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理解。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是____代____________说的,其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_。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及”的意思是________,“探汤”的意思是__________。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句话中“?”指的是_______,“!”的是______________。
(4)《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________________诗。三首诗分别通过歌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诗人的情志。
(5)这学期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如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_的汤姆·索亚、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的老班长、_________的孔子。
2、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
例: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让我不要急,没带雨具她送我回家。
(1)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对我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表现友情的诗句及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赠汪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jiāng bǔ rǔ zhǎo zé gàn shè shēng zhí chōng pè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全心全意为国家建设付出毕生心血的人。
2.今天跟着家人到乡村去玩,看到青山绿水,村庄农舍,我不由得想起了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我懂得了爱国;从鲁迅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中我知道了创新。
6、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请再列出三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词的上阕,填空。季节: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静中有动:明月________,喜鹊________,清风________。静中有声:宁静的夜里,________声,________声,________声不绝于耳。
3.读词的下阕,填空。星是________的,雨是__________的。“见”同“________”,应读作________。作者行走在__________道中,转过溪桥,看见了旧时熟悉的________。
4.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______________和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之情。
8、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 )。
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
9、阅读——《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①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②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从加点词语“几百万年”“几亿年”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列举的自然资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加点词语“本来”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写出对应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5】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藏戏》节选
【1】根据选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身份 | 颜色 | 意义 |
国王 | _____ | _____ |
_____ | 绿色 | _____ |
_____ | _____ | 两面三刀 |
_____ | 青面獠牙 | _____ |
村民 | _____ | _____ |
【2】选段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通过选段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藏戏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__________,象征着不同的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
①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翻译。
②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特别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一个,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
③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受到了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④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
⑤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样做□是痛骂那个工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提出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活动了□
⑥都不是!
⑦我亲眼看见那个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⑧当时我看见那个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__________的孩子。
【1】给这篇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章第⑤段中的“□”里加上标点。
【3】文中三次提到了小孩的哭,请摘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画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
A.坚强、懂事 B.善良、执着 C.宽容、体贴
【5】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你从这个小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远距高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士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②宇宙飞船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 )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③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6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的宇宙飞船。这两艘飞船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取得两项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两项成果证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④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1】结合选文内容,在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 不是……而是 因而
【2】根据“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这一阅读目的,你会重点读第______段,请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梳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结合选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
(1)美国海盗号宇宙飞船在火星上着陆,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测试,证明火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______
(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是因为风把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______
【5】选文划线句子中的“一些”、“可能”两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节选自《月光曲》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文段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鞋匠听着动人的旋律,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三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三幅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依次是( )(填序号)
①高昂激越 ②气势逐渐增强 ③舒缓柔和
【4】选段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这样写不仅表现了乐曲( ),还表现了贝多芬(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观看这鲜艳的国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情景,在横线上填入表示“说”的词语或短语。
大街上,一群人围在一起__________:“小姑娘真是善良啊!”
16、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18、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被”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20、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题目:如果我是
提示:同学们对未来往往充满美好的憧憬,有的想当解放军战士,有的想当农业专家,有的想当老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如果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又怎么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呢?请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老师”“公安民警”“节目主持人”……),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合理、丰富;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