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 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
B. 废除政教合一体制
C. 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
D. 开始进行文字改革
2、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3、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爵士乐产生后很快风行美国 B. 爵士乐只在美国流行
C. 爵士乐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 D. 爵士乐兴起于20世纪初
4、“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抵抗侵略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5、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6、古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成为二者标志性的成就。请问:在古希腊众多城邦国家中哪国的民主政治最成熟?罗马法形成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又是什么?
A. 雅典。《十二铜表法》
B. 雅典。《查士丁尼法典》
C. 斯巴达。《十二铜表法》
D. 斯巴达。《查士丁尼法典》
7、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爆发于上海
②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③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8、下列历史事件中需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才能取得独立的有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③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④埃及华夫脱运动 ⑤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⑥美国独立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①③⑤⑥
9、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书法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是( )
A. 《宣示表》 B. 《兰亭集序》
C. 《张猛龙碑》 D.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10、下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11、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一直受到历史叙述的重视。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B.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2、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 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B. 提高印度民族自尊心
C. 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D. 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1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 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14、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官员积极评价屠呦呦获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改变。东汉时期,利用中医治疗流行性传染疾病的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15、欧洲的14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
16、古希腊时期,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开始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其中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陪审法庭
17、“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她是指( )
A. 澳大利亚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18、张自忠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A.黄海海战
B.枣宜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19、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居民重返乡村、回归自然的愿望和呼声日益高涨。城市规划师尝试将风景园的规划手法应用到城市之中,从而产生了田园城镇的景观规划。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环境污染 B.英国居民娱乐休闲时间增加
C.英国城市人口不断流向农村 D.汽车使用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20、扬州学派代表人物,被尊为一代文宗、九省疆臣的是
A. 江上青
B. 吴征镒
C. 阮元
D. 汪曾祺
21、德国法西斯专政形成——希特勒上台:_____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_____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_____,世界大战的_____策源地形成。
2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1)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人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除________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9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___爆发。
24、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____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____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5、时间、改革者:(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7、__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使用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8、欧洲的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________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共同体和________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大大加快了________的进程。
29、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________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30、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月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31、请列举出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的三个共同体。
32、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大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点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一个国家发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请问这个“革命”是什么?
(2)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进行了安排形成的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引发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请问这个运动是什么?
(3)二战前,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张,战争一触即发,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1931年,在东方战场上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近50年的冷战,世界陷入了“两极时代”。请问这个“两极时代”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简要叙述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二: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材料三: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七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时,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以国家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说明,美国为什么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2)“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指什么?按什么原则建交?
(3)材料三中“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出发点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外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