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6年9月,英法美三国经过一系列协商和谈判,达成所谓“三方货币协定”,三方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的汇价,减少汇率的波动,共同合作以保持货币关系的稳定。该协定( )
A.帮助三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
B.体现出国际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2、苏联曾经颁布《国营企业》法,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应转向全面经济核算,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为此又相继通过有关计划、科技、物资供应、财政、价格、银行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决定。并要求在两年内全部企业按新原则办事,向新体制过渡。当时苏联处于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3、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由主义思想兴起
C.行会取代了政府
D.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4、下图油画《转战陕北》创作于国庆十周年。画面中毛泽东侧立于黄土高坡的山巅之上,气定神闲地眺望远方。该作品( )
A.赞颂革命领袖的战略决策智慧
B.以写实风格描绘人民解放战争
C.表达党领导人民持久抗战的信念
D.再现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的场景
5、1565年,西班牙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据此可知( )
A.新航路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墨西哥成为西班牙的原料产地
C.中西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太平洋沿岸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6、1547年,伊凡四世即位后,不仅大量吸收新贵族进入沙皇控制下的大贵族杜马群体,还通过个人领地制将贵族对土地的占有同贵族无条件地为君主服役紧密联系起来,使土地的占有具有明确的受禄性质。伊凡四世此举( )
A.强化了中央的行政权力
B.摆脱了对旧贵族的依赖
C.为帝国扩张创造了条件
D.提升了新贵族经济地位
7、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印书法:“造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做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1991年,考古学家在清理宁夏拜寺塔废墟时发现了一份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和最晚书写于12世纪初的一些文书。该西夏文佛经墨色浓淡不均,字形大小不一,有的字还放置歪斜,其印刷行距则宽窄不一,且出现了长短不一、墨色深浅有差的“隔行竹片印痕”,经考古学界认证为木活字印本。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最适切的是
A.《本续》体现出了一种成熟的木活字印刷技术
B.《本续》的出土否定了王祯创制木活字的历史
C.最新考古发现使已知木活字出现时间有所提前
D.史籍记载的技术成果不能脱离考古资料的印证
8、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据此材料,关于宋代变化,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实行主客户制
B.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
C.理学向基层渗透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9、192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经过中共的努力,大会通过了共同宣言,指出“国际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也是我们的敌人”,提出“工人阶级要联合全国的农民以至于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这次大会( )
A.取得了理论创新的初步成果
B.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雏形
C.扩大了新民主主义的影响力
D.改变了全国工人运动的方向
10、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研究西欧14—18世纪的思想解放历程,可以参考下列哪些著作( )
①《歌集》 ②《九十五条论纲》 ③《社会契约论》 ④《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明初政府强力推行钞币制度,禁用金银;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打破了君主垄断货币的局面。据此可知( )
A.铜钱和纸币是主要货币
B.政府牢牢控制着铸币权
C.民间力量推动货币变迁
D.明朝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12、观察下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状况反映出
①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13、据记载,元代恢复科举后,科举出身的蒙古人起初常被委任从六品官,而色目人、汉人、南人则降一级录用;后来又开放“纳粟获功二途。富者往往以此求进……后求之者众。亦绝不与南人”。由此可知,元代( )
A.选官模式趋于公平
B.阶级矛盾较为尖锐
C.民族歧视观念浓厚
D.富商政治地位提升
14、恩格斯提出“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与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恩格斯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A.法律制度完备
B.思想解放程度
C.工业水平高低
D.社会形态演进
15、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改革上谕,提出“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非西政之本源也”,要求高级官员“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朝廷“斟酌尽善”后,“切实施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清朝政府下诏实行维新变法
B.超越了洋务运动学西方的领域
C.允许官员和民间上书言国是
D.导致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分化
16、20、21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 )
A.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
B.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7、1861年,恭亲王奕䜣上书清朝皇帝,正式聘请英国人赫德接手清朝海关事务。赫德把持海关大权,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使清朝海关税收由500万两上升到13400万两。由此可知,近代中国海关税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幅提高海关税率
B.晚清政府推行新政
C.实行统一国境关税
D.引入西方管理理念
18、下面两图为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建设。它们的修筑( )
A.抵御了外族侵扰
B.有利于经济发展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加强了皇权专制
19、下表所示为1978年出国考察潮。这次出国考察潮( )
时间 | 代表团团长 | 出访目的地 |
1978年3月~4月 | 李一氓 | 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
1978年3月~4月 | 林乎加 | 日本 |
1978年5月~6月 | 谷牧 | 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 |
1978年1月~1979年2月 | 邓小平 | 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
A.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B.改变了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C.改变了国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D.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20、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在此情况下,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平息了诸吕叛乱。这一现象反映( )
A.官僚体制忽视政治忠诚
B.血缘政治具有正向效益
C.外戚干政助推王国崛起
D.郡国并行削弱中央集权
21、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断交了7年的沙特和伊朗两国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美国则公开表示,沙特与伊朗之所以会谈判,是因为内部压力,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这表明( )
A.美国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基础
B.大国博弈竞争影响国际关系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民族矛盾的和解
D.全球命运共同体已深入人心
22、2008年至2017年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2%提升到23%,贸易总额占比从II%升至16%,对外投资占比从7%提高到12%。2017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为5.6%,高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4.5%,高于发达经济体的2%。金砖国家经济的发展( )
A.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B.逐步构建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
D.加快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23、汉代重视发展私学,下表为汉代私学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政府重视发展私学主要是为了( )
阶段 | 主要学习内容 |
蒙学教育 | 识字教育,多为姓氏、衣着、饮食等方面的日常用字 |
经书学习 | 《孝经》《论语》《诗经》《尚书》等 |
专经教授 | 经学、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卜筮之术、医学等 |
A.凸显儒学独尊地位
B.培养人才综合素质
C.加强基层民众教化
D.创新教育实施路径
24、沈阳新乐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精制品和黍(碳化)等大量重要文物,其古房址遗迹布局与西安半坡文化很相似,据此可推知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博大精深
D.魅力独特
25、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26、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27、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8、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29、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30、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32、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3、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4、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5、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时期“游子思妇”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饮马长城窟行》等;魏晋六朝时期,人们以当代盛行的世风和士风品评人物,善玄言清谈者易得美官,玄言诗逐渐流行,以孙肆和许询为代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创作进入全面繁盛的阶段,人称”盛唐”,李白、杜甫、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一时风起云涌,诗人林立,名篇迭出。
——摘编自诸葛忆兵《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请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对材料中文学创作风格的演进做出合理解释
37、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阶段、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回答。)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
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9、思潮的涨落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问题:
以“时代与思潮”为主题,叙述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