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积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
A. KOH B. CH3COONa C. CuSO4 D. Na2CO3
2、已知(异丙烯苯)
(异丙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6种
B.异丙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异丙烯苯的不饱和度为5
D.异丙烯苯和异丙苯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NH3 B. 铜 C. 酒精 D. 氢氧化钠
4、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铝原子 | 能层数相同,铝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吸引电子能力更强 |
B | CO2为直线形分子 | CO2分子中O=C=O之间的夹角为180° |
C | 常温下Cl2的在水中溶解度高于H2 | 氯气的范德华力更大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分子间存在氢键 |
A.A
B.B
C.C
D.D
5、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乙醇、苯酚中都有羟基,推测两种有机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推测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Cl2与NaOH常温下反应得到NaClO,推测F2与NaOH常温下反应得到NaFO
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反应可以生成乙烯,推测溴丙烷可以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能生成丙烯。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中含氯原子数目为
B.7.8g苯中含碳碳双键数日为3
C.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所得乙酸乙酯分子数目为
D.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
7、已知拆开1 mol O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8 kJ的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 △H=-480.4 kJ·molˉ1
B.H2O(g)=H2(g)+O2(g) △H=240.2 kJ·molˉ1
C.拆开1 mol 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
D.H2(g)和O2(g)形成H2O(g)中的1 mol H-O键放出462.8 kJ的能量
8、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臭氧是极性很微弱的分子,它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低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B.向配合物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所有
均被完全沉淀
C.已知二茂铁熔点是
(在
时开始升华),沸点是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等非极性溶剂。在二茂铁结构中,
与
之间是以离子键相结合
D.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按化学式计算出来的大一些
9、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的芳香烃,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该烃命名为对二甲苯
B.只含有一种等效氢的,可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
C.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个平面的,可命名为2,3-二甲基-2-丁烯
D.用于制造轮胎的聚异戊二烯的单体,可命名为2-甲基-1,3-二丁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收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酸化
B.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
C.从海带灰中提取碘时,为使I-完全转化为I2,又对环境无污染,可选H2O2作氧化剂
D.制备硫酸铁铵晶体,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在强碱性环境下水解: CH3CO18OC2H5 + OH- CH3COO - + C2H518OH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C6H5OH+CO32﹣
C.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
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反应:CH3CH2Br+OH﹣CH3CH2OH+Br﹣
13、除去下列有机化合物中的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乙醇 | 乙酸 | 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B | 苯 | 苯酚 | 加入足量溴水,过滤 |
C | 乙醛 | 乙酸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
D | 乙酸丁酯 | 乙酸 |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A.A
B.B
C.C
D.D
14、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式滴定管旋塞处应抹上少许凡士林,可防止漏液
B.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应借助烧杯或漏斗等玻璃仪器转移
C.滴定时,通常用左手控制玻璃珠,使液体流速先快后慢,右手同一方向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D.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15、由有机物X合成有机高分子粘合剂G的流程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物X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
B.Z的结构简式一定是
C.由X生成I molY时,有1 mol H2O生成
D.反应Ⅲ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
1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 =-57.4kJ·mol-1
B.已知I2(g)+H2(g)═2HI(g) ΔH 1,I2(s)+H2(g)═2HI(g) ΔH 2,则ΔH 1>ΔH2
C.已知 N2(g)+3H2(g)⇌2NH3(g) ΔH =﹣92.4kJ/mol,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g)和1.5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46.2kJ的热量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烧热分别为1366.8kJ·mol﹣1和1411.0kJ·mol﹣1,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2=CH2(g)+H2O(l)═C2H5OH(l) ΔH=﹣44.2kJ·mol﹣1
17、已知:[Co(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ZnCl4]2-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σ键之比为3:2
B.由实验①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4]2->[CoCl4]2-
D.实验②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18、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非金属性:X>Z>Y
D.原子序数:X>Y>Z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0、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热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钠与水的反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1、室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 ·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c(H2CO3)
B. 0.1mol ·L-1NH4Cl溶液中:c(Cl-)>c(NH4+)>c(H+)>c(OH-)
C. 0.2mol ·L-1H2C2O4(弱酸)与0.1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2[c(H+)-c(OH-)]=3c(C2O42-)-c(H2C2O4)+ c(HC2O4-)
D. 0.1mol ·L-1Na2CO3溶液与同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
2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1s22s22p2
B.磷原子的M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S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
23、丁二酮肟()与Ni2+生成鲜红色丁二酮肟镍(结构如图),用于Ni2+的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
B.1mol丁二酮肟含有15molσ键
C.丁二酮肟中C、N、O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
D.丁二酮肟镍中存在共价键、配位键、氢键三种化学键
24、某化合物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C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 B.Na2O2 C.FeCl2 D.Fe3O4
2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H=﹣285.8kJ•mol﹣1
②H2(g)+O2(g)═H2O(g) △H=﹣241.8kJ•mol﹣1
③C(s)+O2(g)═CO(g) △H=﹣110.5kJ•mol﹣1
④CO2(g)═C(s)+O2(g) △H=+393.5kJ•mol﹣1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
(2)H2的燃烧热为___;C的燃烧热为___。
(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
(4)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6、、
、
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时,溶液的
________(填“
”“
”或“
”)7,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常温下,溶液的
,则由水电离出来的
________
。
(3)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所得溶液的
与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
三点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________。
③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_______(填标号)。
A.B.
C.
(2)O、F、Cl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的熔、沸点低于
,原因是_______。
(3)(二氟氮烯)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则
的结构式为_______。
(4)萤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pm。
(5)NiO晶体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
①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距离最近的两个
间距为a pm,NiO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NiO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
(列出计算式)。
②晶体普遍存在各种缺陷。某种NiO晶体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当一个空缺,会有两个
被两个
所取代,但晶体仍呈电中性。经测定某氧化镍样品中
与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则x=_______。
28、按要求填空
(1)用系统法将下列物质命名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___
②2,3,5-三甲基-3,4-二乙基庚烷___________
(3)下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将除去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杂质所需的试剂填在横线上
①乙烷(乙烯)___________
②乙炔(H2S)___________
29、(1)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N2O4(g) ΔH1 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溶液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pH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Cl溶液的pH | BOH溶液的pH | 混合溶液的pH |
① | 2 | 12 | pH=9 |
② | a | 12 | pH=7 |
回答下列问题:
(1)BOH是________碱(选填“强”或“弱”);a_________ 2 (填“>”、“=”或“<”,下同);
(2)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和B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的大小关系是HCl__BOH;
(3)在实验编号为②所得的混合溶液中c(B+)和c(Cl-)的大小关系是c(B+)__________c(Cl-)。
31、电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模拟装置的结构(图1),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U形管___________(填“左”或“右”)边的溶液变红。
(2)工业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使
转化为
装置(图2),a%和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其转化原理为:
和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
的新工艺(图3)。
①阳极产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明矾常作净水剂,其净水的原理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25℃时,pH等于9和pH等于11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___。
(3)现将0.2mol·L-1的NH3·H2O溶液与0.1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该混合溶液质子守恒式:___。
(4)FeCl2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
(5)浓度均为0.1mol•L﹣1的①H2S、②NaHS、③Na2S、④H2S和NaHS混合液,溶液p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序号表示)
(6)在常温下,现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mol·L-1 CH3COONH4溶液,②0.1mol·L-1NH4HSO4溶液,③0.1mol·L-1 NH3·H2O和0.1mol·L-1 NH4Cl混合溶液,④0.1mol·L-1 NH3·H2O溶液。比较①、②、③、④溶液中c(NH4+)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用序号表示)
33、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Ⅱ之间增加如图2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将0.46g金属钠加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00mL。试计算:
(1)反应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毫升?
35、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有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等。可乐的辛辣味与磷酸(化学式为,沸点高难挥发)有一定关系。
(1)室温下,测得溶液的
,用电离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羟基磷灰石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在唾液中存在平衡:
。 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会破坏牙釉质,造成龋齿。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常温下,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含磷微粒的分布比例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
b.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c.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②当溶液的pH由4到10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不考虑白砂糖、咖啡因的影响)。
i.将可乐样品注入圆底烧瓶,加入活性炭,吸附色素。
ii.将可乐回流加热10 min,冷却至室温,过滤。
iii.取50.00 mL滤液,用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
,消耗NaOH溶液5.00 mL。
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该可乐样品中磷酸的含量为___________g/L。
36、稀土元素,指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原子序数分别为21、39的钪、钇和57~71的镧系元素(用表示),共17种元素,简称稀土(
或R)。铈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氟碳矿形式存在,主要化学成分为
。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提取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前将矿石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
(2)过程1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b、c时,都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有同学认为酸浸过程中用盐酸不好,原因是_______。
(5)已知25℃时,的
,当
时,
_______(填“是”或“否”)沉淀完全。
(6)加热和
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固体无水
,原因是_______(请从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解释)。
(7)酸浸过程可以用代替盐酸。近期科学家报告了一种直接电化学合成
的方法,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每生产0.17t,理论上消耗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