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阜阳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刚过完20岁生日的小孟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已是风烛残年了。

    C.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2、下列与画线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我喜欢风吹过树梢。我喜欢竹叶在风中狂舞。风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实际上不只是风,还有从大地深处升起的一棵树,把大地最深处的寂静,带给人间。

    A.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的是风。

    B.风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还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

    C.风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同时也带来激情。

    D.风啊!你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

  •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戍”,防守。“已”,这里指生命结束。

    B.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叙述了杜甫投宿石壕村一户人家时的所见所闻,差役“捉人”是当时兵役中最不合理、最残酷,因而也是最悲惨的一幕。该诗核心人物老翁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时,也表现了人们那种坚韧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

    C.这首诗的主体部分运用了对话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差役的问话隐去,把老妇人的回答概括成13句话。从人物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差役的冷酷无情,着实让人愤恨。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老妇人的机智果敢,大义凛然,爱家爱国的坚韧,不禁令人敬佩。

    D.这首诗在叙述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色彩,没有发表议论,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事实里面,尽量让事实说话。如“有吏夜捉人”一句,既是叙事也是讽刺和暴露,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憎恨,并且唤起读者的憎恨。

  • 4、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她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此句子运用了夸张修辞。

    B.她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此句子主干为:她不吵嘴。

    C.雨后春笋 感谢生命 提纲挈领 非常坚强——这四个短语结构不完全相同。

    D.“直播带货”为农民脱贫致富开展了一条新路径。——此句子没有语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诗歌一二句描绘的画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本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水浒传》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文段一:

    晁盖心中欢喜,对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加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不报!"【A】只是冷笑。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

    (选自《水浒传》第十九回)

    文段二:

    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B】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以上文段皆选自《水浒传》,人物【A】是 ,人物【B】是

    (2)两文段都写到人物的“笑”,请结合作品中相关具体情节,两位人物分别因何而笑?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吴伯萧

    ①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罢!小小的就这样皮。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

    ②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③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总也有三五匹罢,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同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一凑就是近百的数目。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噢。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④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道几趟马。

    ⑤孟春雨霁,滑㳠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⑥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姐!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⑦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⑧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叱那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⑨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晚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⑩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禁,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躇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的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的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

    【1】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三四岁时,骑马唱歌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端阳访友,骑马赏景

    春节期间,骑马串门

    祖孙骑马,郊野漫游

    【2】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文中第自然段最后说,“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请分析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情感。

    【4】文中的第自然段,“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自杜甫的《后出塞》,表现了一种飒然慷慨的雄风,这种意境和结尾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一句中所表现出来的柔情是否相矛盾?为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假如你成为一部经典动画中的角色,由于你的加入,会让这部动画故事发生怎样的改变?请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