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汉字、词。
抱qiàn _______ɡē______舍 倒méi ______
wéi _______一 kuí wu____________
2、填空题
1.鲁滨逊在_______,离开了他曾滞留过的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______。他乘船航行了_____,终于在一六八七年七月一日抵达______。计算起来,他离国已经_____了。
2.鲁滨逊救下的那三个白人的身份是______和_____。
3.事实证明,星期五既是一位虔诚的______,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4.鲁滨逊和星期五经过______的辛勤劳动,终于把船造好了,而且造得很好看。
5.独木船造好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差不多又花了_____的工夫,用______一寸一寸地把小船推到水里去。
3、我会查字典。
(1)“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根据语境,给加点字“资”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小明不但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 ( )
②这项工程投资很大。 ( )
③他资助了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 ( )
④我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给你,以资参考。 ( )
4、《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安徒生,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我还读过他写的文章《 》《 》(写出两篇)。此外,我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两部长篇外国文学作品,分别是英国作家笛福所写的 和美国作家______________所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解释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永无______ ______七八______ 万____________新
______非福 全神______ ______灯______彩
1.表示一切景象或事物都变得面貌一新的成语:______
2.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成语:______
3.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的成语:______
6、阅读
【材料一】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材料二】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 zhao ):明天。
【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处的诗句。
【2】【材料一】中《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材料二】结合注释写出“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说明了____________,“绿映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读古诗的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训练。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在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1】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2】“约定俗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尴尬”指的是“_________”。而这种尴尬,用道具“_________”就漂亮完美的解决了骑马没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4】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5】“马鞭”在舞台上代替了“马匹”,这就是京剧中的_______,马鞭是________,马匹是________的,剧情中的“马失前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则是由演员用各种动作表演出来的。
【6】选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7】“‘无’远远胜过了‘有’”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着重指出。 C.表示否定讽刺。
【8】“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中“这种表演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9】画横线句子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10】画波浪线的句子,“实”指_____; “虚”指______。“无”指______;“有”指_______。从这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第2自然段内容,想象理解: “无”远远胜过了“有”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选段内容填空: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_______,或者作为______的象征。
【13】我还知道京剧中的虚拟还有______,桨是_______,船是______的。演员拿一支桨做着各种划船动作,我们就知道他在________。
【14】这两段话说明了京剧有( )的特点。A.虚拟 B.实在 C.虚实结合
10、阅读大观园
索溪峪的“野”(节选)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结合选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望而生畏:________
不拘一格:________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3】山的野性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描写了山的“野性”美。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11、课外阅读
童年的春节 (节选)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我是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感受到的 。
【2】福建福州春节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_________”一词概括出来。
【3】我屋墙上挂的是“________”,上面的人物是“____”,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_______,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_________”。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
12、阅读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千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江姐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光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4】本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江姐?
13、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 )这一句来写的。
A.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B.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C.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D.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
B.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决不能含糊、马虎。
C.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D.这句话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
B.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
C.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詹天佑个人的声誉。
D.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4】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是( )
A.设计线路
B.勘测线路。
C.做好线路。
D.寻找线路。
【5】“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话写出了自然条件的恶劣。
B.这句话衬托了修筑铁路的困难巨大。
C.这句话暗示了修筑铁路的危险性高。
D.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14、课外阅读。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因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_______
【2】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拘束,但为什么却很高兴?
_______
【3】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
【4】对于选文末尾的一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被”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16、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7、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被”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18、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转述句。
1.“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小强说:“下课后,你帮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导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中的科学可多啦!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一种现象。(25分)
巴兔提示:
(1)把观察到的现象写清楚;
(2)要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可以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