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pǔ xiě ɡānɡ qín yōu jìnɡ chún shú qīnɡ yōu
( ) ( ) ( ) ( ) ( )
yù ɡào yān wù ɡònɡ pǐn jì pǐn jiǎnɡ jiū
( ) ( ) ( ) ( ) ( )
2、看拼音写词语
pái zi shuāi jiāo dǎ rǎo jìnɡ mò
( ) ( ) ( ) ( )
dà mínɡ dǐnɡ dǐnɡ shēn mínɡ dà yì bó jī bó wù
( ) ( ) ( ) ( )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淳朴---( ) 娇嫩---( )
炫耀---( )
4、下面的人物分别出自哪本古典名著?请在横线上写出来。
鲁肃 ______________
武松 ______________
林黛玉 ______________
猪八戒 ______________
5、将画线部分改写成四字词语。
l.他情堵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_________)
2.即使到极远的地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_________)
3.她沉默不语,一句的话也不说地转身走了,一场争执就此结来。(_________)
4.我希望将来可以走遍全国各地,饱览祖国壮丽山河。(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陆游②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①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②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1】联系注释,判断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___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8、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9、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个)(2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2分)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点明________。(1分)
(8)请你根据短文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分)
10、读句子,回答问题。
(1)当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向小平同志介绍活化石桫椤时,他提到了在三峡附近的水杉;当工作人员指着金花茶时,他想到了云南的碗茶;站在湘妃竹前,他笑吟吟地随口说道:“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斑竹一枝千滴泪’了。”
①这是邓小平在工作人员介绍各类植物时,自然而然地引发
A.想象 B.联想
②这段描写了邓小平 眷恋。
(2)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
联系文章选择“葱茏耀眼”的意思( )
A说明高山榕长势很好
B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就像这棵高山榕会越来越葱茏耀眼一样
D 既说明高山榕的长势很好,又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预示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11、“舌尖上的浪费”小调查。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光盘行动进校园,厉行节约好风尚”的主题活动。六(5)班的李明带领同学们深入社区展开“舌尖上的浪费”小调查,并完成了以下调查表。
表一:居民就餐打包剩菜情况
调查表(调查人数:200人)
选项 | 人数 | 所占比例 |
从不打包 | 148 | 74% |
偶尔打包 | 36 | 18% |
经常打包 | 16 | 8% |
【1】分析以上调查数据,请你帮李明和同学们简要概括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造成“舌尖上的浪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爱面子,讲排场。
B.家里没养宠物,不需要打包。
C.别人请客不花自己钱。
D.没经验,点餐量大。
【3】“光盘行动”是这次主题活动的关键词,它的含义是( )
A.把活动刻录成光盘。
B.吃光盘子里的食物,珍惜粮食。
C.打击盗版光盘。
12、读句子,完成练习。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王府井大街街景整治、道路铺装和绿化美化的整治规划方案,按照把王府井建成国际一流商业街的目标,遵循统一、人本、文化、简洁四条原则( )一是体现商业街的完整和统一性,规划街道环境设计( )二是贯彻以人为本,创造轻松舒适、独具特色的步行购物环境( )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 )四是将现代、简洁、朴素淡雅的原则,贯穿于整体风格和细部设计( )
【1】在(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这样能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
B.这句话总说后,列举了四条原则,逐条加以说明,这样表达很有序,条理分明。
C.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一是、二是、三是、四是去掉,句子的含义就改变了。
【3】小明要说服妈妈周末同意他跟同学一起去深圳中心书城看书。请你仿照例子写一句话,把理由一一列出来,注意标点的运用。
妈妈,这个周末我想你同意我和同学一起去深圳中心书城看书,理由有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3、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急情景,为下文写木桥倒塌埋下伏笔。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的“吼”,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体会下老汉的心理活动,并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她的_________________。故事到这里结束,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关系。文章这样安排结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该文段,我不禁心潮澎湃,面对无情的洪水,老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我想对老支书说:“老支书,您是__________!老支书,您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帮助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②村民搭建的爱心桥
③一座坚固结实的木桥 ④舍己为人,用生命谱写大爱的桥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因为即使处于同一位置,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黑色的那个会使人感觉格外重,而浅色的就让人感觉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
B.用黑色箱子要比用白色箱子装的东西多。
C.工厂可以借助颜色来提高生产效率。
D.在蓝色的房间里,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快。
【2】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3】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色彩能给人带来健康。 (____)
(2)作者举黑色的保险柜给小偷第一眼感觉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理由。 (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概括。
不同颜色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带给人不同的______,带给人不同的______,带给人不同的______。
【5】第4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感。(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19、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见人很害怕。闰土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按要求习作。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点落在积水里,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波纹。我撑着伞,走进雨帘中……
读了以上材料,你会想到谁?想到一件什么事呢?请以材料为开头,展开合理想象,围绕主要人物,把故事写完整,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作文题目要有特点,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姓名,可以另编姓名代替。
题目: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