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材料的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武则天 D.隋炀帝
2、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
3、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
D.晋商和徽商等商帮是唐朝经济发达的重要表现之一
4、下图是成吉思汗画像,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B.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全国
D.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5、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 刘邦与秦军 B. 项羽与秦军 C. 陈胜吴广与秦军 D. 刘邦与项羽
6、传说中的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选举制 D.宗法制
7、下列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表述错误的是( )
A. 居住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等农作物 C. 制作和使用彩陶 D.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8、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可见该同学认为黄巾起义的主要原因( )
A. 政治黑暗 B. 经济萧条 C. 皇帝幼弱 D. 文化专制
9、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建有一座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两千多年来它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持修建这项工程的是
A.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B.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庞涓
C.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D.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商鞅
10、这部著作记述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1、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
1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3、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击敌要害,曹操一战而统一北方的战役是( )
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4、佐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由材料可知
A.西周实行禅让制 B.武王的五个兄弟建立了国家
C.周武王爱民如子 D.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子弟
15、下列社会局面与人物相对应的是( )
A.隋文帝——“文景之治”
B.唐太宗——“开元盛世”
C.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唐玄宗——“贞观之治”
16、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水稻 粟 B.花生 高粱 C.甘薯 玉米 D.大豆 小麦
17、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8、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洗涤原料→浸渍沤制→焚烧草木灰→蒸煮、春捣→制浆→捞取纸浆、晾晒→码放”以上反映的是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冶炼青铜
B.纺织
C.制瓷
D.造纸
19、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且形成了自己的“ 学习观”。 以下体现孔子提倡“ 虚心求教”的学习观的语句是
A.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而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21、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2、200年,曹操在_____之战中打败袁绍,以为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83年的_____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3、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此人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_____
(2)由他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_____
(3)此人出生于卫国,入秦后,主持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国家。_____
(4)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_____
(5)他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他是_____。
24、炎黄联盟
(1)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阪泉大战 ①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 ③结果:___
(3)涿鹿大战 ①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涿鹿 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炎黄部落联盟的发展
①形成____________(族) ②炎帝黄帝被后人奉为___ ③海内外华人自称___
25、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作战。后来,刘邦率军直抵秦都____,秦朝灭亡。
26、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统治者。
(1)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南宋的建立者——
(3)建立东厂——
(4)1636年,改国号为清——
2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
28、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________。
29、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________,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______。
3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后,( )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首领是( )。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医圣”华佗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西汉王朝走向衰亡。
(4)秦始皇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重要的一条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得到谁的支持?
(2)他变法的措施中哪一项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哪一项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分析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