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南周口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清时期,苏州涉及商人呈文、政府批文的碑刻共126通。1802年前的40通中多以铺户、商民称呼商人。1802年后的86通中,有35通称科举或捐纳功名的商人为职,18通称会馆的管理者为司事、董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世致用推动阶层流动

    B.弃儒从商成为主流趋势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

    D.资本主义萌芽加速发展

  • 2、《清实录》是清代官修编年体史书,为嗣君和先朝大臣所编撰。1900年7月31日光绪帝谕旨,原文如下:“如有教匪窜出抢掠等情,当饬队力剿。”收入《德宗实录》(成书于1927年)时改为:“如有教民窜出,不可加害。”这说明(     

    A.历史认识具有多元特性

    B.历史事件难以形成共识

    C.史料流转导致信息失真

    D.史料互证才能还原真相

  • 3、对如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60

    284

    402

    60

    20

    24

    A.欧洲丧失世界市场的主导权

    B.美洲铁路里程增速最快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定

    D.西方国家扩大资本输出

  • 4、10世纪中期,一些拜占庭的词汇进入到俄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哲学、逻辑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厥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俄罗斯(     

    A.吸收了东西方文化元素

    B.文化失去了斯拉夫民族特色

    C.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D.已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 5、在古希腊时期,宴会已经开始肩负起社交作用。参加宴饮的人所分享的,不仅是他们的餐宴,而且是他们一起度过的一段时光,也分享艺术家用音乐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弹奏古琴乐曲的时候,还会有人伴舞,“载歌载舞”是宴会高潮。这表明,古希腊的宴会(     

    A.蕴含着人人平等的理念

    B.彰显了城邦体制的优势

    C.有助于民主政治的践行

    D.保障了居民参政的热情

  • 6、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确保欧洲大陆均势

    B.扼杀俄国新生政权

    C.瓜分俄国的殖民地

    D.构建战后国际秩序

  • 7、清代的财政制度中,有两个术语,即“存留”和“起运”。存留指的是各省留下一部分财赋用于正常的办公行政,而起运部分就是解送中央户部的。“顺治初,钱粮起存相半,考成之例尚宽”,到康熙时期“存留款项尽行裁减”,除了很少部分项目在以后“奉复”外,大部分项目均裁而不复。这说明清朝(     

    A.官员考核日趋严密规范

    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赋税分配坚持中央集权

    D.财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 8、《江西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到,“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剥削被轻视的我们,此次因组织了农民协会,才能在江西政治中心地点——南昌,开我们……第一次代表大会”,“江西农民久受军阀压迫,一旦闻革命军到来,即出死力帮助”。此次大会的召开(     

    A.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B.配合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C.确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D.肯定了农民政权的作用

  • 9、在战国兼并战争中,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这一政策(     

    A.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

    B.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

  • 10、明代仇英所绘的《南都繁会图》,描绘了明朝后期南京城的盛况。据学者统计,该画卷里约有109家店铺,包括布庄、酒楼、茶社、当铺、钱庄、相馆、画寓等等。这些店铺占据了画卷一大半的篇幅,位于全图的中心位置。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对外贸易促进城市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商业繁荣丰富市民生活

  • 11、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分布示意图。大学的兴起(     

    A.受到王权和神权双重压制

    B.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C.催生了西欧城市开始出现

    D.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世俗化

  • 12、据学者研究,禹在整个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治水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因此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这可用于说明,大禹治水(     

    A.根源于统治疆域扩大

    B.得益于集权政治发展

    C.归功于部族矛盾缓和

    D.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

  • 13、下表为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整理自《世界经济千年史》),据此可知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A.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下滑

    B.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迟滞

    C.工业革命后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D.人口不断增长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 14、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发展成为一个统治范围比较广大的帝国。国家版图的扩大引起了司法审判的变化,专业法官和代表地方势力的基层机构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司法审判主要由国王、朝廷重臣和市长等行政官员完成。据此可知,亚述帝国(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官僚体系趋于完备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司法水平显著提高

  • 15、《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

    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 16、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及时、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秦王朝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秦朝的《行书律》规定,诏书和注明为急文书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书,也要当日事当日毕,不许耽搁。有耽误的以法律处置。这主要反映了(     

    A.社会风气受到整顿

    B.三公九卿形同虚设

    C.中央对郡县的控制

    D.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 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     

    A.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

    B.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

    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

    D.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

  • 18、下表为洪武至嘉靖时期大明宝钞价格变化。这一现象(     

    年份

    钱(文)

    银(两)

    洪武八年(1375年)

    1000

    1

    永乐十一年(1413年)

    47

    0.0476

    宣德四年(1429年)

    10

    0.01

    景泰三年(1452年)

    2

    0.002

    嘉靖十四年(1535年)

    0.279 6

    0.000 4

    A.根源于政府吏治的腐败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D.直接促使了明朝的灭亡

  • 19、列宁在谈及新经济政策时说道:“我不想预测依我看究竟要多长时间……我们能估计到5—10年的情况,就谢天谢地了,通常我们连5个星期的情况也估计不准。”还认为,新经济政策不可能一直存在,在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使命后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推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苏联模式”的推行

    B.依赖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C.取决于苏俄社会形势的发展

    D.佐证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 20、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恢弘独特的理论实践创新,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阐释准确的是(     

     

    进程

    阐释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三线建设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C

    中共十五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A.A

    B.B

    C.C

    D.D

  • 21、“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下列对乾隆帝说的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尔国”的目的是扩大对华贸易

    B.上述政策有利于打击海盗走私

    C.此时期清朝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D.清朝统治者开始改变外交政策

  • 22、如图为192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在南门城上的合影以及日军从济南收缴的枪械留影。它们可用于研究(     

    A.日本局部侵华的突发性

    B.列强对北洋军阀的操弄

    C.国民政府北伐的局限性

    D.奉系张作霖已退守东北

  • 23、王夫之认为秦朝“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宋朝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最终惨败于女真和蒙古,“生民以来未有之祸,秦开之而宋成之也”。王夫之意在(     

    A.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

    B.强调宋朝对秦制度的继承

    C.宣扬经世致用的主张

    D.探讨地方行政制度的优劣

  • 24、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征税和调动军队的自主权

    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

    C.军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

    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26、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7、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30、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3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32、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33、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 34、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叙述19世纪中期以后一个世纪里,日本如何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确定自己的角色?

     

  • 36、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里,儿童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无辜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相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管好他们是管好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殖民时代,宗教组织在早期的儿童救助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教派也在儿童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里的孤儿、弃儿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儿童福利院存在很多问题。从前人们认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应该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想法被放弃,美国政府开始主动承担其国民福利的责任。在儿童福利方面,政府通过不断的立法确立了一系列方案,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体制逐渐建立。……美国的儿童行政服务项目繁多,能满足各类儿童的不同需要,中央由儿童发展局统一规划和领导,行政主管机构强劲有力,能发挥人群服务的特质。

    ——百度文库:《儿童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美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 37、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并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目

    苏联“斯大林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

    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业和钢铁工业。

     

     

  • 38、   当代史学家认为,到1900年左右,世界才最终覆盖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请结合19世纪末的有关史实,简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该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时期“游子思妇”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饮马长城窟行》等;魏晋六朝时期,人们以当代盛行的世风和士风品评人物,善玄言清谈者易得美官,玄言诗逐渐流行,以孙肆和许询为代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创作进入全面繁盛的阶段,人称”盛唐”,李白、杜甫、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一时风起云涌,诗人林立,名篇迭出。

    ——摘编自诸葛忆兵《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请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对材料中文学创作风格的演进做出合理解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