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西藏林芝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邻/气  丽/仗  陆/   B. 骨/索  草/枯  性/

    C. /怀  叹/称  思/   D. 计/窿  石/夫  算/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刘夙婴疾病  骊山北构西折

    B.臣供养无主  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C.告诉不许    位卑足羞

    D.急星火      取之于蓝而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战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枯草,既能御寒又能隐蔽。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部队已经进入潜伏位置三个小时了,李云龙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他隔着单衣摸摸肚皮,手感有些不对,肚皮怎么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全冻站在一起了,他自嘲地想:穿上铠甲啦,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鬼子,而卡车竟有十几辆。这时,随风传来了日军士兵的歌声。

    懂些日语的政委赵刚脸色倏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得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警卫员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抢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可战斗一打响,李云龙三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一时也按捺不住,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鬼子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敌人手中的步枪,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度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了两米开外。

    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身材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使赵刚感到痛心。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要和对手同归于尽。搏斗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桶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攻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不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

    赵刚拎着驳壳枪,望见二连长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规矩。赵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

    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

    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旁边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只见他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欧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家义男得到消息时正下围棋,他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

    (选自都梁《亮剑》第三章,有删改)

    文本二: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地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抢!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此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抢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选自孙犁《荷花淀》,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文本二开篇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水乡的特点,为下文的战斗埋下伏笔。

    B.“五脏六腑”仿佛“冻结在一起”的李云龙,自嘲穿上了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的铠甲,表现了他作为八路军将领的乐观与幽默。

    C.文本一以赵刚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震惊”“痛心”“血脉贲张”等复杂心理变化侧面塑造了八路军战士们撼人心魄的英雄群像。

    D.两篇小说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李云龙张嘴就骂的“土匪式语言”,和文本二中战后人物的对话描写均富有生活气息。

    【2】“亮剑精神”在文本一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文本分析。

    【3】同样是写伏击战,文本一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文本二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

    (3)《种树郭橐驼传》最后一句“________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4)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写官兵间的悬殊或揭露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的句子是“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侧面写乐声的两句诗是“________”,这两句诗描绘了优美悦耳的乐声一经传出,使得浮云凝滞,湘娥与素女潸然泪下的场景。

    (3)《书愤》中的“______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写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飘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荀子指出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其中谈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引用传说中的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瑟歌唱来表现李凭善于演奏箜篌。

    (2)李商隐的《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与引用望帝把思慕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叫声中的诗句构成一联,表达难以言传的情感。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容颜易老、时光飞逝的感慨。

    (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____________________”句,运用想象表达了夫妻生死相隔的岁月沧桑。

    (5)李白的《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句传达出诗人舍我其谁的自信之情,而“____________________”句则使得诗人的郁愤失意之情具有了穿越时间的典型意义。

    (6)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问句,从而引发对自然恒久与个体生命短暂的思考与描述。

    (7)此四君者,____________________,宽厚而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_,约从离衡……(贾谊《过秦论》)

    (8)《国风》好色而不淫,____________________。若《离骚》者,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离骚》文平义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写行人走在蜀道上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恐不已。

  •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秦惠王灭古蜀国时“五丁开山”的神话,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的险阻。

    (3)杜牧《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2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请比较这首诗的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在写法上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密,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谁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氏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和“字”不能混为一谈。一般来说,出生时只取名,成年后再取字。其中,“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

    B.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古代任职授官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

    C.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居丧制度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如《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如:天子死回崩,诸侯死叫薨,士死叫不禄,平民百姓就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身世坎坷,孤苦无依。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自己体弱多病,福分浅薄,内外无亲,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B.李密孝敬祖母,尽心尽力。祖母刘氏生病时,李密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每次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

    C.李密臧否人物,客观公正。面对司空张华的询问,李密认为安乐公比齐桓公差了很多,从他们功业的成败即可看出。

    D.李密心怀不满,因怨被罢。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用,颇有怨言,于是在诗中流露怨气,引起皇帝的不满,最终被罢免了官职。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5文中说“密有才能”,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李密“有才能”的三个事例。(可引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和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