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八七会议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 )
A.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3、美国文官制度不仅没有长期延续下来的官僚政治传统,而且由于大洋所造成的隔绝性,由于无限的西部边疆亟待开发的广阔资源以及急剧膨胀的人口,使美国在政府管理事务中必然要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即“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制度( )
A.忽视了官员道德素质
B.适应了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C.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4、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要求加强村政建设。以山西某县为例,在1940年加强村政建设前,只有33个编村,每村村长、书记、村警各1人;村政建设开始后,仅该县东部(西部为日占区)就有71个编村,共有1324人管理村政。此举措( )
A.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模
B.提高了敌后军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动员效果
D.体现了民主政权建设基本原则
5、孟子曰:“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据此可知( )
A.性恶论是孟子仁政理论的基础
B.孟子首创私学以教化民众
C.儒家强调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D.先秦时期的民众尚未开化
6、华北地区的青苗会,最初以雇人巡青、防窃庄稼为目的。晚清以来,青苗会的功能推延至乡村日常生活。在办理村务中,青苗会融合宗族、士绅等各类地方资源,成为集看青、信仰、治安、征税、摊差、水利、防火、防盗于一体的自治组织。由此可知,晚清的青苗会( )
A.沦为维护家族利益为工具
B.偏离农村生活的实际
C.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D.促进中央集权的强化
7、下面这组壁画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
A.经济重心的转移
B.统一趋势的加强
C.民族交融的发展
D.精耕细作的进步
8、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这一方针的实施( )
A.废除了帝国主义特权
B.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
C.有利于巩固革命成果
D.构建了新型国际关系
9、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0、据统计,从1971年到1975年,英国人文学科的毕业生虽然只占申请人数的42.5%,但被录用为文官的却占56.7%。197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高级官吏(副次官以上的)在外交部占86%,在行政部占77%,在就业部占62%,在能源部占60%。当时英国出现的这一现象( )
A.说明文官制度仍有待完善
B.助长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推动了近代大学教育转型
D.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
1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雇人纺织的机户至少在三万家以上,受雇的机工数量更加庞大,两者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表明当时
A.新型生产关系有所发展
B.国家鼓励发展民营丝织业
C.机户机工之间合作无间
D.雇佣劳动在江南已经普及
12、商业贸易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古埃及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B.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C.《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很多关于商务的条款
D.古希腊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进行中介贸易
13、下面是英国兰开郡1841—1856年纺织厂数量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1841—1856年英国兰开郡纺织厂数量
年代 | 合计 |
1841 | 974 |
1850 | 1149 |
1856 | 1451 |
A.工厂制度迅速发展
B.手工工场已完全消失
C.垄断组织已经形成
D.轻工业生产最为发达
14、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仅有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到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一状况( )
A.解决了社会的人才缺口
B.优化了社会家庭结构
C.完善了英国的产业体系
D.有助于提升妇女地位
15、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有人担心世界会向全球化、美国化迈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在能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这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
A.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B.确立了美国战后世界霸主地位
C.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
D.导致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16、古代世界纪年方式百花齐放。古代亚述以任职里模的人的名字纪年;古代印度经常用佛祖去世的年代为基准纪年;伊斯兰教历用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年代作为基准年代;古代罗马人用执政官的名字纪年;古代希腊城邦数量众多,许多城邦都有自己独特的纪年方式。这可以说明( )
A.古代世界各文明没有相互影响
B.公元纪年的推广势在必行
C.古代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迥异
D.世界文明多元起源和多元发展
17、如图为二战结束前夕发表的时政漫画。漫画中间左侧是英国财政顾问凯恩斯,右侧戴着眼镜的是美国财政顾问摩根索,他俩身后是与会的各国代表。凯恩斯和摩根索手持切割刀,正准备将代表黄金的“战前金砖”改造成“和平金融基础”台子上放着的“含金塑料”。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
A.英美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权
B.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C.各国力图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D.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对抗苏联
18、15世纪起,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圈占土地,雇农民养羊,发展了畜牧养殖,农民群体数量大大减少;而同时期中国地主热衷兼并土地,招募农民在土地上耕种,农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土地肥瘠不同
B.生产水平差异
C.经营方式有别
D.政治体制迥异
19、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结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时间 | 结构 | ||||
1954年 | 序言 | 总纲 | 国家机构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国旗、国徽、首都 |
1982年 | 序言 | 总纲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国家机构 | 国旗、国徽、首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善
20、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中国古代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B.重农抑商的传统不符合经济规律
C.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矛盾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21、下图反映了l7世纪末至l8世纪后期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的书籍出版情况,从中我们可以获悉( )
——以上数据均来自《剑桥插图法国史》
①启蒙运动发端于法国
②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受到较大关注
③启蒙内容涉及哲学、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④启蒙思想对欧洲天主教神学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罗马帝国时代生活在不列颠岛的原始居民被称为“不列颠”。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时期,出版了《不列颠尼亚志》、《亚瑟王之死》等大量关于不列颠历史和传说的史志、文学著作,都铎国王被塑造为古不列颠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亚瑟王的后代。这些作品在英国( )
A.消除了教会影响
B.颠覆了宗教信仰
C.增强了民族认同
D.抨击了专制王权
23、中国古代考选文官制的目的是“唯在得人”,“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以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能。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目的是“要得到第一流的人选”,建立起一个有效能的文官班子。这说明中英文官制度都
A.严重阻碍了新技术人才的成长
B.采取公开竞争考试的办法
C.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
D.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
24、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见如图)。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使用( )
A.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
B.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C.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
D.实现了手工业动力的变革
25、危害
(1)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⑨___________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6、王夫之:
(1)生平: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
(2)地位: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3)著作:《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4)思想:世界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相对的、___________是绝对的;具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
27、社会背景
(1)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的兴起。
28、浪漫主义音乐杰出代表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______________”,作品以《____________》最为著名。
29、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_______,迈出了中国_______历程的第一步。
30、背景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席卷欧洲以后,各国的____________思想十分活跃。
3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__________)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___________),是大战中具有(______)意义的一战;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_________),是大战中规模(_______)的战役,并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________);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__________)。
32、社会背景
(1)面对____________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深陷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2)文学艺术领域兴起反传统、反理性的____________潮流。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________戏剧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荒诞派。
33、背景: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_____________。
34、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四大名著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35、简述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36、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37、结合教材P86插图“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思考: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38、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
| 不平等条约 |
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
甲午战争 | 《辛丑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马关条约》 | |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
|
39、按要求作答。
(1)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分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分期。
(2)列举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演变。