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营口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

    开始时间

    战斗次数

    破坏交通线

    拨掉据点

    1940年下半年

    1800多次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平型关大捷

    B.枣宜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 2、清军入关前,赋役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新编《赋役全书》颁行天下。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 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新的赋役制度(     

    A.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B.开启了满洲贵族的封建化

    C.刺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些农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用工业品价格等。这些措施旨在(     

    A.推动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B.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刺激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D.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 5、下表反映了唐代前期“道”的创立和演变历程。据此可知,唐前期“道”的设置(       

    贞观元年

    自隋季丧乱,群盗初附,权置州郡……。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

    贞观十三年

    户部按道整理各州地理、人文情况,以及户口、赋税、田亩等信息。

    开元二十一年

    划天下为十五道,每道常设采访处置使,负责“检察非法”。

    A.提升了地方治理效能

    B.开创了地方行政新体制

    C.适应了区域发展差异

    D.埋下了内轻外重的隐患

  • 6、下面所示是部分史籍对北宋时期政治现象的有关记载。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记载

    出处

    普(赵普)曰:“……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隆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上鼎听……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竞其请”,

    《续资治通鉴长编》

    “章圣朝,帮藏盈溢,其名数皆籍于三司,其总数在三司使得知之。章圣屡欲知其数,宰相李文靖沆终不肯令供,恐其知数而广用也”。

    《宋宰辅编年录校袖》

    “臣等伏睹陛下以灾变屡见,飞堙为孽,青躬引过,祈于天地,宗庙,社稷,不令殃及万方……避正殿,撇常膳,深自刻责,思所以致之及改治之理,以至册免三公者有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A.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B.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

    C.崇文抑武政策致使君权式微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 7、西周时,嫁娶使用媒人已成风俗习惯,后世婚姻关系一直遵循着这一-婚姻缔结方式。到了唐代,“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疏议●户婚》),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媒人制度”。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有序

    B.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C.反映政府积极维护周朝礼制

    D.加重了民众的家庭负担

  • 8、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也是古代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坯车

    B.匣钵

    C.支钉

    D.垫饼

  • 9、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 10、近十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快推进,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当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这些反映了我国(     

    A.贯彻“亲、诚、惠、容”理念,发展友好关系

    B.秉持“真、实、亲、诚”原则,构建伙伴关系

    C.直接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

    D.基本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包围

  • 11、如表所示为有关5—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记录。这可用于解释(     

    (1)

    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居民差不多占到帝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

    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号称有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3)

    帝国境内的多个城市与东方的波斯、印度及中国等国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诉讼等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A.罗马法律臻于成熟和完备的原因

    B.罗马帝国坚持法治化建设

    C.罗马法调和社会纠纷的能力增强

    D.罗马法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 12、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主体思想源于                                                              

    A.对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B.阴阳五行学说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 13、美国是典型的文官职位分类国家,在职位分类中按照行业和职业性质的不同把职位分为若干种类,因事设职,按职择人。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分类制度(     

    A.保证了政府工作连续性

    B.有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C.实现了政治与管理分离

    D.容易导致僵化和官僚习气

  • 14、关于古代到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6世纪编撰完成的《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②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③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的控制,也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行政独立并强调个人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而不断调整政策。朱德总司令曾就某一时期的形势变化指出: “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据此判断,此时期中国共产党(     

    A.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建立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

    C.置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D.进行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

  • 16、下图为民国初年的漫画《未来之北京》。该漫画(     

    A.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

    B.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对袁世凯复辟

    C.抨击了袁世凯解散国会的行径

    D.指斥军警破坏《临时约法》的落实

  • 17、1960年至1966年,中日两国间的围棋交流互访,为缓解冷冻的中日关系开启了政治对话的大门;“乒羽一家亲”使中泰关系飞速升温后建立了外交关系;“篮球外交”成为中国和菲律宾关系改善的起点。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

    B.文体事业正持续发展

    C.体育成为外交的先行官

    D.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

  • 18、学者马孟龙指出:“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真正形成和得以稳固的伟大时代。从春秋时期的民族大家庭初步形成,到此时的真正形成,时间之流又淌过了七八百年,这时的‘中国’已涵盖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以至粤江地区十分广袤的地域。”下列史实属于这一“伟大时代”的是

    A.由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再次实现统一

    B.华夏认同的观念开始产生

    C.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始设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

  • 19、1953年《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

    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

    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 20、下图所示为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陆续设立的九边重镇。据此可知,九边重镇(     

       

    A.凸显明朝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B.始终是维系边防安定的关键

    C.与唐代的藩镇性质极为相似

    D.在王朝治理体系中地位重要

  • 21、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的时候,他的老师焦里告诉他,物理学家今后的工作只不过是提高测定的精度而已。当时,这种说法很流行。后来普朗克取得的科学成就证明了这种说法的

    A.局限性

    B.欺骗性

    C.前瞻性

    D.准确性

  • 22、据统计,2018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135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的1682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B.提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

    C.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 23、如图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唐朝(     

    A.设立“河西四郡”治理西北地区

    B.边疆地区管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都护府是边疆主要管理机构之一

    D.对吐蕃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 24、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代表人物

    (1)贝多芬

    ①国别:________音乐大师,有“________”之称。

    ②作品特点:洋溢着____________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③代表作:九部交响曲(如《____________》《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④评价:把____________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____________的先河。

    (2)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3)莫扎特:被称为“______________”。

     

  • 26、浪漫主义

    (1)概况:19世纪兴起于欧洲,到中期走向鼎盛。

    (2)特点:注重①_____、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代表

    a.德意志:②_____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b.奥地利:③___________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④____________最为著名。

  • 27、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28、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 29、指导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________“GDP”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 30、特点

    (1)关注⑧__________,再现社会风貌。

    (2)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 31、中国古代史上,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心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 32、过程

    (1)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之间相互争夺权力。

    (2)公元前56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

  • 33、百家争鸣: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奴隶社会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崛起,___________重用;___________,私学兴起,形成了诸子百家(九流十家);

    (2)时间:___________(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3)表现:诸子百家提出自己的主张,相互___________、形成百家争鸣;

    (4)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___________;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 34、阶段特征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____________音乐过渡的时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 36、名词解释

    (1)(西周)礼乐制度

    (2)专制主义

    (3)(西欧)“中世纪”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7、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秦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传播应加以采用到欧洲.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材料三

    注: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道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

    材科四  早在19世纪未,随这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两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一一张岂之上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晌。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2)报据材料三,分析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

    (4)从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38、阅读教材P69“史料阅读”,思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有什么贡献?

  • 39、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美洲、对西班牙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500~1800年间,支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是跨欧、亚、美、非四大洲的贸易圈。与中世纪横跨亚欧大陆和印度沿海的长途贸易相比,新的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规模上是前所未有的……欧洲的海上霸权国家在亚洲和美洲都拥有殖民地和港口……这一时期贸易的内容已经逐渐从零散的奢侈品转变为大宗的经济作物甚至是工业制造品。

    ——摘编自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2)概括材料二所述1500~1800年间,全球经济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影响英国海外贸易的因素。

    材料四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依据材料四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材料五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3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