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湖北随州高三下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清末上海的租界规定行车不能“雷轰电掣疾流星”,因为“车行太快本违章,竭力奔驰易溜缰”,同时要求“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表明(     

    A.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B.沿海城市已经普及汽车

    C.交通工具改进加强了沟通

    D.规则意识促进近代文明

  • 2、南北议和期间,孙中山提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构想——满汉蒙回藏“五族共和”,他没有坚持把满族人赶回东三省,换来了中国新的未来。孙中山的“五族共和”

    A.是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继承发展

    B.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精神

    C.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

    D.背离了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

  • 3、1850年,美国引进的谷仓技术无需大量人力,收割机使几个人就能收获大量庄稼。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人们通过极便宜的价格得到大片土地。随后40年里有5亿公顷土地加入农场行业。这说明美国农场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A.《宅地法》维护农场主的利益

    B.工业革命助力粮食规模生产

    C.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日益壮大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生产力

  • 4、刘邦晚年与心腹之军功大臣订立了“白马之盟”。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皇室独享王位的权力,另一方面,军功大臣因功而侯,因侯而相,形成了以丞相为核心的政府权力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政府权力对皇权的分割。这表明汉初政权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政治妥协

    C.践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优化了中央各部门相互关系

  • 5、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 6、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 7、明末清初敢于挑战儒学正统思想、批判专制、提倡个性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有:

    A.李贽 黄宗羲 王守仁 朱熹

    B.王守仁 朱熹 陆九渊 张载

    C.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D.魏源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 8、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 9、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 10、《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 11、1837—1901年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也是英国的鼎盛时期,被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所有的国王中,她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张

    C.政党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

    D.立宪政体的日趋完善

  • 12、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理想中,社会广大劳动者共同占有物质生产资料,大家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没有了,国家没有了,人与人关系的阶级划分也随之消失了,人是有着独立性和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这一设想(     

    A.弱化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深刻反思了现存的社会制度

    C.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兴起

    D.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想性

  • 13、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 14、《名公书判清明集》是--部南宋司法实践的汇编,其中有这样的判词:“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由此说明南宋时期(     

    A.司法断案完全依照名人判词

    B.法律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D.审判程序违背法律精神

  • 15、下面是关于孔子与墨子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韩非子·显学》

    “孔子贵仁,墨子贵兼”

    《吕氏春秋·不二》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

    《淮南子·要略》

    A.墨家挑战了儒家的主导地位

    B.墨家与儒家并没有相通之处

    C.墨家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

    D.儒墨关系很早就已受到关注

  • 16、1949年底,为了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通过削减援助等方式逼迫西欧和日本进入共同防卫的轨道上来。材料表明,美国对苏联进行遏制,主要特征是

    A.采取热战方式

    B.裹胁盟友封锁围堵

    C.长期有序布署

    D.全面封堵切中要害

  • 17、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

    法律法规内容

    数量(部)

    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

    商律、注册

    7

    1904~1906

    行业性法规

    铁路

    10

    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

    8

    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

    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

    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 18、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中,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是

    A.提拉克

    B.阿拉比

    C.甘地

    D.尼赫鲁

  • 19、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间形成契约关系

    C.农奴必须向领主交纳什一税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 20、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 21、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成为欧洲新时代的强音;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时,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A.推动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化整合

    B.完成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统一

    C.为罗马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领主附庸集团的衰落

  • 22、“这一转变还造成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带作用。……高速公路的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55英里以下,这不仅节省了每天15万多桶的石油,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全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美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可以使能源再利用的建筑物。……这还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分水岭。”材料主要反映

    A.能源危机引发科技革命

    B.能源危机促使社会变革

    C.科技引导石油高效利用

    D.节约成为人们时尚追求

  • 23、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 24、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26、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________

     

  • 2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 29、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 3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多极格局。

     

  • 31、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 3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的________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________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 3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血了________捍卫了________。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抗战的胜利为___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4、“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洋务运动时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 36、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 3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于富强,进行了一系列很艰难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的那个维新派有哪些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他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那些重大问题?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我们那些启迪?

  • 38、简答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 39、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