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材料意在表达
A. 辛亥革命结果了封建制度
B. 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漫长
D. 辛亥革命以和平的方式结朿了封建帝制
2、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 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共“一大”召开
C.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 蒋家王朝的灭亡
3、“……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论断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战线硕果累累。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照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6、“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 “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的趋势,下列表述与经济全球化无关的是( )
A.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B. 一部iphone手机生产流程: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们组装起来
C. 我们一起享受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
D. 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以他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国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野心起到了牵制作用
8、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该事件指
A.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C. 法国爆发大革命
D. 中国兴起太平天国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B.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地区
C.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D.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10、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西汉大一统,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 洋务运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维新变法,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 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12、一个商人在四川采购货物,用的货币是交子,这位大商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 唐朝前期
B. 唐朝后期
C. 北宋初年
D. 北宋末年
13、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口中的“苏联模式”是指
A. 实行多党制,倡导政治多元化 B. 多样的市场经济
C.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加速发展机械制造业
14、观察下图,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这个事件发生在( )
A.1939年9月
B.1941年12月
C.1943年9月
D.1945年4月30日
15、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下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反对同一殖民国家的是
①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③华夫脱运动
④卡德纳斯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属于 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由蒙古族人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8、下图邮票中的科技发明说明中国掌握了
A. 核技术
B. 空间技术
C. 生物技术
D. 激光技术
19、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保护劳工权利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新中国成立后归绥(归顺安定之意)改名为呼和浩特(美丽的青色之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名为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这些城市名称的变化体现出的政策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改革开放的政策
D. “一国两制”构想
21、《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22、宋代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_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3、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小刚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的内容:
比较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开始时间 |
|
|
|
颁布的法律文献 |
|
|
|
共同作用 |
|
24、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2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6、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东南地区。
27、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8、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暴政:
(1)纳粹党利用“_____”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_____人和_____;
(2)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_____;
(3)纳粹政权为加强_____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_____;
(4)疯狂迫害_____;
(5)希特勒大力发展_____,积极_____备战。
①_____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_____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_____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9、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30、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______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31、在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商品过剩,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2、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了崛起—衰落—复兴与联合的过程。
(1)19世纪末的欧洲,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因利益争夺而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
(2)英法意图祸水东引,德意野心不断膨胀的国际条约是?
(3)20世纪90年年代,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洲十二国签署的是?
33、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文明)
(1)谁主政时期,雅典的奴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就是什么?
(古罗马文明)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
(4)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的历法被称为么?
(古中国文朋)
(5)东汉时改进造纸工艺的人是谁?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谁?
(6)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谁?
(7)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34、某班同学正在进行建国70周年图片展览,请你参加。
材料一 艰难的探索
(1)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选择任意一图,说出图片所代表的事件,及其在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
(2)从图1到图4,体现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什么规律?
材料二 开天辟地
1919年5月 | 1921年7月23日 | 1927年8月1日 | 1937年9月25日 | 1949年10月1日 |
五四运动 | ① | 南昌起义 | 平型关大捷 | ② |
(3)写出历史事件① ;② ;重温这段奋斗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材料三 新的时代
40年众志成诚,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2018、12《习近平谈改革开放40周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次会议?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照片列举有关史实,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壮丽史诗的。
(5)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