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某试剂分别加入到烧杯①、②中,下列“试剂”和“烧杯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 | 烧杯中的物质 |
A |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性强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 | 金属钠 | ①水②乙醇 |
B | 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 饱和溴水 | ①苯②苯酚溶液 |
C |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①甲基环己烷②甲苯 |
D | 苯酚的酸性弱于醋酸 | 碳酸氢钠溶液 | ①醋酸②苯酚溶液 |
A.A
B.B
C.C
D.D
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H<0
B.CaCO3(s)=CaO( s)+ CO2(g) △H>0
C.N2(g) +3H2(g) 2NH3(g) △H<0
D.2CO(g)=2C(s)+ O2(g) △H>0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醋酸铵在水溶液中电离:CH3COONH4CH3COO-+NH
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NaHCO3=Na++H++CO
C.CuCl2溶液显酸性:Cu2++2H2OCu(OH)2+2H+
D.Na2S溶液显碱性:S2-+H2OH2S+OH-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
B.往溶液中滴加盐酸: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H4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B.和
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和互为同位素
D.丙酮()和环氧丙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
6、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 蒸发、浓缩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体
7、在空气中直接蒸发下列盐的溶液:①Fe2(SO4)3、②Na2CO3、③KCl、④AlCl3、⑤NaHCO3可以得到相应盐的晶体(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④⑤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2p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Y)>r(X)
B.第一电离能:I1(X)>I1(Y)>I1(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W>Z
D.Y的氢化物的沸点在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低
9、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 mL 0.025 mol·L-1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 mL,则混合后溶液的pH为( )
A.11.7 B.1.6 C.1.7 D.7.3
10、下列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说法正确的是
A.100℃时,pH=11的Na2SiO3溶液,c(OH-)=1.0×10-3mol•L-1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c(Cl-)
C.常温下,将0.05 mol•L-1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溶液 ②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氨水稀释10倍,溶液的
变为9
B.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氨水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多
C.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
D.相同条件下的NaOH溶液和
的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12、在一次有机化学课堂小组讨论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B. 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C. 用乙烯合成乙酸:
D. 用乙烯合成乙二醇:
13、①正丁烷;②异丁烷;③正戊烷;④异戊烷;⑤新戊烷;⑥丙烷,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④>⑤>①>②>⑥
B.③>④>⑤>②>①>⑥
C.④>③>⑤>①>②>⑥
D.⑥>③>⑤>①>②>④
14、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3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2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 等于3mL B. 小于22mL C. 等于11mL D. 大于11mL
15、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A. 2,8,18,32,32,18,8 B. 2,8,18,32,50,8
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
16、为鉴别卤代烃中所含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加入AgNO3 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 ③加热 ④加入5 mL 4 mol·L-1NaOH溶液
⑤加入5 mL 4 mol·L-1HNO3溶液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① C. ②④③⑤① D. ②⑤③①
17、下列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真实分子组成的是
①P4 ②KCl ③Mg ④Si ⑤SO2 ⑥金刚石 ⑦N2
A.⑤⑦
B.①⑤⑦
C.③⑤⑦
D.③④⑤⑦
1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C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导电性随加入Ba(OH)2物质的量的变化
C.图3表示对于化学反应,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
>0
D.图4表示反应H2+I2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19、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实验室进行②的操作需用到坩埚、坩埚钳、玻璃棒、酒精灯
B. 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H2
C. 步骤⑤应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
D. 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反应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 PCl5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C. 水分子稳定性强是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较为牢固
D. 金刚石中所有原子均是以共价键相结合的
2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若ΔH>0,Δ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22、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数目比为3:2的化合物
A. B.
C.
D.
2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CO | Cl2 | COCl2 | COCl2 | ||
Ⅰ | 500 | 1.0 | 1.0 | 0 | 0.8 |
Ⅱ | 500 | 1.0 | a | 0 | 0.5 |
Ⅲ | 600 | 0.5 | 0.5 | 0.5 | 0.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80%
24、甲烷重整时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①
②
它们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两曲线交点表示此时①、②两反应平衡常数相等
C.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D.相同条件下,增大反应①中水蒸气的浓度,的转化率增大
25、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1.2L(标准状况)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
(2)1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了akJ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3)已知:氮氮三键的键能是946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请根据此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6、某学生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3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并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的时间数据是16s、28s、33s。请据3个时间数据填入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
试管编号 | 加3%Na2S2O3溶液/ml | 加H2O/ml | 加H2SO4(1:5)/滴 | 出现浑浊所用时间/s |
① | 3 | 3 | 5 | a |
② | 4 | 2 | 5 | b |
③ | 5 | 1 | 5 | c |
(1)a=___、b=___
(2)实验结论:__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7、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____。
(2)基态Ge原子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3)镍元素基态原子的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
(4)基态Fe原子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5)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
(6)Cu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8、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并用此电池来电解含有Na2SO3的工业废水,可获得硫酸等物质,该过程示意图如图:
(1)锂离子电池工作时,a极发生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Li+移向___(填“a”或“b”)极,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
(2)电解池中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其中右侧交换膜应选用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该交换膜的作用是___,写出d极的电极反应______。
(3)若电解池左侧溶液的体积为2 L,其浓度由2 mol•L-1变为4 mol•L-1时,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是___mol。
29、取钠、镁、铝的单质各1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快的是 ,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反应中失电子数目最多的是 .
30、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热反应,且 m+n_____p(填“>”“=”“<”)。
(2)减压时,A 的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恒温恒容时,若加入 B,则 A 的转化率_____,B 的转化率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 c(B):c(C)的值将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
(6)保持体积不变,若 B 是有色物质,A、C 均无色,则加入 C 时混合气体颜色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
(7)若 B 是有色物质,压缩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则混合气体颜色____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____。
31、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化学方程式____。
(2)25℃、101 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 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③2H2(g)+O2(g)=2H2O(l ) ΔH3=-571.6kJ/mol,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2、CH3COOH是一种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有的基团具有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动性,这些作用统称为“诱导效应”,据上规律,填空:
(1)HCOOH显酸性,而H2O显中性,这是由于H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 (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___。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这是由于CH3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___。
(3)C6H5-也属于吸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__________。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强的是____。
33、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3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10min,将产生的蒸气经长导管通入到小试管中溶液的液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的官能团是____(写名称)。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①浓H2SO4的作用是____。
②小试管中的溶液是____,其作用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③长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
(4)实验中采取的加热方式称,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主要有____、___;
(5)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填“大”或“小”),有___气味。应从该分液漏斗的___(填编号,多填、少填均不得分)。
a.下部流出 b.上口倒出 c.都可以
(6)若实验室中温度过高,温度达170℃,副产物中主要有机产物是___(填名称)。
34、已知:lg2=0.3 lg5=0.7。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1,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
(2)室温下,pH=3的盐酸与pH=5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
(3)室温下,pH=2的盐酸和pH=13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混合溶液的pH=11,则盐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35、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最后亮相的DF—31A洲际战略导弹是我国大国地位、国防实力的显著标志。其制作材料中包含了Fe、Cr、Ni、C 等多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与Cr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可能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区。
(3)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
。其中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
(4)铁元素能与CO形成。羰基铁[
]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 mol
分子中含___________mol σ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铬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第21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根据价层电子判断铬元素中最高价态为___________价。已知中铬元素为最高价态,画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_。
(6)Ni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a的值为0.88,且晶体中的Ni分别为
、
,则晶体中
与
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晶胞参数为428pm,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
(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表达式)。
36、【加试题】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
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 I:2NH3(g)+CO2(g) NH2COONH4(s) ΔH1=-159.47 kJ·mol-1
反应II:NH2COONH4(s) CO(NH2)2(s)+H2O(g) ΔH2=+72.4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CO2和NH3为原料生成尿素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反应II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
(2)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中影响CO2转化率的因素很多,下图为某待定条件下,不同水碳比[n(H2O)/n(CO2)]和温度影响CO2转化率变化的趋勢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温度升髙该反应平衡常数逐渐减小,移走部分尿素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当温度低于190℃,随温度升髙CO2转化率逐渐增大,其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当温度髙于190℃后,随温度升髙CO2转化率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发生了副反应
D.其他条件相同时,为提髙CO2的转化率,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水碳比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反应I中影响C(CO2)的因素,在恒温下将0.4molNH3和0.2molCO2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t1时达到平衡,其c(CO2)随时间t变化趋势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其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t1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请画出t1〜t2时间段C(CO2)随时间t变化趋势曲线(t2时达到新的平衡)。__________
(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请写出在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