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户”一般指“万户侯”,用来表示高官爵位或食邑万户,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B.“东道主”有多种含义,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也指请客的主人、活动的举办方。
C.《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重要事件。
D.“子”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可指男子尊称,也可指五等爵位中的第三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徳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改变)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周围)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畏)
能克终者盖寡(克服)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格局)
C.沛公则置车骑(丢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稽其成败兴亡之理(考察)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讽刺)
D.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 数罟不入洿池(多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导致30名扑火消防员和当地干部遇难,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
②晚宴上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家的欢快情绪骤然降了下来。
③虽然他已经是大学生了,可远在家乡的妈妈对他总是牵肠挂肚。
④宝玉、凤姐身中魇魔法,几乎送命,合宅忙乱,沸反盈天。
⑤在众目睽睽之下,她站在那儿,虽说绷着脸,却显得镇静自若。
⑥在现场观众热情的掌声中,所有受到表彰的同学趾高气扬地走上领奖台。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半晌(xiǎng) 戕害(qiāng) 鳏寡孤独(guān)
B.钓叟(shǒu) 樯橹(qiǎng) 吟啸(yín) 一蓑烟雨(suō)
C.残羹(gēng) 天堑(qiàn) 譬如(pì) 运用脑髓(suǐ)
D.列观(guān) 盆缶(fǒu) 乍暖(zà) 乞骸骨(hái)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首词一定有词牌,但不一定有词题。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B.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或一场)组成。
C. 元杂剧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调式,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前标示的(正宫)就是本套曲子的宫调,(端正好)就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D. 元杂剧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末为男角,旦为女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年轻男子)、孛老(老年男子)、洁(和尚)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的二次方
朱成玉
①生活,从没有像今天这般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向我发号各种施令。
②它对一颗心说,妥协吧。执拗的心,却宁愿被割出血来,也不肯停止奔波。
③我仿佛是一只被这个城市豢养的兽,逃不出牢笼。可是一颗心不愿听凭生活的摆布,将自己典当给钢筋水泥的丛林。一颗心,总是朝着故里的方向,马不停蹄。月亮挂在人间的肩膀上,一盏最高处的灯笼,引着我回家。
④一片、两片、三片……我看到有孩子在路灯下数着雪花。雪花越数越多。有人把雪花当成精神的药片,有人把雪花当成灵魂的抹布。我把雪花当成我的乡愁,一片、两片、三片……我数起了乡愁,乡愁越数越多。
⑤浓烈的酒精又一次将我麻醉,我跌跌撞撞,与弥散开来的乡愁抱个满怀。心里,便埋入了乡愁的二次方。
⑥季节给了我再高的天空,我也飞不出最初的湛蓝。口袋里的钱多了,心却不再那么丰盈。一览众小的喜,终是抵不过远离大地的悲。
⑦心若没地方安置,再好的日子,都是一种漂泊。
⑧今夜,一杯粗茶,不知能否沏开人到中年的落寞。
⑨我不怕衰老,这是命之所归。我甚至有些盼着自己,老到痴呆的那一天,会急迫地去做一件事——将那滴答作响的时钟上的时针往回拨。就像儿时,盼着父母下班,将它往前拨一样。
⑩那样,是不是就可以让时光倒退,可以重新怀揣着我们最初的美好愿望;可以让玫瑰重新再开;可以让夜把天空退还给白天……
(11)那样,是不是就可以跟在母亲的脚印后面,将整个尘世踏个洁白。
(12)父母省吃俭用扯了很多花布,可是儿女们却再也不穿那种小棉袄;不小心摔碎外婆最疼爱的一个青花瓷碗,却狡猾地嫁祸于猫。猫得到了鸡毛掸子的追打,委屈使它的眼睛变得更蓝;父亲跺跺脚,身上的雪落下来,心上的雪却又堆积了一层——因为没有讨到工钱,年货还没有着落;母亲总是宁愿躲在黑暗里,也不开灯。她省下的电费,我没算过到底能有多少钱;放学回家的小小人儿,仿佛胸中永远藏着快乐的鸟,一唱起来就没完没了……
(13)今夜,提一盏什么样的灯,才能够重新照亮我们的年华。故乡,要在内心积攒多少白月光,才能铺一条通往你的银色的路啊。
(14)今夜,风在天涯写信给过往的尘埃,今夜,我在写诗给心心相念的故乡:
故乡,走的时候,
忘记了吻一下你的额头。
回来的时候,
我要重重地,给你磕头。
故乡,一别经年,
我仍旧是热的啊,
我是你的孩子,
我永远在你温暖的襁褓……
(15)故乡,为你写的每一首诗都是热的。你看啊?心若一动漫山遍野的桃花就红了……
(16)故乡,我是你忘关的水龙头,汇成小溪,汇成河,汇成大海。
(17)今夜,唯有把故乡的炊烟捻成一绺儿,缠绕到手指,做一枚乡愁的戒指,方可令一颗心望梅止渴,稍稍安宁。
(18)故乡,你欠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19)故乡,我欠你一串回家的脚印!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生活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坎坷,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
B.文章写了父母的节俭和生活的艰辛,写了孩子们的欢乐和谎言等等,对这些往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往昔生活的留恋。
C.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自己比喻为“忘关的水龙头”,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表达自己情感的奔腾不息。
D.散文中有叙事有抒情,诗歌的引用,将情感推到最高点,直接抒发作者的思乡感情,情感深刻且富有感染力。
【2】简要评析文章(13)到(19)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乡愁的二次方”的含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从仰俯视角,且运用神话传说来写蜀山之高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只能“________________”,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推进,才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4)《咏怀古迹》中揭示汉元帝昏庸,描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的两句是“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 江 月①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神宗元丰二年(1079),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事一场大梦”一句感叹人生的虚幻,“人生几度新凉”中的“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几度”表明人生中的“新凉”有限,应当珍惜光阴,莫使年华虚度。
B.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两句,词人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典型秋景,通过写纷纷落叶落到了自己的身上,来慨叹时光易逝,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C. “中秋谁与共孤光”一句点出了作此词的时间,“孤光”指独在天上的月亮,词人选取“中秋”这一节日作为背景,以哀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
D.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2】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畜 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 D.王无罪岁 罪:罪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移其粟于河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弃甲曳兵而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民之多于邻国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致天下之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翻译下列句子。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贵州白酒交易所针对援鄂医护人员,推出“定向”福利,将按1499元/瓶的价格,对贵州援鄂医疗队每人直供飞天茅台酒6瓶。提供相关资料,经核实后,即可按1499元/瓶的价格,在贵州白酒交易所,购买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6瓶。此次贵州省共派出9批医疗队,共计1441人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请你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自立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