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江苏南京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历史意义有(     

    ①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李斯在《狱中上书》说:“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这表明秦的统一得益于(     

    A.商鞅变法的彻底

    B.政策和策略的合理性

    C.李斯的雄才大略

    D.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 3、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 4、橡皮股票风潮,是指发生在1910年前后中国上海的橡胶公司股票炒卖行为及其导致的金融危机。上至重要官员,下至难以计数的各地钱庄人员、各业的一般商人乃至一般职员均有介入。此次危机最终引发天津、广州等地的钱庄大规模倒闭。这反映出(     

    A.政局动荡影响清王朝金融调整

    B.条约体系阻碍中国金融发展

    C.清政府对市场缺乏管理监控

    D.金融投资风气充斥各个阶层

  • 5、秦朝的《田律》规定:“雨为澍(及时),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粟及垦田”;《仓律》中有:有稻如在谷子之后成熟,“岁异积之,勿增积,以给客,到十月牒书数,上内史”。据此可知,秦朝(       

    A.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地方法治化治理的效果显著

    C.重农抑商的政策得以推广

    D.基层官吏治理水平得以提高

  • 6、18世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使德语获得了与法语同等的地位;同时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上述情形(     

    A.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

    B.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 7、下面为德国在1864-1870年取得的重要科技发现或发明统计简表。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具体领域

    世界

    德国

    生理学

    100项

    89项

    /

    德国

    英法(合计)

    医学

    33项

    29项

    电学、光学和热力学

    136项

    91项

    ①建立帝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即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中心

    ③终于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④全面赶超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 9、“讲道理”是太平天国对士卒民众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19世纪50年代中期,太平天国在各占领地区的“讲道理”侧重于政治说教和宗教宣传;19世纪60年代初,以经济劝导为主,要旨劝谕民众进贡、交赋、纳税。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权指导思想的改变

    B.时局战局的恶化

    C.基层政权建设的巩固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10、以下是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题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新旧世界物种交流的广泛影响

    B.疫病对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

    C.发现新世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11、“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还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

  • 1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既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其空想性体现在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公众选举官吏

    C.禁止妇女缠足

    D.洪秀全分封诸王

  • 13、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妇女运动决议案》,决议案规定了如图所示的基本原则,下述材料见证了(     

    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

    规定女子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严禁买卖人口,保护女性和儿童。

    反对多妻制和童养媳。

    根据同工同酬,保护女性及童工的原则,制定妇女劳动法。

    A.国民政府时期女权运动的发展

    B.妇女解放路径的探索

    C.经济发展推动思想进一步解放

    D.社会主流观念的质变

  • 14、1952年5月,党中央着手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由此可见,当时确定的方针是(       

    A.“边打、边稳、边建”

    B.“调整、巩固、提高”

    C.“合理调整,恢复发展”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15、洪武二十五年,两浙运司言:“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着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明太祖说:“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于是命兵部发文传达下去。这说明当时(     

    A.海禁松动扩大对外贸易

    B.禁止海外贸易重创倭寇

    C.自主限关防范外敌侵犯

    D.鼓励朝贡加强中外交流

  • 16、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 17、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于台儿庄战役后不久创作的漫画《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该漫画旨在说明(     

    A.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B.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

    C.国共合作必将促成抗战的胜利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 18、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户数

    农村劳动力人数

    户数

    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年

    349283

    890672

    6418500

    16367175

    5.4%

    1078年

    1120331

    2856844

    16603954

    42340082

    6.7%

    1102年

    1265762

    3227693

    18113945

    46190560

    6.9%

    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

    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

  • 19、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照帝在谈到海防时曾说,“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至大。小者犹不可忽,大者益宜留心……即如海防,乃今日之要务,朕时加访问”,预言:“通海口子甚多,此时无碍,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这表明康熙帝(    

    A.初具近代海权意识

    B.认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的迫切性

    C.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D.感受到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压力

  • 20、服饰的变化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变化。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不同时期的服饰变化,由图1到图2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A.国共关系的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

    C.革命道路的变化

    D.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

  • 21、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大力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同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苏联(     

    A.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为目标

    B.借助西方危机发展本国经济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22、周代开始使用专有名词来描述青铜原料的远距离运输,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称之为“金道锡行”。其中重要的一条线路是先把大冶地区的锡料送到(武汉)盘龙城,再经孝感、随州,沿随枣走廊、南阳盆地到达洛阳。据此可知(     

    A.盘龙城是王朝重要军事据点

    B.南方与北方的联系日益加强

    C.大规模的商业活动非常频繁

    D.周代青铜文明已发展到顶峰

  • 23、1984年,《儒家伦理》教科书(小学德育选修课之一)在新加坡出版,该书前言宣称该课程不仅涉及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还会介绍华族(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最多的族群)固有的道德观与文化。新加坡教育部还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了50个学时的培训。这些做法意在(     

    A.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B.构建多元社会结构

    C.厚植民族文化根基

    D.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 24、美国学者比尔德认为,历史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作为过往实际的历史”,即原生态的历史;第二种是“作为记录的历史”,即史学家研究的对象;第三种是“作为思想的历史”,即历史研究的产物。史学家研究历史需要以 为中介来构建 ,并尽可能接近 。横线处应依次填写的是(     

    A.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B.第二种   第三种   第一种

    C.第三种   第一种   第二种

    D.第三种   第二种   第一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6、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27、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28、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29、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30、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31、“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1、新航路开辟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启动

    2、 ⑥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3、跨国公司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2、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33、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34、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26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4分)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8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6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八章走向21世纪

    一、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左右逢源的中国

    三、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相对衰落的美国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打过的兴衰》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37、【加试题】思想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政府论》

    材料二最近十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孔子本身转移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尤为学者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存有尖锐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并以新样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对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来自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2)简要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38、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 39、从古代王朝国家治理与统治需要的角度,分析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