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楚雄州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 假舟楫者 假:借助,利用   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 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 2、为下列这则新闻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9年12月17日,将成为中国海军发展史上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12月17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131年前的今天,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正式组建。而后发生的事,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从前苏联设计的“瓦良格”号改造而来。山东舰完全自主研发制造,它顺利完成建造、海试和正式交付,说明中国通过了设计建造航母能力的毕业考试。山东舰的正式服役,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双航母时代”。

    A.三亚军港迎来首艘国产航母 B.山东舰见证中国设计建造航母能力

    C.山东舰完成建造、海试、正式入列 D.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雨脚忽然收了。 于是留下了阴暗——仿佛比先前更浓的阴暗。

    ①漏出一角石青的天

    ②有如一个娇怯的姑娘

    ③洒下一片炙人的阳光

    ④厚重的云堆慢慢移动

    ⑤刚探出头就又下了窗帘

    ⑥是羞于照临这不洁的都市吗

    A.①④⑤③②⑥ B.④①⑥③⑤② C.④①③⑥②⑤ D.①④②⑤③⑥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看见了瀑布,越近就越壮观。__________此刻所有的声响消失,我回到平静之中,心因干净而瞬间自由。

    ①它声势浩大,只有成片的蛙鸣与它一起回荡。

    ②当爬到巨石悬岸上时,只见这水瀑威力十足,犹如地球能量通道的出口。

    ③于是我坐到石地上,来接受迎面而来的风与水的洗礼。

    ④这“巨瀑声音”对我来说,刚好可以让我置身其中来专注静心。

    ⑤喷溅上来的水花像是大自然给我的洒净,如清澈的琉璃不留一物。

    ⑥瀑布声也冲刷掉我的杂念,冲到只剩自己,甚至连自己也不剩下。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②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 5、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秦王恐其破璧

    C.而束君归赵矣

    D.且庸人尚羞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 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右侧图为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还未步入富裕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面临空巢老人 “不敢老”的问题。

    B.劳动力作候鸟式迁徙、各种社会保障难以有效衔接、户籍制度造成老人入户障碍,都是空巢老人现象的成因。

    C.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当下养老服务水平较低,但通过多种努力,空巢老人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D.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养老服务网络能满足老年群体对服务便利的需求,实现市场和老人的共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入手,从宏观上探讨了我国老龄人口面临的问题。

    B.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将接近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一半,养老服务将面临更大压力。

    C.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外力侵害有犯罪分子的诈骗及人身伤害,以及消防隐患和房屋老旧导致的火灾。

    D.材料三介绍了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堪忧的安全现状,材料四介绍的新型养老模式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3如何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五丁开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 8、请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____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

    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 9、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不亡者寿。(《老子》四章)

    (3)《大学之道》中的“三纲”: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5)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10、名篇名句默写。

    (1)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千年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既有充满乡村气息的炊烟,如陶渊明的“__________”;又有预示战争的烽烟,如高适的“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且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的“忠”,意为“尽心”。比如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的“忠”,是做到了“小大之狱,_______”,指鲁能与齐一战的凭借。后世的“忠”多指臣子对君主的效忠。

  • 12、补写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蒙恬北筑长城的效果概括出来。

    (3)“花好月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诗人常同时借“花”“月”意象抒怀,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①

    宋,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嬴僮痩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②有田常乏食,广文③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 “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 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 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 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 颈联承上写了郑僅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激愤。

    E. 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曰韦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

    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B.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C.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D.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诗》:儒家典籍,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六义”。

    C.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群季俊秀”的“季”就是指弟弟。

    D.端揆: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与“揆席”义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愔少时不善言说,性情沉稳恬淡。他不爱玩耍嬉戏,读书涉猎广泛;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却安坐一旁,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愔儒可作文,武能打仗。他为神武皇帝作祭天文;霸业刚建之时,各种文书教令都由他起草;韩陵之战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C.杨愔行事机敏,有智有谋。曾假装吐血且说不了话让葛荣信以为真,成功拒绝葛荣;又在逃亡途中将衣帽扔在水边作出投水自尽的样子来保全自己。

    D.杨愔公私分明,重义轻利。他居掌高位期间,断绝了和所有朋友的往来;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

    (2)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3日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4月21日,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