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临沧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张床,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但本书带给人的  ②  有趣而已,读者  ③  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  ④  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  ⑤  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  ⑥  提高警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不仅 而且   有时 有时   处处

    B. 可谓 不只是 还   有时 有时   时时

    C. 那是 不只是 还   经常 有时   时刻

    D. 真是 不仅 而且   有时 经常 /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城市网盟各成员单位深入挖掘并展示各地 的先进人物,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心浪潮,让爱心温暖了中国大地。

    精神文明建设一般号召容易、深入下去难,形成声势容易、收到实效难,因此必须大兴   之风,倡导勤俭办事、扎实做事、文明办事的观念,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

    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_______、缠绵悱恻的唱腔。

    A.感人至深 求真务实 不瘟不火

    B.感同身受 求真务实 不温不火

    C.感同身受 实事求是 不瘟不火

    D.感人至深 实事求是 不温不火

     

  • 3、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很好地理解国际方面的事务。如果一个国家想在国际竞争的时代保持领先的地位,这种需要就显得更加迫切。如果公民确实有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的需要,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教授他们的课程内容时既要坚持文化传承,还要坚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如果上述判断都为真,以下哪个必然真(     

    A.如果一个国家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教师在授课时要坚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

    B.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坚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这个国家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C.如果公民对国际事务有较好的理解,这个国家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D.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就不需要公民去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 4、下列各句缩句后,意思与原句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和尼玛周末去罗布林卡公园。(我去公园。)

    B.那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就是我的叔叔。(老水手是我的叔叔。)

    C.在梦里,我好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我回到故乡。)

    D.我明天还是不能回学校。(我回学校)。

  •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意为守护、治理某地的地方官。

    B.中书,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是决策机构,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C.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D.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扎伊尔(现在叫刚果民主共和国)有一条河叫埃博拉,在河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叫亚姆布库。1976年8月底,当地学校校长认为自己得了疟疾,在当地医院注射了治疗疟疾的药物。5天后,9月1日,校长再次出现发高烧等类似疟疾症状,又到医院诊治。但这次病情越来越严重,4天后,他身体所有的开口都出血,又过了3天,9月8日,不治身亡。在校长病情发作的一周内,医院里员工、病人也纷纷得了类似的疾病。这是一家很落后的乡村医院,没有隔离设备,甚至也没有采取消毒措施,连针头都重复使用。校长死后,他的亲友按当地习俗为他收殓尸体埋葬,这些人大多数也发病。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疫情才逐渐被控制住。最终,有318人发病,280人死亡,死亡率几乎达到90%。医院的17名员工死了11名,医院不得不关闭。

    病原体很快被分离了出来,是一种病毒。从病毒的形态和导致的症状看,很像是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首次发现的那种病毒。在马尔堡的那次疫情中,有31人发病,7人死亡,而亚姆布库的疫情要比它严重得多。最终,它被确认为与马尔堡病毒不同,是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它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之后,埃博拉病在非洲又爆发过十几次。最近的这一次最为严重,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创下了记录。每次引起疫情爆发的病毒毒株不尽相同,死亡率也有差异。目前的这一次爆发还未控制住,死亡率已接近60%。幸运的是,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狠,却不像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而是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要与患者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才会被传染上。

    即使被埃博拉病毒传染上了,也不一定会发病。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将它消灭。有些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只是抽血检查时发现他们体内有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说明他们曾经感染过埃博拉病毒,但是免疫系统迅速把病毒消灭了。但是为什么其他感染者的身体没能调动免疫系统消灭埃博拉病毒?这是因为埃博拉病毒有办法绑架人体免疫系统,这是马尔堡病毒做不到的。

    埃博拉病毒的构造很简单,中间是一条单链核糖核酸(RNA),只包括7个基因,被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着,壳上分布着许多突起。这些突起是一种含有寡糖的蛋白质,叫糖蛋白。人体细胞含有一种叫NPC1的蛋白质,它的功能是转运胆固醇,但是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能跟NPC1结合,病毒借此被转运进了细胞内。一旦进入细胞,埃博拉病毒就利用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复制病毒,复制完成后,新的病毒冲破细胞释放出去,细胞也就破裂、死亡。与此同时,埃博拉病毒会合成很多小一号的糖蛋白。这些小号糖蛋白被大量地释放出去,去包围嗜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这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一旦被激活,不仅能吞噬病原体,而且能释放出信号来调节其他免疫反应。但是小号糖蛋白与嗜中性粒细胞结合后,抑制住了它的活性,这样人体免疫系统就失灵了,听任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死亡导致血管壁破裂,就出现了出血。埃博拉病毒也能入侵别的细胞,例如肝脏细胞,导致全身各处局部坏死。

    目前还没有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繁殖的药物,只是对患者采取支持性治疗。但是在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出药物。例如,已发现有的小分子药物能够阻碍NPC1与糖蛋白的结合,埃博拉病毒就没法入侵细胞,据此有可能研发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埃博拉病的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失灵,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但是我们可以在动物身上甚至在转基因植物中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抗体(叫单克隆抗体),然后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在这次埃博拉疫情中,有两名参与救助的美国人也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给他们注射了抗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后,病情已好转。这还只是实验性的药物,即便证明了的确有疗效,也非常昂贵,难以在贫困地区大规模使用。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注射疫苗预防被感染,但埃博拉病毒疫苗还处于研制阶段,还没有开始临床试验。

    这么凶狠的病毒是怎么来的呢?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蝙蝠已经与埃博拉病毒共存了很长时间,那些毒性强的病毒在把蝙蝠迅速杀死的同时,自己也随之死去,难以传播;而那些毒性弱的病毒在让蝙蝠多活一段时间的同时也更容易传播开去,长期进化的结果,让埃博拉病毒对蝙蝠的毒性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温和,到最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蝙蝠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埃博拉病毒从蝙蝠传到人身上时,才变得无比凶狠。我们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共同进化历程,才刚刚开始。

    1文章首先向读者讲述了1967年埃博拉在非洲扎伊尔肆虐的故事,介绍了埃博拉得名的由来以及传播方式,接着向读者分析了埃博拉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作者对埃博拉病毒的来源进行了猜想,警告人类我们与埃博拉埃博拉病毒的战争将是漫长的。

    2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解读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埃博拉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而是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要与患者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才会被传染上。

    B.埃博拉病毒最早被发现于1976年,它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它与马尔堡病毒一样,能绑架人的免疫系统。

    C.埃博拉病毒不仅会入侵人类的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杀死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破裂,就出现了出血,也能入侵别的细胞,导致人体全身各处局部坏死。

    D.埃博拉病毒会合成很多小一号的糖蛋白。如果小号糖蛋白与嗜中性粒细胞结合,就会抑制住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失灵。

    3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传播与治疗说法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是蝙蝠将它传到人身上的。

    B.注射疫苗预防被感染是对抗埃博拉病毒最根本的解决方法。目前埃博拉病毒疫苗已经开始了临床试验。

    C.因为免疫系统失灵,埃博拉患者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将单克隆抗体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

    D.1976年,人类开始了与埃博拉病毒的共同进化历程,目前在西非泛滥的埃博拉病毒给人类生存蒙上了阴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描写很多鱼自由轻灵游动之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为《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担当,也可以体现为《屈原列传》中“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的高洁自持。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选才纳言观点,与《论语·卫灵公》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观点相似。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户中,牵扰思妇心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思妇的两个动作虽是徒劳却富有深情,生动地表现出其内心的惆怅和对离人的思念。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3)《庄子·逍遥游》塑造了一只奇大无比的神鸟大鹏,它从北海向南海迁徙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于它借助了六月的大风。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侧面表现了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

    (2)《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时看到月亮升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描摹出南宋初年农村的民俗画卷,“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赞美了淳朴的乡土风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是 “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 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 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 追叹何时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味的经历。诗题中有“秋”“晚”等表述凄凉感受的词语,开篇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全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B.诗歌三四句既有诗人马上就回到家,对家乡的思念盼望之情,又隐含回望过去经历,有诸多不舍的深情。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写,隐喻为官的经历。

    C.诗歌第九十句,诗人写在凉风中,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扬,有人称赞他做了贵官,而诗人自己的态度却不以为意。

    D.诗文最后四句,诗人感到身心疲惫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被名利所累,所以化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自己辞官之感。

    【2】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如下诗评:诗有词、理、意兴。词,指语言词藻。理为义理。意兴为诗歌情感主旨。请就其中一点赏析本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于法。“上曰:“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耳,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租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澳归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

    上欲幸华清宫,谏官论之甚切,上为之止。上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多屈意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色谓之曰:“我畜养尔曹, 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邪!”自是疏之。会其子坐赃,杖死,流汉贞于天德军。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睚眦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

    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日不复得再相见。”乃起入宫。令狐绹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

    B.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

    C.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

    D.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敛手,有两意。一为缩手,有所顾忌;一为拱手,表示恭敬。此取后解。

    B.置,处置。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的“置”同义。

    C.闾阎,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阎”是里中门,引申为里巷;泛指民间百姓。

    D.整容,古今异义词,在文中意思是敕令臣下整理仪容,用以肃整礼节、彰显君威。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澳刚直不阿。国舅郑光庄吏犯了罪,宣宗顾念情面,向京兆尹请求赦免庄吏罪责, 但韦澳坚持初衷毫不动摇。

    B.唐宣宗虚心纳谏。臣下的奏章与谏议,如果是合理的,纵然有不合乎宣宗自己心意的,他多会委屈自己而采纳听从。

    C.唐宣宗礼待臣下。他览阅大臣的奏章和上疏前,都要焚香、洗手以表尊重;临朝听政接待应对群臣也如同接待宾客。

    D.朝臣对宣宗敬畏有加。宰相奏报政事时,宣宗极富君王威严,以致最受恩遇厚待的宰相令狐绹都会在面君奏事时恐惧得出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

    (2)“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

    【5】请说说文中哪些事例体现唐宣宗不以私害公的为君之道。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如果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用,但是其他一般新的知识却已经落伍了。实际上,知识包含了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