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宣城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杞人忧天》也选自这部著作。

    B.古代的“阴阳”可以表示地理方位,“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D.孟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七律 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其主要内容是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D. 《木兰诗》是北朝一首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体裁长篇叙事诗,叙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其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130多年。据史料记载,稷下学宫所在地,是齐国都城临淄的“西门”,叫“稷门”。当年稷门附近,实在是气魄非凡。   过去孔子周游列国,也带着一批学生,像是一个“流亡大学”,现在,一个个“流亡大学”在这里集中了,这里也就成了中国的最高学府,人数常常是数百上千。

    ①齐国朝廷做事,总是大手笔,他们给各路学者很高的待遇。

    ②他们像平时一样,身后跟着很多学生。

    ③那里铺了宽阔的道路,建了高门大屋,成了四面八方学者们的向往之地。

    ④因此,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来过。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间的水“哀哀打旋”和梅花“无意苦争春”运用了相同的修辞。

    B.对联“虚心效竹节,人品如兰馨”可以用来自勉、警人、祝寿等。

    C.“鹏”是形声字,“鸟”是形旁,表意,是象形字;“朋”是声旁,表音,会意字。

    D.成语“徒有其名”和“名不副实”含义相近,在有些语境中可以互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却看:回头看。②愁何在:不再愁。③漫卷:随手卷起。④“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1)颔联中___________两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听到喜讯后的激动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分)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句子是: (2分)

    (5)把王维的诗《终南别业》默写完整。(4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材料一】“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

    【材料二】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     ),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根据材料一填空】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人名),从中就可以着出“我”小时候就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懂得通过______________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材料二填空】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 )(动物名),……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父亲的手》,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父亲的手

    黄桂林

    早点睡了,少熬夜,多喝牛奶。父亲边说边端上一杯热牛奶,我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离开我心爱的书桌,接过父亲端过来的热气腾腾的牛奶,不经意地,我看到父亲那一双布满青筋的手,那是一双拘谨小心的手,显得有点局促不安。这是我记忆中的手吗?

    ②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淘气的男孩。我是不怕父亲的手的,我常常拍打他的手,把自己的小手放在父亲宽大温暖的手里,比一比谁的大,父亲总是慈祥地说:崽的手比我的大,有出息。我非常骄傲地说:肯定的。

    ③考入师范那年,父亲执意要送我到火车站,我老是不情愿,我不想别的同学看到我的父亲,一个来自农村的父亲,多丢脸啊,因此我非常不乐意父亲送我,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会处理好这些事务。可是父亲二话不说,紧紧拽住我的手就往火车站跑。我很厌恶但又甩不脱父亲的手,一双粗糙的手。到了火车站,父亲放开我,叫我不要乱跑,等一下他来接我。说完,他快步挤入售票口。我看到父亲几次挤进去,几次又被挤出来,但还是非常努力地往前,父亲扭过头看着我,满脸通红讨好地笑着,我故意装作没看到,转过身去站着,好长时间,父亲高兴地叫我:嘿,拿到票了,太好了!父亲大叫着,跑过来,又紧紧拽着我的手,冲上站台。我木然地跟着父亲向前冲,到了站台,我说:爸,你回去吧,我自己走,我长大了。父亲一下愣住了,他使劲地搓着自己的手,小心地说:好好好,那我走了。了一下,父亲满脸失望地走了。

    各位旅客,前往贵阳方向的列车马上进站了,请您收拾好随身物品,准时上…随着站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我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兴高采烈地向站台队伍冲去。崽,等一下,你落东西了。听着儿时熟悉的声音,我看见父亲的手不停地摇晃着,似乎拿着什么东西快步往站台冲过来。我冷漠地停下脚步,不耐烦地看着冲到面前的父亲。我给你买了两个热鸡蛋,车上吃,不要饿了。父亲满脸通红,讨好地将热鸡蛋压在我的手里,我接过热鸡蛋,头也不回地冲上列车。列车开动了,我无意识看了一下站台,父亲还在站台上挥舞着手,我看到父亲的手,一双无力的手…多年以后,母亲告诉我,父亲为了买到票,多加了一块钱,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一块钱能买回很多东西。而为了我在车上不挨饿,又让卖鸡蛋的小贩多热了一下鸡蛋,冲上站台时还扭伤了脚。听了母亲的话,我久久不能平静。

    快点吃了,不要让牛奶冷了,伤了肠胃。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牛奶,我哭了。那一刻,我紧紧拽住父亲的手,一双温暖的大手。爷爷,我要和爸爸拉着您的手,您不要放哟!女儿的一声娇嗔,击碎了我的愧疚。转过身来,我看到母亲和妻笑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阅读全文,填空。

    “我”和父亲比谁的手大,“我”骄傲;父亲执意要送“我”,“我”_______;得知父亲买票和买鸡蛋的过程,“我”________;父亲递牛奶给“我”,女儿抓住“我”和父亲的手,“我”________

    【2】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父亲大叫着,跑过来,又紧紧拽着我的手,冲上站台。(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随着站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我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兴高采烈地向站台队伍冲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手》为题目,有何妙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17,也许你收获了真诚的友谊,你很珍惜;

    2017,也许你读懂了背后的亲情,你很感恩;

    2017,也许你找到了追逐的梦想,你很执著;

    2017,也许你见证了逝去的生命,你很伤悲;

    2017,也许你感受了他人的温暖,你很幸福……

    要求:

    (1)以“2017,我很   ”为题,写一篇文章。

    (2)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写作。

    (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