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大理州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科举考试创设之初,制度并不完善,因为没有“糊名”“ 誊抄”等防作弊手段,考官若要上下其手,可谓易如反掌。

    ②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③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的力量。

    ④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⑤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人甚至因雨水过大而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⑥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

    ②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的惊喜,   着饱满的生气。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   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诬蔑 充斥 而是/或者 B.污蔑 充斥   就是/或许

    C.污蔑 充溢 而是/或者 D.诬蔑 充溢   就是/或许

  • 3、下列加点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一致的是

    A.孰与君少长 B.昼夜勤作息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便作旦夕

  • 4、下列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教授寄来的拙作已经收到,读后倍感精妙绝伦!

    B.你的大恩大德,我无以言表。他日定到贵府,当面致谢。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听说贵公司运转困难,如需指点,我将不吝赐教。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②虽然不少通信运营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其营业点将确保通信业务中关键的私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的。

    ③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幸福的境界。

    ④电视剧《琅琊榜》因故事生动曲折而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该剧也因此成了近几年来少有的经典之剧。

    ⑤中国刺绣是一门传承了4000多年的经典手工艺术。它以一颗颗慧心,一双双巧手,飞针走线,丝丝入画,化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锦绣画卷,传达出一种精致婉约的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

    ⑥31周岁,对于任何一名游泳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年纪,而菲尔普斯克服了这一切,在里约奥运会上仍拿下了5枚金牌,创造了奥运历史上个人金牌最多的纪录。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肖复兴)

    ①南疆是金色的。

    ②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一望无垠,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那遥远渺 茫而神秘的界限,在西北格外高远的蓝天的映衬下,在紫外线格外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 沙漠浸透着无边无际的金色。那种纯正的金色,似乎从每一粒沙砾中都可以提取出金子来。

    ③这种金色,可以说是涂抹在整个南疆的底色,在中国,这是任何一地旅游中都无法看 到的风光。在江南的春天,可以看到绿色的山水;在北国的冬天,可以看到银色的冰雪;在 中原的秋天,可以看到火红的极叶^但是,你要想看到这样壮丽恢弘的金色的沙漠,必要 到南疆,舍此其谁,别无选择。

    ④不过,如果你以为南疆只是沙漠一片地表的荒凉、一种色彩的单调、一幅“一川碎石 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枯寂画面,那你就错了。南疆的魅力,在于这样壮阔的沙漠背 景中所蕴藏着的庙宇、千佛洞和古城遗址。它们相得益彰,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 的奇迹。

    ⑤庙宇在各地都能够见到,但如果你不乘飞机而是坐汽车横穿塔克拉玛干之后来到喀 什,见到那金碧辉煌的清真寺的时候,那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有了漫长旅途的期待,更因有 和天一样宽广的沙漠的依托与对比,那彩色的清真寺才会在你的眼前立刻为之一亮,仿佛在 茫茫的黑夜里看到了灿烂的星星,和在星星闪烁下出现的童话般的辉煌的宫殿一样。风景, 如同戏剧中的人物出场一样,南疆独有的沙漠无疑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金色和彩色的色彩 相比,才会显得如此炫目。这让我想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见到的蓝色清真寺,在蔚蓝色 的博斯特鲁斯海峡涌动的海水的映衬下,才显得那样的壮观。南疆的沙漠,与伊斯坦布尔的 海水,作用是一样的,化学反应似的,衬托得清真寺那样的不同凡响,金色的沙漠和蔚蓝色 的海水,是清真寺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背景,怎么可以迸射出它们如此的辉煌?

    ⑥千佛洞,无论是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的千佛洞,还是新和的托呼拉克埃肯木千佛洞,本 身无疑就因有佛光聚集而辉映着灿烂的金色。这种佛光与沙漠的金色相互辉映,彼此增添着 金色的浓度和纯度,千佛洞,誕生在这样的沙漠之中,才显示着它的神秘与古老。沙漠的苍 老和沧桑,如老人一样保护着它们,让它们在沙漠的腹地,在历史的深处,免受伤害而能够 长久的保鲜存真。也让它们历史的厚重如树的年轮一样层层叠加那样的醒目,不用任何标签, 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那是在真正岁月雕刻下的皱纹,而不是现代化妆术后的形象。同样, 沙漠因有了这样的一座座千佛洞的存在而有佛光的普照,才让沙漠中的每一粒沙砾格外金光 灿灿,让在自然中在俗世中的沙砾有神圣的光芒,让你膜拜,禁不住跪拜在沙漠之中,双手 捧起沙砾,让沙砾从指缝间沙漏一般流溢而出,让你感到温度,感到力度,感到茫茫天地之间的渺小和自然与神的伟大。

    ⑦那些散落在南疆沙漠中的古城遗址,交河故城也好,唐兰遗址也罢,或是楼兰古城、 苏巴什古城、乌什喀特古城、唐奥依古城、库尔勒古城^都是南疆的奇迹。它们是南疆闪 烁在今天的眼晴,它们是活在历史中的灵魂。记得那一年,我去库车的苏巴什古城,是一个 落日洒满天地之间的黄昏。山是金色的,沙漠是金色的,古城的断壁残垣也都是金色的。粗 犷、空旷而荒凉的景色,天和地,风和日都加入了景色之中,成为了景色独一无二的元素, 更容易让人荡涤心胸,感受到与大自然的相通,和历史的接近。那样的景色,是都市的人造 景观无法相比的,是那种油饰一新的仿古景观更无法相比的。在这样的景色中徜徉,古龟兹 国的威风凛凛,出征西域的班超的金戈铁马,似乎都显得那样的近,仿佛就在身边不远的地 方,在那座古城堡的黄色山丘后面藏着,只要我们一声招呼,他们,还有那万千将士和战马 都可能呼嘯着奔涌而出。四围山色,一鞭残阳,万里戈壁,迎风怀想,那样的旅程,是和小 桥流水,和桃红柳绿,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之上。

    ⑧南疆的魅力,还在于在这样壮丽的沙漠中所蕴藏有一条壮丽的河流——莽莽苍苍的塔里木河,和河两岸各自延伸40公里的莽莽苍苍的胡杨林。

    ⑨金色的南疆,如果说是一座用金子打造而成的宫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人文 与自然风光的参与,才使得南疆这一份炫目的金色丰富起来。如果说庙宇、千佛洞、古城遗 址,是南疆雄性的体现,那么,塔里木河和胡杨林则是它女性的象征。

    ⑩只要你一踏进南疆,你就被这样丰富多彩的金色所包围,所淹没,便把你自己也锻造 成了一枚金色的书签,夹在你回忆的纪念册里了。

    (选自《感悟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的感情融注在景物中。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南疆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B. 本文运用了对比、排比、对偶和夸张等手法,使情感得到很好的抒发,生动而有情韵。

    C. 文章句式参差错落,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灵活运用;作者驰骋思维的空间很大,但形散而神不散。

    D.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明快而深沉;在生动的叙写中历史人文呼之欲出,说理更透彻。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南疆是金色的”。

    3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夜一昼,一冷一暖,一养成于阴一生发于阳,一明晰一朦胧,营造出绝美又相反相成的艺术境界。

    (3)由于“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与人的悲愁相一致的特点,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水”便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了。如“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韩愈《师说》中   意思一致。

    (2)《氓》这首诗中的     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2)《荀子·劝学》里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岳阳楼记》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对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苏轼借“客”之口描写了渔樵江渚的生活情形,流露了对自身现状的慨叹。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③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1】杜诗的前四句,先不谈画,而是极力赞扬王宰__________的创作态度。杜诗中的“__________”一句和“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2】结合诗句,请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如画面呈现的意境)和呈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两首题画诗的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乐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至云南永嘉寺。初,帝期从亡臣以三月复至廖平家,至是,留永嘉,颇安适,将以明年游天台,而诸臣以帝旧约,俱集于襄阳廖平家。适冯㴶自云南来,传帝命止之,令诸臣无烦往来,各散去。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离云南,由重庆抵襄阳,六月入吴,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彬云:“臣扫门而俟久矣,即有不肃,亦乞见原。欲留师数月,明晨何遽耶?”先是,帝命从亡者俱师弟称,故彬等呼为师。帝泣曰:“彼方急图我。昨于西安中,见冠盖来者,瞪目视我;此臣我自善之,彼必有以奏也。东南逋臣,屈指先汝,我去政为汝计。”对哭久之,且曰:“此近宫阙,不便。”彬曰:“亦无害。”视帝衣履敝甚,固留三日,命家人制布衣而去。帝为两浙之游,杭州计游二十三日,天台、雁荡计游三十九日。会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来石梁间,且云:“诸臣俱约至此,然终不见。”时天气寒,帝返云南,固却诸臣而去。三年春二月,建文帝至重庆之大竹善庆里,有杜景贤筑室与居,寻舍之而去。尝闻金陵诸臣惨死事,泫然曰:“我获罪于神明矣!诸人皆为我也。”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死难诸人,自为文哭之。时朝廷侦帝甚密,户科都给事胡濙访求张三丰,盖为帝也。帝知之,遂遁迹不出。七年春正月,命太监郑和航海,通西南诸国。时胡濙、郑和数往来云、贵间,踪迹建文帝。帝东行,三月,至善庆里,五月,复至襄阳。廖平家已徙蜀,帝还滇。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复至(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密访帝,震忽与帝遇于云南道中,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缢于驿亭中。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B.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C.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D.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文中的成祖是明朱棣的庙号。

    B.寺,可指古代官署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也可指宦官、寺庙,文中指官署。

    C.道,汉代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别行政区,相当于县级,如西安道、云南道。

    D.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仕宦、贵官,例如“冠盖满京华”等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文帝逃亡至云南,在此之前,曾与大臣有所约定,然而大臣如约抵达,建文帝却不知所踪。

    B.建文帝逃亡到史彬家中,打算第二天便走,只因逃亡时被旧臣认出,担心被出卖而连累史彬。

    C.当时朝廷侦查建文帝非常严密,建文帝听说金陵的大臣惨死,仍亲往祭祀并写文章吊唁他们。

    D.胡濙、郑和等人多次往来云南、贵州之间追查建文帝行踪,后来严震在云南与建文帝相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有不肃,亦乞见原。欲留师数月,明晨何遽耶?

    (2)东南逋臣,屈指先汝,我去政为汝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以下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郑板桥却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