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按要求填空: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的颜色为:___________,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写出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废液中含+6 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污染性强,常用 NaHSO3 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 Cr3+。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Cr2O72-+_____HSO3-+____H+ = ____Cr3++_____SO42-+_____H2O
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
(1)在①Ar、②NH3、③SiO2、④K2S、⑤NH4Cl五种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填序号)。②的电子式是______。
(2)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3)下列化学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填序号)。
①NaOH+HCl=NaCl+H2O
②Fe+Cu2+=Cu+Fe2+
③CH4+2O2=CO2+2H2O
④NH3•H2ONH3↑+H2O
(4)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环境友好型燃料。等物质的量的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与生成气态水相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5)工业合成氨缓解了有限耕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知拆开1mol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叫键能。相关键能数据如表:
共价键 | H-H | N≡N | N-H |
键能(kJ•mol-1) | 436.0 | 945.0 | 391.0 |
结合表中所给信息。计算生成2molNH3时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
5、请将下列物质前的编号按要求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空气 ②氧气 ③食盐水 ④硫酸 ⑤铜
⑥氢氧化钾 ⑦酒精 ⑧水 ⑨蔗糖 ⑩碳酸氢钠
(1)混合物_______
(2)单质________
(3)酸_______
(4)碱________
(5)盐________
(6)氧化物________
6、盐酸、硫酸、硝酸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三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既有酸性,又能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若用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与具有_______(酸性、氧化性、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若用0.6 mol 与100 mL
的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_______(填标号)。
A.等于0.6 mol B.大于0.3 mol C.等于0.3 mol D.小于0.3 mol
(2)以下为用硫酸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法。①实验室常利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得硫酸铜;②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通入空气来制备硫酸铜。方法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上述两种方法中,制取硫酸铜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填“①”或“②”),理由是_______。
(3)将12.8 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NO和气体的体积为5.60 L(STP),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Q为单质,X、Y、Z、E、M五种物质含有同一元素,一定条件下有以下的转化关系。
若M为酸。则M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某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 族 | |||||||
Ⅰ A | Ⅱ A | Ⅲ A | Ⅳ A | Ⅴ A | Ⅵ A | Ⅶ A | 0 | |
2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 | ⑥ |
| ⑦ |
|
| ⑧ | ⑨ |
|
(1)按①→②→③→④的顺序,其原子半径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单质的氧化性逐渐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______。
(2)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⑥与③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属于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其电子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________。
(4)⑦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否可以相互反应______(填“是”或“否”)。
(5)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8、绚烂多彩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请在氧、碳、氢、钠这4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每空只要求写一个):(1)最轻的气体是 ;(2)因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 ;(3)白酒、啤酒、红酒等酒精类饮料中的主要溶质 ;(4)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农村的情洁能源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6)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合反应 。
9、有如下反应:
①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②H++OH-=H2O |
③2Fe+3Cl2 | ④NaHCO3+NaOH=Na2CO3+H2O |
⑤CuSO4+2NaOH=Cu(OH)2↓+Na2SO4 | ⑥NaClO+CO2+H2O=HClO+NaHCO3 |
⑦2Al+2NaOH+2H2O=2NaAlO2+3H2↑ | ⑧CO2+H2O=H2CO3 |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是___(填序号),因此该类反应属于__反应。
(2)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填序号)。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i.生成沉淀,ii.放出气体,iii.生成水等难电离物质,若要由反应印证i、ii、iii,则除了这几个反应外,请补充反应:_(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4)由反应①及所学知识判断:在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下,NO3-、H+、Cu2+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10、亚硝酸钠(,外观极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酸性条件下能氧化碘离子等还原性物质。已知亚硝酸(
)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无色)气体和
(红棕色)气体;
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易溶于酸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若误食亚硝酸钠会把
转换为
而中毒,应立即注射美蓝溶液进行治疗。上述过程中
表现出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下同),亚硝酸钠作_______剂,美蓝溶液被_______。
(2)下列有关检验工业食盐中是否混有亚硝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取样品,加碘化钾淀粉溶液,酸化后溶液变蓝,说明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
B.取样品,加稀硫酸,若观察到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
C.取样品,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溶液,若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亚硝酸钠
(3)可用适量二氧化氯()处理鱼塘中过量的亚硝酸钠,
被还原为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若有
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
(4)某腌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要保证在亚硝酸钠含量低于时食用,则三种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填序号)。
11、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2、某同学欲配制48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CuSO4溶液。
(1)完成该实验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托盘天平、胶头滴管、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药匙。
(2)如果用CuSO4固体来配制,应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CuSO4.5H2O来配制,应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整个实验简单的操作过程:计算→__________→溶解→转移→洗涤→____________→摇匀。
(4)定容时的正确操作是:待容量瓶中的液体液面距离容量瓶的刻度线1 ~2 cm时,改用___________滴加,并且目光要平视刻度线,至______________,定容完成。
(5)下列操作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① 配制的过程中有少量的液体溅出烧杯。( )
② 使用前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且没有干燥。( )
③ 定容时俯视液面。( )
1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 30 mL 同浓度的盐酸,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合金质量(g) | 0.255 | 0.385 | 0.459 |
生成气体体积(mL) | 280 | 336 | 336 |
试回答: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mol·L-1。
(2) 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14、下表列出了九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 Ⅰ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② |
|
| ③ | ④ |
| ⑤ |
|
3 |
|
|
| ⑥ |
|
| ⑦ |
|
4 | ⑧ |
|
|
|
|
| ⑨ |
|
请完成下列空白。
(1)元素②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用于制造氢弹的两种核素的中子数分别为1和2,二者互称为_______;当今考古工作者利用元素③的一种质量数为14的核素即_______(填原子符号),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2)这九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3)③和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③、④、⑤三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X是比元素⑧质子数小8的同主族元素,其过氧化物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写出证明元素⑦比元素⑨非金属性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5、Ⅰ.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熔融KCl ③Ba(OH)2溶液 ④CO2 ⑤NaHSO4固体 ⑥胆矾 ⑦CaO固体 ⑧NaHCO3固体 ⑨盐酸 ⑩蔗糖。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物质⑤在熔化状态下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进行的,配制溶液是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商品名称: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NaClO摩尔质量】74.5g/mol 【规格】500mL 【质量分数】7.45% 【密度】约为1g/mL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计算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4)某实验需用的NaClO消毒液,现用该“84”消毒液配制,需要用10mL量筒量取该“84”消毒液的体积为_____mL。在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5)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量取“84”消毒液时,俯视量筒
B.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6)为测定某品牌“84”消毒液的浓度,准确量取10.00mL消毒液于水配成100.00mL水溶液,从中取出25.00mL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
溶液38.50mL。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计算求出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