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廿二史札记》卷35《明代宦官》记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宦官权力日益膨胀
B.君主集权程度加强
C.官员丧失廉耻之心
D.皇帝权力渐趋衰落
2、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这一结果( )
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
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
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3、阿拉伯帝国早期的地理学著作,多为道路指南。9—14世纪,帝国出现了苏莱曼、白图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欧洲通过学习他们的地理学著作,逐步了解和熟悉了亚洲及东非地区。这根源于阿拉伯帝国( )
A.推动东西文化的交流
B.地跨三洲的辽阔疆域
C.境内多元文明的交融
D.较为发达的转运贸易
4、明朝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擢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其举措旨在( )
A.推广学校教育
B.弘扬儒家思想
C.稳定社会秩序
D.服务现实政治
5、唐后期开始,中国乡里制度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即乡里组织领袖的选任由以德才为主要标准的荐任制和选任制转向以财力为主要标准的轮差制。这一转折( )
A.缓和了官民之间矛盾
B.解决了政府赋役问题
C.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
D.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6、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实际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这一现象导致( )
A.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传统生产关系受到冲击
C.商品贸易中心转移
D.各国流通商品种类增加
7、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指出:“甘愿贫穷是人们达到完美之爱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中世纪后期的宗教诗歌却称赞道:“你的教堂千秋万代灿烂辉煌,黄金、宝石、珍珠、锦缎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一转变反映了( )
A.宗教势力衰落
B.商品经济发展
C.人文主义兴起
D.拜金主义泛滥
8、据史料记载,“明初以后科举考试改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开国皇帝明太祖是南方人
B.明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南方
C.南方的人口数明显多于北方
D.不同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9、秦汉乡里组织拥有教化、征发赋役、维持治安、兼理听讼等职权;唐代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里设坊,田野设村,村坊邻里掌管核实户口、催征赋役等。据此推知( )
A.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国家权力呈下移态势
C.政府重视基层管理
D.乡里组织有行政职能
10、1966年,位于蒙阴县的国营山东鲁光化工802厂创建,在其村北“大中山”西麓山沟7个生产车间里生产着烈性炸药黑索金,位置较为隐蔽。创建802厂的目的是( )
A.促进老区的发展
B.推动工业化进程
C.完善我国军备体系
D.配合国家三线建设
11、公元前256年,一位埃及人写信给托勒密王朝财政大臣控诉自己的两名希腊雇主,在完成任务后,第一个雇主什么也没支付给他,第二个雇主只支付了少量的酸酒,原因在于“他们看不起我,因为我是野蛮人”,“如果可以,请命令他们支付我应得的,以免因为我不会说希腊语而饿死”。这反映出,托勒密埃及时期( )
A.民族矛盾尖锐
B.奴隶制度盛行
C.城市治理混乱
D.文化认同欠缺
12、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些主张( )
A.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确保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13、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这反映出当时( )
A.民间救济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推广
C.基层治理的完善
D.宗法制度的延续
14、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 | 亚洲 | 非洲 | 拉美 | 东欧 | 西欧及其它国家 |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数 | 2 | 3 | 2 | 1 | 2 |
A.非洲已开始主导安理会席位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第三世界”影响力提高
D.两极对峙影响席位分配
15、在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城市考古中,来自阿富汗的青铜,来自伊朗的宝石,来自黎凡特地区(大体上包含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和土耳其等地)的木料,石料等频繁被发现。这表明当时两河流域( )
A.较早实现了国家统一
B.手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C.城市文明发展到顶峰
D.对外存在广泛的贸易关系
16、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3万余人。到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出动的兵力即达40万。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国民党逐渐失去了民心
D.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
17、中国的经济恢复和朝鲜战争几乎是同步的。在整个战争期间,中苏不仅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配合默契,协调一致,而且经济关系方面的相互合作和援助也迅速发展起来。1950—1953年中国从苏联累计进口成套设备价值约46974万卢布。这表明( )
A.中苏由此结成战时同盟关系
B.中国的重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两大阵营全面对峙局面形成
D.朝鲜战争促进中国经济恢复
18、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资本主义世界技术的90%与技术贸易的70%,国际技术贸易的大部分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这主要反映出( )
A.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B.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C.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D.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本的集中
19、下图是某一时期商贸活动路线图,此图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
B.18世纪日不落帝国时期
C.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
D.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期
20、自强工业化运动首要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着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煤炭、重机械),纺织厂及其他生产消费商品的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上述工业化进程
A.借鉴了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B.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基础薄弱
C.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
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国渗透
21、洋例银是晚清汉口开埠通商后银两货币市场上通行的虚银两, “虚银两并无实物存在,仅是作为宝银的价值符号和折算标准而存在,代表白银发挥货币职能,用于记账单位和清算标准”。汉口也成为联结河南、湖南、江西等多个地区与上海汇兑的中转地。 汉口洋例银( )
A.受官方认可不存在结算风险
B.适应了银钱并行的货币运行格局
C.使汉口成为了晚清重要商埠
D.为跨区域大宗贸易提供极大便利
22、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由于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深得商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
A.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
B.航运业业务范围待拓宽
C.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
D.工商业者时间观念增强
23、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接管企业最初采取“原封不动”的办法,即在形式上原封不动,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对旧人员实行原职原薪,表明人民政府给他们生活出路。这一举措( )
A.旨在尽量保持原有生产形态
B.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恢复生产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实质上是将官僚资本公有化
24、《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与古印度《梨俱吠陀》相比较有较大差异(如下表所示)。这一差异源于( )
| 《梨俱吠陀》 (成书于公元前1500—前900年) | 《大唐西域记》 (成书于公元646年) |
婆罗门 | 祭司 | 净行(祭司) |
刹帝利 | 武士 | 王种 |
吠舍 | 农民 | 商贾 |
首陀罗 | 奴隶 | 农人 |
A.阶层固化有所打破
B.等级差异的制度化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种姓制度长期存在
25、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26、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27、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8、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29、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30、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1、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2、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34、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5、 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36、(1)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6世纪在中国澳门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
B、哥伦布西航到达地点之一:古巴岛
(2)据图写出“三角贸易”的完整路线。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
结合漫画信息和所学知识,给该漫画命制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说明应包括漫画信息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9、阅读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图1美国,1947年
图2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