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苏州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群中有一组特殊器物,包括环首刀、铜凿等,这些器物在当地没有文化根源,而恰是中国西北系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其来源不言自明。二里头青铜器群中发现有含砷的青铜器,砷青铜技术始源于西方。这反映出中华早期文明(     

    A.起源于二里头文化

    B.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C.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D.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 2、“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清末十多年间实施新政的约称,其涵盖的时间,通常指自1901年至1911年,涉及的范围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多方面。下表为新政举措及结果。根据表可知新政(     

    新政举措

    新政中的新群体

    武昌起义后独立都督的身份

    废除科举、鼓励地方兴办新学堂、鼓励民间留学;预备立宪,中央设立资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各省编练新军;设立陆军部,统帅全国陆军;设立度支部,宣布只有中央才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

    学堂学生、留学

    生;立宪派(地方

    绅士、新兴资产阶

    级);新军。

    新军将领13个、巡抚2个、布政使1个、提督1个、参议1个、咨议局议长3个。

    A.重塑了政府的中央集权

    B.促进了政治权力继续下移

    C.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直接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

  • 3、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4、下图为某次战役的形势图。此次战役(     

    A.粉碎了日本军队的重点进攻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彰显了团结抗战的时代精神

    D.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 5、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 6、以下图片选自《漫画中国通史故事》,图中人物正在就治国理政展开辩论。请问漫画所画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B.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C.重视物权归属界定

    D.注重缓和阶级矛盾

  • 8、如图所示为1914年法国的宣传海报。上方文字是“1914年的比利时英雄”,旗帜文字为“文明□□”,图中人物头鼓当时德国陆军音遍使用的尖顶盔,人物下方是名为“洛瓦尼”和“列日”的两座比利时城市。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应是(     

    A.控诉德国人役邻国的战争暴行

    B.祝贺协约国集团的征战凯旋

    C.表达对大萧条时期民众的同情

    D.强调同盟国作战的正义性质

  • 9、如图是1845年发表的绘画《安多弗巴士底狱——捡骨头求生的穷人》,主要描述当时英国安多弗济贫院院长对该院实行监狱式管理,他克扣济贫院的食物份额,人们饥饿难耐,为啃食腐烂骨头上的残剩物而发生哄抢。作为图像史料,它可用于研究英国(     

    A.工业革命的进程

    B.工厂制度的弊端

    C.社会保障的演变

    D.工人运动的发展

  • 10、1955年,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血防站等机构,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至1958年,12个省市消灭钉螺(血吸虫的宿主)15亿多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医疗技术发展实现突破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C.国民经济恢复成效显著

    D.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

  • 11、1949年,彭德怀在关于青海藏族民众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实行贸易自由,帮助组织消费合作社,进行等价交换,取消土司的垄断。上述主张(     

    A.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强调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C.指明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向

    D.为民族自治提供理论指导

  • 12、清初,贵州地区的官员由吏部选授,每月一次,掣签补授。康熙三十八年,贵州地区的官员选任改为由督抚于本省属员内拣选合适人员,查明报部,具题补授。这一调整(     

    A.弱化了清廷中央的人事权

    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反映了改土归流工作完成

    D.有利于加强国家治理效能

  • 13、有人在评论文艺复兴中的时代巨人时指出:“给资产阶级的现代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绝不是囿于小市民习气的人。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感染了这些人物。”如但丁青年时参加过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斗争,曾任佛罗伦萨行政官。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     

    A.蕴含着一定的现实斗争精神

    B.迎合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要求

    C.以新兴资产阶级为先锋力量

    D.促使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得到丰富

  • 14、如图是1970年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朝银饼,经专家考证,它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的庸调上交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而成的银饼。由此可知唐朝(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A.建立以道为中心的监察体系

    B.白银成为流通中主要货币

    C.租庸调制有助于货币转型

    D.私营手工业铸币技术高超

  • 15、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人类古文化中的第一个文明标志应该是接骨技术或者叫接骨意识。接骨,就是大腿骨骨折,能接上,能保持活着,这才是人类的第一个文明。这种观点有助于(     

    A.人们树立正确的史观

    B.开拓医学史研究的新领域

    C.扩展文明源研究视野

    D.为考古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 16、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奉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B.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C.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

    D.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 17、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A.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

    B.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D.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 18、薄一波回忆1960年状况时说:“李先念同志那里不轻松,各地要粮的电话昼夜打来,不能不急事急办,只好采取‘挖东补西’‘抽肥补瘦’等措施,紧急调运粮食,帮助断粮地区渡难关。”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中国政府(     

    A.积极实施一五计划

    B.组织进行三大改造

    C.主动寻求苏联援助

    D.决定调整经济政策

  • 19、1937年,罗斯福提出“填塞法院计划”,试图通过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该“计划”在宣布之初便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 最终在五个月后被参议院否决而宣告失败。该“计划”破产是由于(     

    A.滥用了总统职权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力

    D.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20、纵观近代不同时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以原始积累为目的,方式表现为血腥野蛮;19世纪早中期以拓宽市场为目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目的,以瓜分世界为方式。形成不同时期扩张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

    B.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和手段

    D.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

  • 21、烟草在明末传入赣南,至康熙时“膏腴之田,半为烟土”。《瑞金县志》记载,当地“缘乡比户往往以种烟为务……至城郭乡村开制烟厂不下数百处,每厂五六十人,皆自闽粤来”。这些烟厂内“制熟烟必得茶油为用,曝其(兰花)花粉入烟,名兰花烟”。由此可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农业的多种经营扩大化

  • 22、唐代的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大大减轻百姓税额负担

    B.降低了赋税征纳的成本

    C.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23、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①解放区长期坚持“三三制”的政治原则   ②国统区兴起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

    ③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④人民解放军赢得战略决战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19世纪40年代,英国各大城市先后颁布法规,规定居民建筑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距离,还要求室内空气必须能够对流,但一些城市的背靠背房屋仍然存在了相当长时间,质量低劣的房屋也仍有市场。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城市规划问题提上日程

    B.尾气污染成为新的城市问题

    C.失业增加问题日益突出

    D.工人贫穷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26、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27、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28、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29、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30、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 31、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32、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33、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34、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规定美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清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等措施,以期早日收回这种司法主权。1927年1月,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通过谈判途径尽快解除美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1928年,中美签订新关税条约后,在中方的坚持下,中美开始就撤销美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与英国在1943年1月11日,同时宣布放弃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在华特权,接着荷兰、比利时、挪威、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同样步骤。自此,开始了全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

    一一摘编自仇华飞《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及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产生的影响及美国1943年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 36、【历史上重大改革】

    材料:华侨问题在整个晚清时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海外移民激增,华侨问题,即华侨在国外遭受压迫、虐待和种族歧视的问题由此产生。清政府最初对此总体漠视。李鸿章在办理洋务和处理外交问题上,逐渐认识到海外华人仍是清政府的臣民,要用国家力量来保护他们在海外的人身和财产利益。针对秘鲁虐待华工问题,他派客闳赴秘调查华工受迫害详情,迫使秘鲁承诺“将以前苛待华工弊端尽行革除”。同治九年,他建议政府,“商民往日本长崎岛贸迁寄居者络绎不绝……应派大员长驻该国京师,或委员近驻长崎,兼充各港领事……管束我国商民,籍探日本动静,似于大局有裨”。光绪二十二年(1896)已是古稀老人的李鸿章到达美国,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他向华商代表询问华侨境况,向美国媒体表明中国反对美国《排华法案》的立场。李鸿章积极支持华侨中的富商们回国创办诸类企业。此外他还笼络海外华商赈济国内灾情和缓解财政压力。他积极推动清政府设立领事制度,派驻使臣;调集舰队出洋访问华侨聚居地;授华侨以官爵,提高其政治地位。这些措施很快吸引了华侨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开始关注祖国,回国开办了很多企业。海外华侨与祖国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联在一起。

    ——摘编自金蓓《李鸿章护侨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李鸿章护侨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推动政府制定护侨措施的意义。

     

  • 37、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 38、(1)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6世纪在中国澳门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

    B、哥伦布西航到达地点之一:古巴岛

    (2)据图写出“三角贸易”的完整路线。

  • 39、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新约中,耶稣多次谈到财富……如:不要为你们自己积累财宝于地上。”“一个人不能服侍两个主人……你不能既服侍上帝,又服侍金钱。又如:我向你们保证:富人要想进入天国是非常难的。我再重复一遍;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要难得多。

    ——林中泽《基督教的安贫乐道与早期耶稣会的财富观》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洛斯基

    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

    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

    索德里尼

    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

    罗伦索·瓦拉

    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

    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

    材料三

    为私人利益辩护,为财富辩护,把财富看成道德的基础,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们考察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的变化……的时代背景时,既要看到……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情况,同时也要看到当时的欧洲正处在原始积累时期,处在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的前夕。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基督教的财富观。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楚;表达流畅: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