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南京初二下册期末地理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读图,结合与之相关的农谚,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反映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稻田耕作景象,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关中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作物熟制为(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两熟到三熟

  • 2、下列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成都   B. 上海   C. 太原   D. 广州

     

  • 3、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4、中国人口分布很有特色,大致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

    A.黑河一腾冲一线 B.漠河一腾冲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线

  • 5、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 是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

    C. 与 0℃等温线大致吻合   D. 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6、下列句子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7、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 8、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做法中,与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A.山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建设水电站

    B.砍伐与种植相结合,积极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森林进行木材加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

  • 9、随着贵州省积极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各大景区、各相关行业积极推出旅游优惠政策,贵州旅游市场恢复迅速。2021年1-5月,全省A级景区开放率达到97. 4%,旅游接待总人数3. 2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12. 70亿元。读“贵州省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图”和“西江千户苗寨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贵州省各级政府重视,积极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B.贵州省有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族文化

    C.贵州省主要开发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自然风景较少

    D.贵州省地形崎岖,适合利用广阔的草原风光开发旅游项目

    【2】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层层落落的木质建筑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降水充沛

    B.干燥少雨

    C.光照充足

    D.冰川广布

  • 10、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象(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海南

  • 11、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淡水、铁矿石

    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闪电、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 1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 13、曾经有一个热门帖吧,点击率和跟帖数最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甲地人就笑了;甲地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乙地人就笑了;乙地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人”笑了,甲地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湖南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乙地人”笑了,乙地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湖北省

    B.黑龙江省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4、“广阔的田野,和煦的阳光,欢快的鸟儿。”以上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③①④   D. ③④⑥

  • 15、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中国剪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共有(     

    A.54个

    B.55个

    C.56个

    D.57个

    【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0%以上的民族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A.甲—雪顿节

    B.乙—元宵节

    C.丙—泼水节

    D.丁—那达慕节

  • 16、在上海市郊区的农民,种植蔬菜,发展肉、乳、蛋、禽生产,主要是考虑

    A.自然条件

    B.农业技术

    C.市场需求

    D.农民生活习惯

  • 17、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费的低碳生活,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

    1/2

    1/3

    1/4

    1/5

    【1】上表数据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种类齐全,总量很小

    B.总量很小,大部分依赖进口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2】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当加倍珍惜和节约使用,上表中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

    C.水资源

    D.森林

  • 18、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山麓地带有一种古者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坎儿井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河流水

    【2】坎儿井是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所以地下取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避免水分大量蒸发

    C.顺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 1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B.降水不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低温多雨

  • 20、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 B.漠河——昆明    C.黑河——昆明 D.黑河——腾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 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____

  • 23、写出如图中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 24、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_______的融水。

  • 25、修水库能缓解因水资源_________而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A. 浪费   B. 污染   C. 季节变化大   D. 区域分布不平衡

  • 26、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______平原组成,农作物一年______熟。

  • 27、(题文)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   水、   水和   水。

  • 28、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29、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河的主要分布区.

  • 30、湾的森林覆盖率高,树种繁多,其中的 树世界有名, 产量居世界首位。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西海固的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下完成异地搬迁,成功脱贫致富的故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海固位于________(省级行政区全称)的南部,地形以________为主,水资源短缺,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2)“闽宁镇”取自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省区的简称,闽宁镇发展初期自然条件恶劣,这里沙漠广布,但与西海固相比,优势条件明显。分析闽宁镇相对于西海固地区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条件________。(至少两点)

    (3)据图文资料,对比两地差异。

     

    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位置

    纬度范围在(北回归线)23.5°N-28.5°N之间,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绝大部分位于36°N-38°N之间,深居,距海远

    地形

    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河谷和沿海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

    气候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

    河流

    区域内河流为外流河

    区域内主要河流为外流河

    闽宁镇的第一个特色产业就是菌草产业,做为菌菇栽培原料的巨菌草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获得经济、生态双效益。

    (4)巨菌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起到________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

  • 32、假期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条路线(a、b、c)中,穿过三级阶梯的是______(填代号),经过华北平原的是______(填代号)。

    (2)三条路线,暑假期间______(填代号)条路线全程降水相对较多,______(填代号)条路线能欣赏专门晾制葡萄干的荫房风光。

    (3)①②两地中,年温差较小的是______(填代号)地;①②③三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4)如果想去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应该去图中的______(填数字代号)地,影响因素是______

  •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洋西岸,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

    (2)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达______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同时又是海洋大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从南到北依次濒临C南海、B______海、黄海和A______海。

    (3)我国岛屿众多,⑦______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西隔海峡与______省相望。

    (4)我国邻国众多,陆上邻国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⑧______

    (5)民俗体验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生力军。在DEFG所代表的四省区中,品湘味儿、湘情和湘风应到______(填字母);体验“茫茫草原牧牛马”,观赏“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应去______(填字母)。

  • 34、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2)图中①、②两点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B_____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得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形成“_____”现象。

  • 35、读下图左“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下图右“2016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世界人口的发展特点:①人口数量:____;②人口增长速度: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____;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20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呈现____趋势。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据统计,2019年世界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9.8岁,预计2050年将高达49.6岁。世界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反映出世界人口____现象日益显著。

    (2)读下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的国家是____。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____(高于/低于)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发达国家反之。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高于/低于)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

    (3)人在地理环境中同时承担生产劳动者和消耗消费者两种角色。我国的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率较低,每年人口增长量____。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为应对这一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