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东珠海初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而自成的巨著。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计四联,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 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阳关雪》选自《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近代作家,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山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C. “更定”指初更以后。古时一夜分为五更,初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至9点。

    D.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临(bīn) 那(shà) 息(zhì) 无消息(yǎo)

    B. (kàn) 粗(zào) 不(xùn) 深痛疾(wù)

    C. 责(jié) 踌(chú) 红(fēi) 不折不(ráo)

    D. 齿(jiù) 热(chì) 婆(suō) 坦荡入(d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①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②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③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首联写出“蚕丛路”____________的特点。

    2颔联中“起”和“生”用得十分传神,请赏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3从全诗看,作者表达什么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要求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5)孟浩然从大处入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西湖早春鸟儿欢唱的动态美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准备举行“与领袖有约”座谈会,你最想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简要说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最后的奔走

    陈娟

    ①1979年,年近70的费孝通接受重托,主持重建中国社会学。念及荒废多年的学术,他说:“我口袋只有10块钱了,不该随意零星地买些花生米吃,而要集中起来买一件心爱的东西才是。”“10块钱”是个比喻,一块钱代表一年,他觉得自己大概还能活10年,这10年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②从1980年开始,费孝通每年四处奔走,足迹遍及中国大地。助手张冠生从1993年起跟随他左右,用笔记本、录音机、照相机等,记录下费孝通的田野调查现场。后来,张冠生将那些年费孝通的专题讲话、即兴发言、见人识物、所思所想,整理成书《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0)》,于2019年出版。2020年11月2日,正值费孝通诞辰110周年,这本书再次登上好书榜榜单。

    ③在谈话录中,费孝通多次谈到“志在富民”。“要做学问,就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走,跟着基层的人民和干部学。”他说,自己要做的就是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农民的创造讲出道理来,让基层干部看出农民增加收入的道理,让更多农民掌握增加收入的门道。

    ④每到一地,费孝通都会跟当地干部了解情况,入农家做户访。一次,一位县委书记提到当地用地窖储藏实现水果保鲜,费孝通问:“这办法是谁先想到的?怎么想到的?谁最先做起来的?怎么做起来的?要投入多少钱……”书记答不出,当天下午,他就自己走进农家,跟农民实地学习。

    ⑤很多调查都历经多年,如江村、温州等。他第一次去江村是1936年,两年后写下博士论文《江村经济》,由此成名。晚年他又去了20多次。他三访温州:一访温州,看出“小商品,大市场”;重访温州,见证“家底实,创新业”;三访温州,提出“筑码头,闯天下”。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不断地思考、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思想。

    ⑥1990年,在费孝通80岁的生日宴会上,他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思想,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调研。当时,从贵阳到黄果树瀑布,沿途碰到当地百姓赶集,“不同的民族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各有其美”,后经多年沉淀,得出这16字箴言。

    ⑦1997年,费孝通绕太湖走了一圈,调查水资源污染、治理和开发问题。其中一站是甪()直古镇,经过一家小店时,他走进去和店主寒暄。当时,在里间过道处,站着一位老妇人,衣着素雅,妆客整洁,倚着门框,安静地看店堂内的热闹场面。张冠生请老妇人出来与费孝通见面,她坚辞不出。这位老妇人让费孝通想到了“文化的自卑感”,“中国现在最怕的就是文化自卑……人家欢迎她出来,可她自己觉得,我这套不行了……”

    ⑧费孝通一直走到90岁,走不动了才停下来。2005年,他因病逝世,安葬在家乡——江苏吴江松陵公园里,墓碑上刻着他的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他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正如学者余世存所说:他把自己在山河大地上的行走,变成了山河大地的一部分。

    (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4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人物在关键时间点的言行,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事件

    费孝通的思想或言论

    1979年

    接受重托,主持重建中国社会学

    1990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997年

    在太湖调查水资源相关问题时遇到一位围观却坚辞不出的老妇人

    【2】下列关于本文语言特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朴无华

    B.委婉含蓄

    C.言简义丰

    D.平实客观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4】本文和《列夫·托尔斯泰》都属于人物传记。请结合传记文学的特点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富有的人生。

    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