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景观主要位于黄河干流河段中的(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2】黄河含沙量大,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2、小强在上学路上,看到马路边停放着一辆牌号为“渝A-F2426”的汽车.你认为小强看到的这辆车来自()。
A. 云南省 B. 贵州省 C. 四川省 D. 重庆市
3、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⑥
4、肇庆的气候特点是( )
A.夏热冬冷,雨热同期
B.夏热冬暖,雨热同期
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深度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鄱阳湖一年中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鄱阳湖一年中不同季节水位深度变化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夏季用水量大
B.我国冬季用水量大
C.我国降水季节差异大
D.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
【3】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影响是
A.水位升高
B.水位降低
C.水位季节差异变小
D.水位季节差异变大
6、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国家于2000年8月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中的“三江”不包括下列哪条河流?( )
A. 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D. 澜沧江
7、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北与西南地区
B.东南、西南与东北地区
C.东部与中部地区
D.西北部边疆地区
8、在浩瀚的海洋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彗星
9、下面所示四幅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陆地面积960万km²
B.我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四周,和14个国家接壤
C.我国西部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国土约300万km²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11、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虚拟现实技术(VR)属于( )
A.冶金工业
B.机械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航空航天工业
【2】(承上)发展该工业的关键是( )
A.辽阔的土地
B.科技和人才
C.廉价的劳动力
D.丰富的水资源
12、武汉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
A. 科技力量雄厚 B. 海陆位置优越 C. 人口众多 D. 矿产资源丰富
13、下列经济特区城市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 深圳 B. 肇庆 C. 惠州 D. 汕头
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手鼓舞--壮族
B.②黔--孔雀舞--回族
C.③内蒙古--摔跤比赛--蒙古族
D.④吉--跷跷板--藏族
【2】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云南
B.西藏
C.甘肃
D.宁夏
【3】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B.少数民族人口少,分布地区集中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荒漠地区 B. 西部高原盆地
C. 东部季风区 D. 内蒙古西部
16、如图是四川南部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分布图,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地区位置最低的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西南部 D. 东南部
17、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的分布具有“南稻北麦”的格局
B.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甘北甜”的格局
C.油料作物的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D.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棉区、黑龙江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三大棉区
18、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要求的是
A.在半干旱的草原开垦荒地种粮食
B.在鄱阳湖、洞庭湖地区不断地围湖造田
C.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耕地上植树造林
D.在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发展林业
19、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南部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地跨寒带、温带、热带
20、2020年12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身高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
21、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的李明和洛杉矶的王朗相约今年暑假乘船去伦敦游玩,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计划,李明说他将提前出发,中途去新加坡和A国游玩;王朗说他也要在B群岛上停留一周时间。他们相约在伦敦街头的某个地理标志处会合。
(1)图中A国是 ;B群岛是 。
(2)李明在A国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写出其中一处 ; 李明在A国见到的宗教筑以 教的建为最多。
(3)李明在新加坡旅游后继续前行,首先经过著名的 海峡,来到印度洋,他到达A国首都前,轮船从一个运河经过。王朗也同样经过了一个运河,其名字是 。他们此行经过的共同的大洋是 。
(4)王朗在B群岛最大国家参观了农场庄园,他最可能参观的是 。
A.甜菜园 B.枣椰园 C. 香蕉园 D.小麦园
(5)两人约好在伦敦的会面的地点为 。
A.东西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B.南北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C.东西经度的界线标志处 D.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标志处
(6)在伦敦时,李明感觉伦敦白天没有北京热,日夜温差比北京小,其原因是 。
22、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23、连线题。
(1)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类型连接起来。
A内蒙古高原 a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b草地
C大兴安岭 c耕地
A—______,B—______,C—______
(2)将温度带与作物熟制搭配正确的连起来。
A热带 a一年一熟
B亚热带 b一年三熟
C暖温带 c一年两到三熟
D中温带 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4、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25、我国位于___半球、___半球,地处亚洲_________,________西岸,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_的国家 。
26、画出表示北风的箭头 。
27、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 为主,南方耕地以 为主。
28、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29、我国的地形特征是地形______,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0、在我国各大洋流域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 流域,面积最小的是 ______ 流域..
31、如图是东北地区略图和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据图回答:
(1)读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
(2)读东北地区略图,①是________(地形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就是形容住在这里的________(选填“汉族”、“满族”、“赫哲族”)人民的生活。
(3)①是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
A.黑土广布
B.水源充足
C.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D.地形平坦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位置优越,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__平方千米。
(2)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的海域A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__________海,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__________;陆上邻国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E、F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
(5)G——H是我国人口分界线,甲省比乙自治区人口__________(稠密或稀疏)。集中居住在乙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
33、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300~400千米,是半干旱的草原和稀树草原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萨赫勒地区已沦落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也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左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向南北递减使气候和自然景观大体呈现出以____分布特点。
(2)近年来,萨赫勒地区人口激增,人口与可耕地的比重失衡,使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你的理解把(“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放牧”)填到关联图(图)中方框内。
①____②____③____。
(3)针对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失调、恶化的现状请你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____。(任答两方面2分)
34、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回答问题。
| 陆地 |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 耕地 | 径流量 | 森林 |
总量在世界地位位次 | 3 | 3 | 4 | 6 | 5 |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水平 | 不足1/2 | 不到1/2 | 2/5 | 1/4 | 1/3 |
(1)表中列出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
(2)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状况更加突出,如何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请你给出两点建议:____________。
(3)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请说一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___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材料二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摘要(节选),未来10年稻谷产量达到2.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2.0%,小麦总产量年均增长6.7%,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供给明显增加,将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材料三 图1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中国2012~2019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示意图。
(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西部大致以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为界,西部地区以_______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分布南北差异明显,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种植__________。
(2)图2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在__________,粮食产量在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含义。(各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