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1.惊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暗花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看完《长津湖》电影,有这样几个画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伍万里用尽全身力气yǐn bào________shǒu liú dàn_________扔向了敌人的信号塔;九团的军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吃着冻成冰gē dā________的土豆;一排排埋伏在山路两旁的志愿军战士冻死在阵地上,成为了bīng diāo__________…
3、给“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新锐作家韩寒表示:也许是我个人的能力和力量都有限,希望得到读者的(______),(______)我的无能。
4、补全词语。
余音绕( ) 妙( )( )生 天( )之音
画龙点( ) ( )妙( )肖 笔走龙( )
( )云流冰 轻歌曼( ) 黄钟大( )
高( )流( )
5、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字的形近字,比一比,再组词。
湖( ) 躁 ( )
___( ) ___( )
6、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下面两首小令,填空答题。
(一)天净沙·秋思 (二)天净沙·秋
马致远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孤村落日残霞,
小桥流水人家, 轻烟老树寒鸦,
古道西风瘦马。 一点飞鸿影下。
夕阳西下, 青山绿水,
断肠人在天涯。 白草红叶黄花。
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__________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__之情,给人__________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悉。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白朴的《天净沙·秋》,前三句用孤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这一片宁静中,突然掠过__________,飞下地面,使人心为之一动。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浪淘沙是词牌名。___
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
C.簸的意思是颠簸。___
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_________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课内阅读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选文中“ ”“ ”“ ”这三个词动感十足,很好地把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
【2】读了这几段的内容,你对“安塞腰鼓”有怎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有 的舞蹈场面,有 的击鼓后生,有 的鼓声,有 的舞姿。
10、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
A.⑴ ⑵ ⒄ ⒅
B.⑴ ⑵ ⑶ ⒅ ⒆
C.⑴ ⑵ ⑶ ⒄ ⒅ 38
D.⑴ ⑵ ⑸ ⒄ ⒅ 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11、课内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意想不到的事情指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摘录对海鸥进行动作描写的一个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连声鸣叫,它们叫(说)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北京的春节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你在文中找出表示“都是”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今文人写下不少描写春节的诗词,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绵纱来,养活她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在何小仙对面坐着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已经开好一张药方,指着纸角上的几个字说道: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1】小说开头说鲁镇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这样写的作用不是( )。
A.一个灯火辉煌的咸亨酒店,一个灯光昏暗的贫苦人家,相映相照,更显凄楚。
B.这灯光不仅透出一个贫苦人家的艰辛,看到她是何等的孤独,何等的凄凉。更透出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
C.告诉我们鲁镇人的生活很幸福。
【2】短文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的方法。这几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单四嫂子前年守了寡,为了生存,只能靠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只能在深更半夜就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 (____)
(2)单四嫂子丈夫死后,她所有的寄托,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宝儿身上。宝儿已从仅是她的儿子变成了她活着的意义,她的“明天”。这也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所在。 (____)
(3)作品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那个黑暗的社会和冰冷的世界。 (____)
14、阅读理解。
铁骨铮铮
在中华名族的史册上,爱国主义是其光辉灿烂的篇章,志士的名字如繁星浩瀚,壮烈的业绩与日月同光。民族英雄们以“铁骨铮铮”挺起了中华民族坚贞勇毅、自强不息的脊梁。
抗元将领文天祥,于国家危亡之际,竭诚全力,率兵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赴死。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遗言,成为激励后人、砥砺气节的千古绝句。抗金名将岳飞,以。还我河山,,为铭言,为收复失地,率领岳家军精忠报国,冲锋陷阵,二十年金戈铁马,边关鏖战,英雄们的名字使侵略者闻风丧胆。爱国诗人陆游心系国家的危亡,两鬓苍苍仍壮心不已,临终时仍在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苏武出使被扣,荒漠牧羊十九载,仍手持节杖,心向汉廷。史可法扬州死节,戚继光痛击倭寇,于谦、张煌言、辛弃疾、严常山……这些古代民族英雄一腔浩然气,耿耿忠烈心,历来被人们景仰和称颂。他们的爱国精神浇铸了后人的钢筋铁骨,鼓舞着近现代英雄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做拼死的抗争。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从农民的天国到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从起义改良到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多少英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碾过那些多难的岁月,流逝到了今天。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五星红旗飘扬在五湖四海。和平了,没有战争和硝烟了,我们也不再要抛头颅、洒热血,以生命唤起尊严。但沸腾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英雄。工厂、矿山、农村,多少高天厚土呼唤我们的翅膀、脚步;科研所、设计院,多少新领域新课题要我们开发填补。灿烂不应只属于古代,英雄不应只属于战火。时代提醒我们,铁骨不能软!我们确信,我们拥有祖先遗传的英雄气质,有不屈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魂,凭着这个,我们就可以拥有一种精神上的浩气凛然。不能再驻足于低谷,看着别人在峰顶上奔走,而顾影自怜。我们完全有能力爬上去,站在山顶大声说:“中国能够,中华民族的子孙完全能够攀上时代的峰顶!”
事实不正是这样吗?请看看今天吧!时代英雄手中的红旗,已飘扬在地球的南极,飘扬在太空,飘扬在珠穆朗玛峰顶,飘扬在奥运比赛大厅……
同学们,请注视国旗下笔直的旗杆吧!它迎风坚挺,岿然不动,那不就是中华英雄铮铮铁骨的象征?让我们继承前人的遗志,挺起钢铁般的脊梁,在进军现代化的路上续写中华民族灿烂的篇章!
1.写出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反义词。
(1)不能再驻足于低谷,看着别人在峰顶上奔走。
(2)和平了,没有战争和硝烟了,我们也不再要抛头颅、洒热血,以生命唤起尊严。
( )——( )
( )——( )
( )——( )
2.请用“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填空。
(1)“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遗言。”句中的引号表示________的作用。
(2)“史可法扬州死节,戚继光痛击倭寇,于谦、张煌言、辛弃疾、严常山……”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6、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浪花高。
②风吹倒了小屋。
17、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园的花“红、香、多”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你有过什么感受?从中选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