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鳞次栉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车迟国、飞岛国、慧驷国等多个国家,历经磨难,最终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B.《水浒传》中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被抓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C.《红岩》中,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江雪琴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D.《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舅家,受尽欺侮,后来在桑菲尔德孤儿院又饱受了那里的孤寂、冷漠。

  • 3、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山川大地  ②声音响亮  ③经济特区  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  ⑥雄伟壮丽  ⑦结构坚固  ⑧竞选州长。

    A. ①③/②⑥⑦/④⑤⑧

    B. 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C. ①③⑥/②⑦/④⑧/⑤

    D. 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散文《安恩和奶牛》借安恩爱护动物,展现了崇高的人性的光辉;英国的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如此强大。

    B. 我们所学的一些文言文选自不同体例的史书。《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陈涉世家》节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C.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正直热诚、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D.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形象的比喻对皎洁的月色作了美妙的描绘,并以一个“闲”字透露出自我派遣的豁达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běn)锸,畚箕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林阴翳   阴翳:阴暗

    B. 苍颜白发   苍颜:苍白的颜色

    C. 颓然乎其间   颓然:颓废的样子

    D. 杂然而前   陈:陈列、摆放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语段(一)中,描绘滁人游乐的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谈谈欧阳修和苏轼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有什么相似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研读唐朝诗人韦应物的绝句《秋夜寄邱员外》,完成题目。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①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②属(zhǔ):适逢。③幽人:隐居之人,指邱丹。

    1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本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三所初中学校学生2020年10月视力调查统计表

    学校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红旗中学

    调查人数

    256

    425

    480

    近视人数

    48

    89

    121

    近视率(%)

    18.75

    20.94

    25.21

    佳铁二中

    调查人数

    267

    217

    246

    近视人数

    64

    56

    72

    近视率(%)

    24.1

    25.8

    29.3

    电机中学

    调查人数

    728

    864

    767

    近视人数

    323

    340

    393

    近视率(%)

    44.36

    39.25

    51.23

    材料二: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超长假期”后,我省中小学陆续开始复学复课。随着开学的临近,给孩子检查视力、配眼镜现象明显増多。河北医科大学笫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郭秀瑾解释,不注意用眼习惯,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学习中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很重要。”郭秀瑾提示,“视屏写作业时,应做好‘一尺、一拳、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抱着屏幕学习,连续视屏学习20~3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这期间可室内走动,做体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或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请你在班级微信群内发一则温馨提示,提醒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同学们爱眼护眼。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 (《孟子》)

    (2)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

    (3)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

    (4)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诗人杨炯在《从军行》抒发了自己宁可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要投军报国,投笔从戎的决心的句子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纽扣/王开岭

    1偶然读到一则故事:芬兰小男孩奥特索,用一个暑假在森林里采集浆果,并在祖母的协助下做了400瓶果汁,卖掉后得200欧元。缘起是他一年前,在动物园见到一只无精打采的熊,他想,若有一棵可以攀爬的树,说不定它会快乐起来。于是,男孩打定主意,捐一棵树给动物园。

    2读毕,心里像喝了一瓶果汁。我听见了熊的笑声。

    3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只有童话里,才住着这样的树。这个故事有三重美:他发现了别人的不快乐;他想帮别人快乐;他用诚实劳动去兑换。

    4一只熊不高兴,他觉得和自己有关,他觉得此现状应有所改变,这只熊的情绪于他很重要……于是他诞生了心愿,诞生了能力。他承揽了一个幼小的义务,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义务,它由一个孩子率先发现。

    5由于清澈,孩子的眼总能比成人看见更多的东西。由于专注,孩子会把一件事记得很牢,看得很要紧,刻不容缓。

    6有人说,那只是男孩的一个冲动。不错,或许是,但冲动会沉淀,会积累出习惯,成为他和他未来的孩子的秉性,成为他们的常识、基因、家教和信仰。

    7儿子三岁,晚饭后,该散步了,他耍赖,不跟妈妈下楼,我脱口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月亮出来了,快去执勤!他一怔,丢下玩具,冲下楼。

    8我醒悟,对小儿来说,童话情景就是生活情景,他从童话里认领的角色和命令,远比现实中委派的更具诱惑和号召力。

    9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10好的环境,是佑护童话的那种,它支持童话人格,鼓励你一生携带。而坏的现实,不仅不保护童话,还狠狠撕咬它,粉碎它,靠背叛它换取成长的信任。

    11列夫·托尔斯泰,曾深情地感念儿时父亲教他的书和游戏,他叹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里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吗?我的收获是如此之大,并且神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得的全部馈赠,都不及那时的百分之一。

    12童年的价值观,是人生衣裳的第一粒纽扣,决定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若它是端正高尚的,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请别让它轻易脱落,更别粗鲁地扯下它。

    13网络上曾疯转过一条虐驴男的图片新闻:西藏阿里,蓝天白云,一名戴墨镜、姿态傲慢的男子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手持刀刃,正从一匹下跪的藏野驴身上割肉,竟然,他还在笑。

    14藏野驴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人们的愤怒和唾弃中,虐驴男很快被绳之以法。经查,此男子和同伴驾车途中,疯狂追赶、撞击藏野驴,并将奄奄一息的它开膛破肚,拍照炫耀。

    15这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皮草,龇牙咧嘴。

    16他也曾是一位孩子,何以生成今日这副嘴脸?

    17或许他未读过安徒生们的童话,或许读过,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总之,他属于系错了纽扣或丢失了纽扣的人。

    18又想起那些曾为活熊取胆狗肉节辩护叫好的人。其实我很想看看,他们的胸襟里,是否有纽扣脱落的痕迹。是缝得不够结实?还是外力的摩擦太大,在与现实一场粗暴的扭打之后弄丢了它?或视之为幼稚而在某个夜晚,怀着虚荣偷偷埋葬了它?

    19全世界的儿童皆无区别,只是长大后才有了区别,乃至天壤之别。

    选自《读者》2015年第8期

    【1】第四段中人类的义务指什么?

    【2】结合加横线词语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

    2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兽皮,呲牙咧嘴

    【3】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何用意?

    【4】联系文意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 10、   感恩草把子

    ①村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那是乡亲们开始烧草把子做饭了。

    ②秋收后的田野,水稻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父亲把田野里的稻草捆成草扎子挑回家,然后又将一个个草扎子拆开,均匀地撒在阳光明媚的禾场上晒干,就可以绞草把子了。

    ③我拿起竹制的草耙子,从四面八方向着一个中心,把禾场上的稻草拢成一个小丘陵。母亲搬来一条小板凳挨着草堆坐下,右手拽起一把草,左手抓住草的另一头。我双手握着竹钩 子,勾住母亲手里那缕草旋转起来。母亲一把一把地让出稻草,我则旋转着竹钩子慢慢地向后退去,随即,一条孩子手臂粗的草龙就在竹钩子与母亲的手之间延伸开去。估摸着草龙有一张床的长度了,母亲就会做出回收的动作,我马上停止后退,一边继续旋转竹钩子,一边配合母亲 绾草龙的动作往前走。待到草堆跟前,我抽出竹钩子,母亲抓住草龙头,朝预先留好的草眼里一插,自此,一个麻花状的草把子就成型了。

    ④母亲把绞好的草把子扔向一旁。一会儿,草把子就堆成了小山包。太阳底下,粗糙的草把子在禾场上集合,等待主人的命令准备迁徙,即“码把子”。我双手并用,将草把子每层四到五个码好。码得有一个手臂高了,就倾下身子,用胸口压紧,左右手两边抄地往下一合,就将一摞码好的草把子抱起,送到灶屋的墙边码得整整齐齐,如同小长城一般。

    ⑤用新鲜稻草绞的草把子,由于晒得干燥,引燃后几乎不用管,火苗就会蹿得老高,用红红的舌头欢快地舔着锅底,直到饭香菜熟后化为灰烬。难烧的是屋茅草把子。家乡多雨,几段漫长的雨季过后,屋茅草就沤烂了。用屋茅草绞出来的草把子烧火,火苗病恹恹的,还伴有缕缕黑烟。

    ⑥每当春插、双抢或秋收来临,其他人都出去干农活,留下母亲和我在家煮饭。我蹲在灶前,抓来一个屋茅草绞成的草把子,扯出草龙的一头拆散,然后腾出手来点燃一根火柴,把火柴头上瞬间冲起的红色“小花”移到屋茅草下面,再将草把子小心地塞进灶膛深处,横放成“一”字。接下来,我双手握住火钳,拨开草把子下的冷草灰形成一个空洞,让火烧起来。大半个把子烧完,锅也热了,母亲挖一勺洁白的猪油放在锅底,待稍稍融化,就把蔬菜倒进去,操起锅铲炒起来。

    谁知蔬菜还未炒熟,草把子的缝里就开始偷偷溜出几缕黑烟。很快,黑烟越来越多,火焰挣扎了几下便灭了。我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握住火钳捅进灶膛胡乱扒拉,在草把子下扒拉出一个更大的空洞,然后鼓起腮帮子对着空洞一阵猛吹,只见草灰“呼”地飞起,黑烟从灶膛逃出,慌不择路地迎面扑来,熏得我眼泪直流。

    ⑧焦头烂额之际,我只得拿来竹制的吹火筒,一次又一次地向黑烟发起冲锋。折腾了好久,草把子才疲惫不堪地燃起几朵胜利的火焰。我趁火苗尚未熄灭,赶紧抓起火钳夹住一截草把子抖散,烧完了上一截再接着抖散下一截……就这样,草把子燃了又熄、熄了又燃的情节反复上演,直到把一顿饭完全做熟。在灶屋弥漫的黑烟里,感觉母亲和我恰似那人间烟火中的神仙,辛苦并满足着。

    ⑨后来,日子越过越好。我家建了一栋砖混结构房,厨房也变得现代而时尚起来,草把子便逐渐从生活中消失了。如今,炊烟已追随稻草远去,但在记忆深处,我仍然感谢着那些曾经温饱了生活的草把子———是它们以燃烧自我的方式,默默无闻地滋养着我成长。

    1文章以“草把子”为线索,表达感恩“草把子”的情感。试根据提示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绞草把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恩草把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

    3你怎样理解文章第⑧段结尾划线句子的含义?

    4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 请写出任意三点。

  • 11、阅读学生习作《你值得珍藏》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那天下着微雨,我正在雨中漫步,无意间的一低头,一朵小花映入我的眼帘。它身材矮小,被许多杂草包围在中间。①因为不是湿重的雨压低了杂草的身子,也许我根本就发现不了它。我弯下身子,仔细地端详着这朵小花:瘦弱的茎干带着一丝白嫩,仿佛风一吹就能吹断;芽黄的叶子,怯生生地紧贴着茎干;嫩红的花透着一丝苍白,像一个身子亏虚的孩子。

      我的心不由一震。花儿在风雨中,在杂草中,缺少雨露的润泽,没有阳光的亲吻,是不被人驻足欣赏的微不足道的一朵。 ②   ? 没有老师的特别照顾,没有同学的肯定眼光,没有家长在别人面前的炫耀似的夸奖,我是真正的“灰色”地带的学生,就像这朵小花。

      一阵微风吹过,只见这花细细的茎干晃动了一下,似要被风儿吹折。我正为它着急,却见它又努力地立着了,那娇嫩的花似乎成了高昂着的头颅,仿佛在倔强地宣示着什么。忽然,我莫名有了一丝惭愧:与它相比,我又是多么的卑微啊!

      我再一次看向了它。我仿佛看到它仰着嫩红的脸,对我灿灿地笑着。我顿时觉得有种力量在敲击着我的心弦③相信自己,你永远是最棒的……

    (1)最后一段中第③处标点有误,应改为:________

    (2)第①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请在②处填写一个问句,使上下句语义连贯。所填句子是:___________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看见

    请以“看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毛泽东)

    ②犯错误乃是进步必须交付的学费。(卢那察尔斯基)

    ③两个错误加不出一个正确。(欧洲谚语)

    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对上面四句话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来提炼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