。要知道,欣赏交响乐是绝对不能影响演奏的,即使因演奏精彩而鼓掌,也得在一曲完毕后。这是规则。
专注于指挥的卡拉扬听到了身后的掌声,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转过身,挥挥手里的指挥棒,眨眨眼,示意观众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鼓掌。
观众悬着的心放下了。顿时,台上台下,掌声和音乐水乳交融。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框 眶)。
从此,每年的新年音乐会,到了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便以掌声和乐团(融 溶)为一体。这也成为音乐会最值得期待和最受欢迎的时刻。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有时候,打破貌似牢不可破的规则,反而收获了更多的惊喜。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音节和汉字。
2.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激动( ) 期待( )
(2)反义词:精彩( ) 欢迎( )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情不自禁”的词义:
(2)用“情不自禁”造句:
4.专注于指挥的卡拉扬听到了身后的掌声,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用浪纹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谈一谈,你对“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话的理解。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它是中国人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设的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共同为地球村村民提供定位、授时等服务。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了用GPS导航,但其实,我们国家入网的智能手机里,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可以说;北斗离你并不远,当你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当你坐上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依靠北斗的精准定位,列车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最后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少内;如果你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
一般来说,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告诉你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而北斗除了这些,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出去,这就是短报文功能。举个例子,假加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使用GPS你只知道自己的位置,但通过北斗定位终端,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信息发出求救。2003年汶川地震时,北斗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所有通信设施几乎被摧毁了,先行进入震区的救援人员正是依靠随身携带的北斗定位终端,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2020年初,因为有了北斗,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的施工争取了时间;前段时间给珠穆朗玛峰测“身高”,北斗也上阵了……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没有做不到,就怕你没想到,所以大胆去想,你想到了就有用了”。
【1】下列关于“北斗三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具有两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七类服务。
B.“北斗三号”首创三种轨道构成混合星座,实现星星互联与星地互联。
C.“北斗三号”是目前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航天系统。
D.“北斗三号”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达成兼容。
【2】下面内容说明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
戴上北斗手表,“表不准”就不再是迟到的借口;骑着单车出门赴约,北斗可能正密切关注着你有没有“停车入栏”;无人驾驶的京张高铁,时速350千米,从一次制动到停车,停车的误差能控制在10厘米之内。
A.北斗能定位位置
B.北斗离你不远
C.北斗能准确控制时间
D.北斗搭建了“天罗地网”
【3】“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用诗句说明北斗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
B.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和所有的事物都有联系。
C.借用诗句表达对北斗的惊叹和赞扬。
D.借用诗句说明北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材料二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这样写的好处是(任选其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斗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结合文本,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流浪地球
冯小宝
《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太阳烤焦地球
15、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训练。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新鲜的水果 疲惫的脸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明明会对他说什么?请你把明明说的话写出来。(不要出现“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我忐忑不安地想:“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和妈妈解释……妈妈会不会生气呢……”(照样子,写写人物“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期待的寒假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写成一句话。
(1)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2)晴天雨天。 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9、按要求改写句式。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21、习作。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这次作文就让我们来谈谈自己身边的艺术。可以写你学过的一门艺术或你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也可以写你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注意要写清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