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总是这么粗枝大叶,这回可真是捅娄子了。
B.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
C.听说小东的成绩一落千丈,爸爸气得和颜悦色。
D.英勇善战的队伍有了新装备,可真是如虎添翼呀!
2、“奇珍异宝”中“异”的意思是( )。
A.不相同的
B.另外的,别的
C.特别的
D.奇怪
3、人们常说的“及笄”是指女子年满( )岁。
A.十三四
B.十五
C.二十
D.三十
4、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pái wǎn kuí
( )队 遮( ) ( )菜
( )徊 春( ) ( )梧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桂花雨》是____________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以____________为线索,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__________。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____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 张宁欢天喜地的问妈妈
(2)桌子上摆满了他喜欢的玩具 可爱的小熊娃娃 精致的飞机模型 奇特的魔法球 数不胜数
(3)普季克不爱听这些 他摇着脑袋说 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 树不摇 风不就没了
(4) 哎呀 母亲说 这面糊着魔了 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
(5)这里的风景可真美呀
(6)你能去 难道我不能去吗
(7)地球环保使者把金奖章授予了地球的清道夫 乌鸦
7、看拼音写词语。
bēn fù dū du zhuì luò jǐn jí shěn shì
( ) ( ) ( ) ( ) ( )
juàn liàn nà hǎn zhòu yè cān móu cí xiáng
( ) ( ) ( ) ( ) ( )
8、把诗句补充完整。
1.姑苏城外______,夜半钟声______。
2.______,绿蓑衣,______不须归。
3.山一程,______,身向______,夜深______。
9、阅读理解。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化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户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地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摔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的人民 _________的历史
_________的物产 _________的斗争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思考——_________ 立即——_________ 贫穷——_________
反义词:苏醒——_________ 马虎——_________ 懒惰——__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宋庆龄对什么不以为然?她为什么会不以为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交口称赞。
“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大家交口称赞什么?为什么要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这句话是宋庆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的?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有一句话既点题,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0、课外阅读。
荷叶青青
许永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让我生出许多感动。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很小很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常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邀请人家进来,沏上茶,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 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的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起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方里,要用到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她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确实一天天好了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xiáng jià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写出括号内合适的字词或拼音。
【2】解释词语。
不屑一顾:______
念念有词:______
【3】祖母是怎样种荷花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4】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哭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克
【剂型】颗粒剂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避光。
【保质期】36个月。
【1】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不用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B.服药期间可以吃冰激凌。
C.可以用凉水冲服。
D.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的可以使用。
【2】根据药品说明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口干、舌少津、大便干,家人让她服用本冲剂。
B.小明在服用该冲剂前吃过泰诺,可以直接服用该冲剂,无须咨询医生。
C.9岁的小胡腹痛可以一次一包,一日两次服用该冲剂。
D.小范面黄乏力,食欲低下,带有腹痛腹胀,他可以遵医嘱服用该冲剂
【3】使用该药品后,正确的贮藏方式是( )。
A.奶奶将药品放在茶几上,并用密封袋装好。
B.爷爷把包装盖好,放在电视桌的柜子里。
C.奶奶把它密封好,放在窗台的小柜子上。
D.爷爷用密封袋装好,放在柜子里,并加了锁。
【4】奶奶买了一盒“醒脾开胃冲剂”,生产日期是2015年10月13日,有效期可延续到( )?
A.2016年10月13日
B.2017年10月13日
C.2018年10月13日
D.2019年10月13日
【5】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A.冰激凌是李林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B.奶奶患有糖尿病,最近她不爱吃东西,时常肚子痛。
C.刘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不到400米,胃就不舒服了。
D.赵清经常反胃,腹部胀痛,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6】小明的妈妈最近乏力、胃口不好,时常腹胀腹痛,她用开水冲服“醒脾开胃冲剂”,一次2袋,一日2次。你认为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忆读书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补充词语。
栩栩( )( ) ( )( )无味 朦朦( )( )
无病( )( ) ( )( )多情 心动( )( )
【2】根据内容写出作者对下面书籍的评价。
《西游记》__________ 《封神榜》__________
《荡寇志》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告诉我们看书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_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请你试着写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1】仔细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这段话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正面描写刘伯承将军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侧面描写的句子。
【3】数刀数说明当时刘伯承内心非常__________,这和沃克医生的“颤抖”“流汗”所表现出的担心形成__________,这样写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
14、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再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中。(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 )→( )→( )。
15、阅读与理解。
母亲的“存折”
看着母亲渐渐地老去,我们做儿女的实在有些放心不下。每次往家里打电话没人接,每次回家看望母亲,只要家里没有了她老人家的身影,我们的心里总是怦怦直跳,总怕她在外边有个什么意外。这些担心并非多余,母亲七十多岁了,虽然看上去身板还算硬朗,但人上了岁数,记性便大不如前了。加上现在城市化建设可谓日新月异,过去的老街早已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悄悄淡去,老人家在外面已经迷过多次路,这怎么能够让我们放心得下。
兄妹们都想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好有个照应。可生性倔强的母亲都一一回绝了。她说害怕她这把不中用的老骨头破坏了子女家庭的和睦。没有办法,我便和兄妹们商定,无论工作多忙,只要抽得开身,每周星期天必须回家里陪母亲。
在一家老少团聚的周日,母亲总是不忘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乐呵呵地坐在桌边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们吃。饭菜里兄妹们爱吃的,孙儿们爱吃的,一样不差,多得让我们都怀疑母亲的记忆力是否真的衰退了。
那天,我下班挺早,顺道回家里看看母亲。看见沙发上放了一件母亲的脏衣服,我便拿去洗。衣服刚一下水,母亲便从外面回来了。她看着我正在帮她洗那件衣服,一种紧张的神情一下子爬到了她苍老的脸庞上。母亲叫住我,一把从水里提起那件衣服,然后一边埋怨我,一边十分着急地把手伸进衣兜里一阵摸索。
“还好,还好!”随着母亲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了一个湿漉漉的破旧存折躺在了她的手上。
一个破存折就让母亲紧张成这样,看来母亲真的老了,我不禁想。“妈,你这存折里放了多少钱啊?看把你急成这样!”我故意和母亲调笑道。
母亲不理我,似乎还在生我的气,自个唠叨着,说要到屋里去拿熨斗把存折熨干。我偷偷地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存折,那根本就不是一本真正的存折!它的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汉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只不过母亲害怕把它弄坏,专门用一个硬硬的存折皮给它包上。
那一刻,一种久违的感动立刻攻陷了我的心房,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完全相信了那一句话:世界上最广袤、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爱。别人看来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母亲视作珍宝似的珍藏着,岁月能够冲垮的只是她的记忆力,但根本无法抹去母亲对子女们无尽的爱。
【1】用“______”画出母亲不愿住在儿女家里原因。
【2】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主要表现了母亲对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的存折记录着什么?为什么要用上存折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发现“存折”的奥秘后,“我”的神情如何?“我”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
A.歌颂深厚的母爱。
B.母亲岁数大了,很固执。
C.母亲有很多存款,不让儿女知道。
D.表现子女的孝心。
【6】依照对短文的理解填空。
这存折其实是一叠______,一叠记录着__________的白纸,一叠寄予着深厚的______________!
16、自由与生命
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子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时,便有一群美洲画眉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我站在笼子前,聆听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她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力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怜儿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做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草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本文已用“‖”分为四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大意。
2.文中有一句描写小画眉叫声好听的句子,请将它抄下来。
3.根据鸟类学家的分析,画眉妈妈毒死小画眉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的结尾写出了作者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关进笼子里的原因——“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7、阅读与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因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选文中画线句子在原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统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点明中心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方式(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8日至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市举行,这是中国民族运动会第一次在中部地区举办。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色带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有“龙凤呈祥”之意;两侧旋转成半圆的橙色与蓝绿色的色带分别代表着黄河与长江,寓意天南地北各民族的团结凝聚。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吉祥物是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龙娃“中中”,其胸前装饰图案取自郑州出土的商代经典青铜器“商鼎”,体现举办地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材料二 海报一
材料三 海报二
【1】这次运动会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举办的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
【2】海报一的宣传语是: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这两张海报的宣传语哪一个更吸引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志愿者,你打算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介绍什么,以使他们对这次运动会了解更多?(提示:可结合材料、亲身经历等,字数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 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这句话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溪石的 美,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
2.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 ),有( ),有( ),还有( )。这段文字运用了总——分的写作手法鹅卵石的 美,可以用词语 、 来形容。请你仿照上面这段文字的写作方法来写一段话
3.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 ),又照着( );
照着( ),又照着( )。
4.这篇课文以“淞坊溪的冬天”为题,而文章中却用了不少笔墨来描写冬天来临前淞坊溪的景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我能把画面写具体。
太阳升起,小鸟飞出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表达与交流。
仔细观察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特要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